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蘇關系降至冰點,甚至不惜向我方動武,最後爲何重歸于好?

燭下青史 2024-03-27 22:45:17

上世紀50年代末之前,可謂是中蘇關系的“蜜月期”,我國在很多方面都采取了蘇聯模式,甚至還形成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但隨著蘇聯國內的意識形態變革,外加蘇方單方面撕毀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80年代末,致使兩國關系陷入僵局,甚至還曾兵戎相見。

按常理來講,既然兩國之間已經發生了軍事沖突,就很容易成爲敵對關系,那麽,中蘇關系是如何重歸于好的呢?

複雜多變的中蘇關系

中蘇關系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重要階段,從一開始的親密無間,到後來的針鋒相對,再到重歸于好,可謂充滿了曲折和艱辛。

中蘇交惡的原因十分複雜,從同志加兄弟般的關系,最終走向軍事對壘,實則和國家利益以及意識形態,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中蘇作爲同一陣營的兩個大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曾是我國學習的主要對象之一。而蘇聯也以“老大哥”的姿態,對我國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和相關援助。

這一時間的中蘇關系堪稱“蜜月期”,但後來隨著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不斷膨脹,開始對我國提出一系列無理要求,甚至還大搞軍事施壓,繼而導致兩國關系迅速惡化。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繼續堅持赫魯曉夫之前的對華政策,也就是說兩國關系再無修複的可能。並且,蘇聯方面還不斷向中蘇邊境增兵,一時間兩國之間可謂劍拔弩張。

最終,上世紀60年代年時兩國關系徹底破裂,即便當時並沒有徹底斷交,但我國除了讓蘇聯取道我國,給北越運輸援助物資之外,其他方面則完全處于斷絕狀態。

珍寶島戰役

隨著中蘇關系持續惡化,蘇聯方面依仗擁有核武器,曾不斷在國際上叫囂,要對我國實行核打擊。這種大國核訛詐的錯誤論調,徹底激化了中蘇矛盾。

1969年3月,中蘇兩國徹底翻臉,原因是蘇聯邊防軍不顧我國領土安全,越境襲擊我方邊防巡邏戰士,繼而造成了6人死亡的嚴重後果。

蘇軍低估了我軍保衛領土安全的決心,在此之後我軍立即組織反擊,僅用了9個小時的時間,就捍衛了領土和民族尊嚴。

實際上珍寶島一戰,不僅是蘇聯方面在瘋狂試探我方底線,而且我方也通過此戰向蘇方表明了態度,繼而讓蘇聯方面不敢再輕易挑釁。

時代變換,重歸于好

中蘇珍寶島戰役之後,兩國關系徹底陷入了對立狀態,蘇聯曾叫囂一定要讓我方付出代價。所以,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中蘇關系可謂劍拔弩張。

無論在外交領域還是國際社會上,蘇聯和我國都勢如水火。但1972年尼克松訪華,卻徹底打破了西方世界對我國的封鎖,而這也讓蘇聯意識到了威脅。

畢竟,當時正處于美蘇冷戰的關鍵期,美國主動向我國抛出橄榄枝,而我國也以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兩個大國的強強聯手,讓蘇聯倍感壓力。

與此同時,唯蘇聯馬首是瞻的朝鮮,也曾在中蘇關系惡化期間,向我國亮出了獠牙,但最終還是礙于我國的軍事實力,不敢越雷池半步。

蘇聯在面對波谲雲詭的世界格局變化時,並沒有通過積極改變自身迎接變化,反而在美國的壓力下,徹底被曆史抛棄了。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時,我國以當仁不讓的姿態,重新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而這才是上世紀80年代,中蘇關系回暖的關鍵所在。

參考資料:

《“以史解史”揭秘中蘇關系破裂真相》 中國青年報 2007.01.29.

《1989年:中蘇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 人民網 2009.01.05.

《1960年6月24日 中蘇兩黨關系公開破裂》 人民網 2015-06-24

《中蘇在1958年的關系爲何降到冰點》文史天地 2013年第7期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