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不英(二四)于謙掌控軍政大權,爲何沒提前對奪門之變做出反應?

驚心鳥 2024-03-11 14:29:54

奪門之變是明朝政治的又一個轉折點,它不僅使明英宗朱祁鎮成功複辟,也使得于謙這位北京保衛戰的民族英雄被冤殺。後世的學者對這次軍事政變做出了多種解讀,各種說法流傳很廣。然而在這些解讀之中,很少看到關于于謙的部分。實際上從史書來看,這次政變在關于于謙的部分記錄是非常稀少的。于謙作爲當時掌握軍政大權的朝廷重臣,史書上盡然沒有記錄他在政變中的反應,實在是非常讓人疑惑的。尤其是奪門之變發生當晚,作爲軍政一把手的于謙竟然沒有做出任何應對,這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從明代宗朱祁钰晚期的政治格局來看,于謙是朝廷中掌握軍政大權的重臣,朝廷所有的變化不應該越過他的權限。實際上從北京保衛戰開始,于謙就集軍政大權于一身,這在明朝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即便是開過時候的宰相李善長,大將軍徐達,也沒有掌握過如此大的權力。于謙對外雖然是正二品的兵部尚書,幹的卻是宰相的活。本來該進入內閣的奏章,最終都走到了于謙面前。而朱祁钰也對于謙言聽計從,使得于謙成爲了事實上的權臣。可以說在奪門之變前,于謙是朝廷第一人,其權力之大甚至能架空皇帝。

在這種政治格局下,按道理朝廷中的任何變化,都不應該逃出于謙的掌控之中。可是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的當晚,于謙卻沒能對此做出反應,似乎根本不知道此事的發聲,這就有些不合情理了。要知道于謙作爲文官,他對于武將和勳貴的掌握都是比較嚴格的。在當時皇太子朱見濟已經去世,皇帝朱祁钰並重的政治背景下,爲了維持朝廷政治的平穩,于謙可是做出了多番努力。他甚至和王直、胡濙等文官集團重臣達成聯合,在擁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方面達成一致。由此可見,當時于謙對于朝廷政治的未來是非常關注的。

可是從奪門之變的史書記載來看,完全就沒有關于于謙的任何文字。從事變前後的明朝政治變化來看,只有奪門之變前于謙和王文等人商議擁立朱見深,和奪門之變後于謙被處死的記載。難道在奪門之變發生的當晚,于謙對宮裏的變化一無所知麽?

有人學者認可了這種說法,認爲是于謙忙于擁立朱見深,忽略了對軍隊的掌控。也有的說于謙知道事情發生時已經晚了,來不及阻止了。可是從奪門之變的整個過程來看,似乎根本沒有于謙出場的機會。甚至沒有消息傳到于謙耳中,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對軍隊的掌控是否真的如史書所說了。

綜合各方面的史料來看,石亨等人能夠順利的完成奪門之變,將軟禁在南宮的朱祁鎮重新推上皇位,這一方面是他們突然行動讓朱祁钰來不及應對,另一方面也是朝廷上下放水的結果。而于謙作爲朝廷重臣,又掌握軍政大權,在放水這方面一定是起到重要作用。

在奪門之變發生前,明朝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政治危機,幾乎就處于皇位懸空的狀態下。朱祁钰擁立的太子朱見濟夭折,這使得明朝儲君之位懸空。而朱祁钰本人又得了重病,甚至威脅到了生命。這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如果朱祁钰駕崩,那皇位該由誰來繼承?

圍繞這個問題,朝廷之中暗潮湧動,于是出現了各種謠言,也爲奪門之變的發生奠定了政治基礎。按照明朝皇室的繼承傳統,最有資格繼承皇帝位的是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朱見深在朱祁钰即位之初就是皇太子,朱祁钰爲了讓兒子朱見濟當太子,才聯合王文等人廢除了朱見深。可朱見濟夭折後,朱祁钰一脈已經沒有了繼承人,那恢複朱見深的太子位就理所應當了。但以王文爲首的朱祁钰心腹們表示反對,多次阻止朝廷討論立朱見深爲太子的議題。還有史書記載,王文本人在聯合太監王誠等,打算擁立襄王朱瞻墡的世子爲皇太子。

從朝廷層面來看,于謙並沒有選擇支持王文等人的操作,而是和王直等人達成擁立朱見深的共識,並完成了诏書的起草。本來他是打算第二天上朝時讓朱祁钰發布這個诏書,恢複朱見深的太子位。可就在當晚,奪門之變發生了,第二天一上朝朝臣們就見到太上皇朱祁鎮複辟了,于是于謙和王直的謀劃便失去了意義。從這個過程和結果來看,于謙等人擁立朱見深,和石亨等人擁立朱祁鎮,本身是並不沖突的。朱見深恢複太子位,其實也是爲朱祁鎮複辟做准備。畢竟朱見深當時年幼,還沒有執政的能力。

因此可以猜測,石亨等人動用軍隊打開南宮,擁立朱祁鎮複辟,本身很可能就是文官集團們集體放水的結果。而于謙則是故意的放松了對軍隊的管制,甚至縱容了石亨和曹吉祥發動政變。這種猜測並不是沒有根據的主觀臆測,而是有著很大政治利益的考量的。

首先,石亨是當時軍隊中僅次于于謙的掌權者,他的一舉一動不可能不被于謙所關注。然而在奪門之變發生中,長期的謀劃,輾轉了好幾個大臣,居然沒有被于謙阻止,本身就顯得很不正常了。對于石亨這樣的重要將領,他能聯絡曹吉祥、徐有貞、王骥、張軏等人而不被于謙察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其次,作爲事變重要參與者的曹吉祥,在事變之前還進宮向孫太後請示。這麽大的動作,宮中的太監和錦衣衛難道就沒有察覺?而于謙的女婿正好在錦衣衛掌權,他就不會給嶽父盯著點朝廷上下的變化?從這個角度看,石亨搞這麽大的動靜,避過錦衣衛和東廠耳目,簡直是太過蹊跷了。就連王文和王誠的謀劃都被泄露出來,弄的朝廷上下議論紛紛。憑什麽更受到制度管制的石亨,動作更大的奪門之變,能夠消無聲息的發生?唯一的解釋是,于謙是知道石亨在奪門之變的謀劃的,只是選擇了默認而已。

第三,朱祁鎮複辟後很快處死了于謙和王文,是以擁立襄王世子的罪名。衆所周知,擁立襄王世子的是王文,于謙擁立的是朱見深。朱見深是朱祁鎮的長子,朱祁鎮有什麽理由處死于謙呢?最蹊跷的是,在處死這兩位重臣時,王文尚且留下了自辯的言語,而于謙卻沒有留下任何言語記錄。于謙作爲當時的朝廷第一重臣,死得一句話沒有,是在讓人感到蹊跷。而從很多史書上看,北京城內外的大臣和百姓都是反對處死于謙的,甚至連曹吉祥的手下都親自出來爲于謙鳴不平。這些過程中的各種疑點,直接指向了于謙在奪門之變中的表現不一般。

綜合上述的這些疑點看,于謙在奪門之變中很可能采用了縱容石亨等人的態度,爲朝廷的未來留下余地。畢竟當時朱祁钰並重,是不是能延續下去都成了問題。可朱祁钰在世時,以于謙自己的身份是不太合適擁立朱祁著的,那麽對石亨等人采取默認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只要朱祁鎮複辟,那麽朝廷中想要挾持朱見深治國的人就無法得逞,朝廷又會恢複到平穩的政治格局。從文武制衡的角度上看,文官集團在擁立朱見深和朱祁鎮的兩方面同時做出了態度,在政治上力壓武將勳貴一籌,也避免未來産生勳貴一家獨大的政治格局。

而朱祁鎮和朱見深本身就是一體的,他們兩人的政治利益相同,所以于謙默認石亨等人的操作,對恢複朱見深的太子位是有很大幫助的。從這個角度上看,這種選擇實際上也是雙管齊下,避免朱祁钰在阻止朱見深複位後,朝廷政治重新陷入僵持的局面。同時朱祁鎮的存在,也震懾了王文等意圖擁立襄王世子的不軌之徒,把朝廷的亂局盡量控制在北京城內。如果朱祁钰聽了王文的诏令襄王世子進京,那對明朝來說才是最大的災難。如果此事發生,明朝很可能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這對明朝廷是毀滅性的危機。

綜上所述,于謙在奪門之變上采取雙管齊下的手段,可行性是非常高的。這是一種比較完備的,平息當時朝廷危機的手段。可是他沒有想到,朱祁鎮在複辟後第一個就想要除掉他。雖然朱祁鎮也有所猶豫,但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推波助瀾下,朱祁鎮最終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的選擇也爲後來朝廷中內鬥紛爭埋下了隱患,使得自己執政後期危機重重。朱祁鎮晚年也曾後悔這種操作,但是悔之晚矣。從這些細節來看,于謙應該在奪門之變中是有功的,這才是北京城官員百姓認爲他死得冤枉的核心原因所在。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