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冰冷的AI給出溫暖的擁抱爆款網絡小遊戲背後有群杭州00後

浙江融媒體 2024-03-21 12:04:00

最近,浙江工業大學一間小辦公室裏,計算機學院大四學生喻林楓和信息學院的畢業生史宏傑等6人正在緊鑼密鼓地測試代碼,准備上新“決戰拜年之巅”的升級版小遊戲。

准備好接受親戚們的拷問了嗎?《決戰拜年之巅》絕對是今年春節期間的爆款遊戲。玩家向人工智能(AI)親戚們拜年,圍繞催婚、工作等話題,根據AI的回答,見招拆招。

他們的初衷其實只是“玩一玩”。今年1月底,史宏傑和喻林楓等人一起參加了線下遊戲創作活動“2024 Global Game Jam”,活動要求參與者必須在48小時內創造一款主題爲“讓我笑”的遊戲。沒想到遊戲上線3天,用戶數就達到300萬。

意外的走紅,讓6位杭州的00後有些猝不及防。“我們團隊其實大部分都是‘I人’(內向型人格)。”史宏傑說,“潑天的富貴”,他們不一定接得住,“我們一直想做的,其實只是一個‘I人’的社交場”。

團隊正在討論遊戲策劃

玩家直呼:太有代入感!

接到“讓我笑”這個遊戲主題的時候,史宏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社交平台上流行的“江浙滬孝子排行榜”,00後們以調侃的口氣,將長輩眼中的“孝順”演繹成了幾個等級,留在老家工作、相親的視爲孝子,而在外打工、不找對象的孩子則在“鄙視鏈”底端,每每過年回家,都會遭遇親戚們的“靈魂拷問”。

“我在設計角色的時候會刻意誇大親戚們的正反面,讓玩家感受到被冒犯,從而引發大家的‘決戰’樂趣。”史宏傑說。遊戲剛做出來,就吸引了比賽現場其他創作團隊的目光。一位參賽學姐放下手頭的設計工作玩了一個小時,給他們手寫了一張“媽呀!這麽會‘孝’”的獎狀。

這些“靈魂拷問”讓不少玩家直呼“過于真實!”“太有代入感了!”于是,有人在遊戲裏“怼”親戚,畢竟現實裏很難有這樣的機會。

作爲首批體驗的玩家,史宏傑的父母在玩完遊戲後,曾小心翼翼地詢問自己是否有哪些做法讓兒子感到不適,“今年我回家過年沒有刻意理掉我的長發,但他們也沒說什麽。”史宏傑覺得,自己的家庭氛圍很好,但過年回家能夠讓父母進一步理解自己,歸功于這款遊戲。

看似唇槍舌劍的拜年,通關以後的標語卻是讓人多回家看看,這也是史宏傑等人希望通過遊戲表達的一份溫馨。“其實親戚們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自己的父母和親戚也是這樣互相關心安慰著過年,回家還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喻林楓表示。

從遊戲剛開始上線的幾百人在線,到單日在線用戶數過百萬,團隊的幾個人熬夜擴容服務器、叠代産品。“我們迎來了創業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産品破圈傳播,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成式AI在人文關懷領域的無限可能。”喻林楓說。

《決戰拜年之巅》遊戲界面 受訪者供圖

想讓AI擁有人文關懷

浙江工業大學學生宿舍自行車庫裏的一間小屋,是這個6人小團隊的辦公室。這裏的進門通道經常被自行車堵住,門上貼著簡單的公司名字,辦公室的牆皮有些發黃。“這裏就是我們的桃花源。”3個人、1個月、僅僅一萬多元的啓動資金,他們在自己的“桃源深處”,創辦了名爲ChatmindAI的網站。

“網站的名字和標志都是完全由AI生成的,我們自己沒有參與修改。”喻林楓說,創業的念頭始于去年3月,彼時生成式AI還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他成爲了首批玩家,在B站上發布了一些AI繪畫教學的視頻,本來只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卻意外有了幾十萬的播放,吸引了一大批技術愛好者“求教程”。

喻林楓給粉絲們拉了個群討論AI,“很快一個群裂變爲好幾個群,大家都想體驗一下這項技術,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拉上室友和同班同學,喻林楓等3個人組成了一個團隊,次月就成立了公司。“國內很多人都在做類似的網站,我們要搶時間。”

AI幫助他們縮小了和一些經驗成熟的技術創業者之間的差距,而他們更想做的事情,是讓AI也能擁有“人文關懷”。

去年6月,因爲想做一個AI生成戲劇相關的平台,喻林楓團隊3人找到了比自己大兩屆的學長史宏傑。

兩頓飯一場酣聊,就讓擅長産品設計的史宏傑決定加入這個團隊。“我覺得現在國內外大多在討論AI這項技術本身所帶來的顛覆,但他們關注的是這項技術到底能怎樣幫助人們生活,這和我自己的理念不謀而合。”

史宏傑笑著搖了搖頭,“不對,沒想那麽多,也許就是被他們的‘熱血’傳染了。”

做的不是遊戲,而是“I人”的社交場

冰冷的AI究竟能否給出一個溫暖的擁抱?

在《決戰拜年之巅》爆火之後,史宏傑從後台數據裏發現,玩家們從一開始瘋狂地怼“AI親戚”,到後來開始慢慢嘗試和“AI親戚”們講道理,再後來甚至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暖。

“我的爸爸去世了,但看到在玩遊戲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多口吻很像爸爸,所以我和‘親戚’們聊了很久。”一個大學生在遊戲群裏向團隊表示了感謝,史宏傑看到後,立刻在遊戲裏緊急增加了“爸爸”這一角色,他希望這份溫暖,能夠一直保留在這位失去父親的用戶心裏。

正如一句網絡流行語——“質疑他、理解他、成爲他”,放下了彼此對立的情緒,這是在和AI不斷對話試錯後,史宏傑悟出的道理,原來AI背後的人生,也是真實可見的倒影。

如今的年輕人喜歡把自己劃分爲“I人”或者“E人”,這兩種人出自火爆社交平台的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中的一個維度:內向內傾(Introversion)或外向外傾(Extroversion)。“I人”指在社交中失去能量、一般來說性格內斂的人,而“E人”指在社交中獲得能量、一般來說性格外向的人。

“我們團隊小夥伴除了我之外都是‘I人’,不知道和長輩怎樣溝通,加之不同代際的人成長環境千差萬別,有時就會産生一些對立情緒。”史宏傑覺得,這種對立,其實普遍存在于“Z世代”裏,他們看似在互聯網上掌握了話語權,實際也會將現實生活中被克制和壓抑的情緒帶入到網上,或是用更激進的聲音表達,或是直接逃離社交場,這導致大家都不能好好說話。

AI的出現,或許能夠給“I人”的社交場一個試錯的新空間。在《決戰拜年之巅》的2.0版本公告上,史宏傑這樣寫道:希望玩家不要調教AI,不要用自己討厭的說話方式去反擊和對立,試著平等地和“親戚們”對話。

接下來,喻林楓透露團隊將推出《決戰拜年之巅》的理想化版本,算是給玩家們的一個“補償”,這一次沒有冒犯,沒有對立,“年輕人玩的時候應該會直呼‘這是什麽神仙親戚’!”史宏傑說。

“我們希望通過AI,讓更多‘I人’更好地表達自己。”他們做的其實不是遊戲,而是一個社交場,這是AI能夠提供的人文關懷。遊戲只是工具,其實在現實裏,和長輩們坐下來好好說一次話,或許就會發現所謂的對立,只是彼此間愛意的錯位表達。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