曆史上的今天:3月19日陸秀夫背負幼帝投海殉國,南宋滅亡

清溪滗潭 2024-03-22 21:31:06

1279年3月19日,這一天,對于中國曆史來說,是尤爲重要的一天。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負著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海殉國,以此捍衛國家的尊嚴與榮耀。自此綿延320年的宋朝正式滅亡,然而宋朝的滅亡不僅僅是如漢、晉、隋、唐改朝換代般的亡國,宋朝的覆滅對于漢族來說是亡天下。中華大地首次被異族統治,中華文明自身地演進就此被中斷,中華文明出現斷層。

明代王夫之:“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

明末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時間回到1276年2月4日,蒙古人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虜了5歲的南宋皇帝恭帝。但是,南宋殘余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前後擁立了兩個幼小皇帝。而蒙古人對其窮追不舍,步步緊逼,南宋小朝廷不斷南逃。

陸秀夫,字君實,號東江,江蘇鹽城人,南宋末年的左丞相,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爲“宋末三傑”。他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卻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朝廷高位。然而,他生活的時代卻是南宋末年,一個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時代。元軍的鐵蹄不斷南下,南宋王朝岌岌可危。

陸秀夫像

陸秀夫肩負著沉重的責任。他不僅是朝廷的重臣,更是年幼皇帝的師傅,對于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憂慮和期望。他深知,南宋王朝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而他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衛這個國家,去保護那個年幼無知的孩子。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元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烈,南宋的軍隊節節敗退。陸秀夫帶領著一群忠誠的將士和官員,護衛著皇帝一路南逃。他們穿越了無數的山川河流,經曆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卻始終無法擺脫元軍的追擊。

最終,他們被逼到了崖山(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元軍中的漢人將領張弘範領軍緊追在後,對崖山發動總攻,宋軍全線潰敗。陸秀夫徹底絕望,前方是茫茫大海,後方是追兵如潮。陸秀夫知道,他們已經無處可逃了。他看了看手中的小皇帝,那個孩子還不懂得什麽是生死,什麽是國家,只是用天真的眼神看著他。陸秀夫心中一陣酸楚,他知道,他不能再讓這個無辜的孩子落入敵人的手中,遭受屈辱和折磨。

崖山海戰

于是,陸秀夫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腰間系上傳國玉玺,背起小皇帝,走到崖邊。

海風呼嘯,波濤洶湧,陸秀夫抱著小皇帝,縱身一躍,跳入了洶湧的大海之中。緊接著上百名趙宋皇族們也跟隨著跳海自盡,最後大批忠臣將士們及其家眷也紛紛跳入了冰冷的海水中。十萬軍民跳海殉國。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幕。

那一刻,海浪仿佛都在爲他們哭泣,風也在爲他們悲鳴。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悲壯而偉大的贊歌。古典時代漢族最後的精英們,全都在這一刻,用自己的行動,刻畫了漢民族最後的風骨與氣節。

陸秀夫背負宋朝皇帝投海殉國的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人們爲他的英勇和忠誠而感動,也爲南宋王朝的滅亡而悲痛。被俘的文天祥在元大都的獄中得知消息後悲憤至極。趙宋雖然滅亡了,但他至死不降,願追隨陸秀夫、張世傑等人,以身殉國,以死明志。元世祖忽必烈再三勸降無果,遂成全文天祥的心志。

3月19日這一天,我們紀念陸秀夫,不僅是爲了緬懷他的英勇和忠誠,更是爲了銘記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榮耀。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裏,有無數像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一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著國家的尊嚴和榮耀。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關注我,每日選取曆史上今天發生的事件,分享給大家。

清溪滗潭

往期文章:

曆史上的今天:3月17日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結束

曆史上的今天:3月16日 中國軍隊從越南凱旋歸來結束對越自衛反擊

曆史上的今天:3月15日 沙俄戰爭失利爆發二月革命建立臨時政府

曆史上的今天:3月13日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

1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