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會有400架艦載機,但拖後腿短板若隱若現?

黑狗安德 2024-05-06 21:29:00

什麽?馬上就會有400架艦載機?這怎麽可能?其實仔細算下來,這種規模還真是指日可待。要知道現有的2艘6萬噸級的滑躍平台,每架都可以滿載24到28架正規的大型主力艦載機。其實僅僅有一種主力艦載機並不能形成完整的戰鬥力。另外還必須有十幾架中大型的艦載直升機;來執行運輸、預警、反潛、通訊以及救護打撈等任務。因此一艘滿載的6萬噸級滑躍平台,其實已經有接近40架的艦載機一起行動。兩艘相加就是接近80架!而已經出海的8萬余噸的新式平台,因爲有世界一流的巨大的甲板與機庫,海外預測其一次性就能攜帶高達85架各種艦載機。包括至少2種主力艦載戰鬥機;滿編就有6個中隊。還有前所未有的固定翼預警機至少4架。另外再加上更多的隨艦直升機。這還沒算上,

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反潛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與更多可能上艦的無人機!因此85架有人艦載機的攜帶能力絕對超過現有的尼米茲級,對比最新的福特級也絕不落下風。就算是未必擠滿85個這個數字,但是正常戰備出海的情況下,一次性攜帶七八十架多種艦載機是十分正常的。還有人認爲新平台目前僅僅進行船體本身的早期測試,全面滿載多型艦載機恐怕是3到5年以後的事情。如果這麽想,就真小看了某方操作超級複雜的系統工程的強大實力。早年的第一個滑躍平台宣布交付服役後,不少人也預測3到5年後才可能首次實現艦載機的上艦實際飛行。結果不到半年就已經實現了首批艦載戰鬥機批量上艦;3年後就基本滿編執行備戰勤務了。因此本次新平台系統戰鬥力的形成,

也絕對比大多數人預測的快的多,相關的人員的培訓也會提前到位。因此3個已經實打實存在的平台,已經把各種艦載機的實際需求與存在數量,擴大到了至少160架到180架之間的水平。那麽即使是180架,也不到400架的一半啊。不要著急,別忘了另外還有4艘4萬噸級中型平台已經交付,每艘也需要攜帶25到30架之間的艦載機。雖然以直升機爲主,但是上了艦,到了海上行動,艦載直升機也是標准的艦載機。這樣4艘,就是100到120架之間;加上前面的180架,豈不是已經有300架了?另外還要注意,5萬噸級的新平台的艦體也已經基本成型。到下半年就會順利下水出塢。再過最多10個月就會形成初始戰鬥力。而5萬噸級平台明顯有很大的外漂,還可能有正規的電磁彈射器。這就意味著,

5萬噸級平台要攜帶的,決不止于4萬噸級平台一樣只有艦載直升機,很可能會批量操作正規的固定翼艦載機,再加多種直升機甚至是大型艦載無人機。而5萬噸平台的上量速度必然十分迅速。未來平均1年下水一艘都是正常的。如果每艘需要攜帶50架艦載機,2艘就要再增加100架。這還新一批次的超級平台,400架艦載機的預算已經擺在眼前,不過由此也會觸發一個不太顯著的短板;搞不好會拖後腿。這又是什麽呢?

15 阅读:1334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8:15

    這些船組成一個遠征艦隊,完虐美帝以外任何國家

  • 2024-05-06 22:43

    所以現在陸航的直升機也經常和海軍合練,一切向實戰看齊

黑狗安德

簡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