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成事兒並不難?學會借力使力就能事半功倍,三個案例讓你頓悟

郭的日記本 2024-04-05 15:42:54

今年看了《大盛魁》,最大的收獲就是不要競爭對手。要關注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強大?自己強大了,對手就消失了。

最近一段時間在看《資治通鑒》,也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受——順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

道理都很正確,但真正做到太難了。因爲踐行道理這件事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所以說,能成事兒的人自然也就極稀缺了。

平凡如你我這些俗人,還是好好修煉自己吧。

昨天,安昭晖給我說,他也准備練習寫文章了。

老郭告訴他,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當下的核心要務。

不僅僅是安朝晖,還有好幾個讀者也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來問老郭的意見,我都是不贊成的。

術業有專攻!

老郭擅長的未必是你的強項,爲什麽不在自己有優勢的地方多下功夫呢?

你也來寫文章,僅僅是熟悉這件事就需要不少的時間。努力做了,還不一定能拿到想要的結果。

出力不討好,何必呢?

對安昭晖來說,能夠把産品賣點提煉出來,再把賣點的配稱內容做好。這才是他的當務之急。

其次是把那個視頻拍好,想辦法在視頻上多下些功夫。

爲什麽要拿出來精力去做自己不擅長的寫文章呢?

老郭從來不羨慕任何比自己厲害的人,因爲人家能做好的事情,老郭確實做不了。

安昭晖想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麽?除了虛榮心,核心目的就是爲了搞流量。

寫文章是一種解決流量的方式,但對安昭晖來說,這個獲取流量的方式性價比太低了。

換一個思路想一下,老郭這裏有流量,把老郭的流量變成自己的流量不就好了?

安昭晖好好做酒、做短視頻,這個過程對于老郭來說,就是很好的文章素材。

老郭把他的經驗通過文章分享出來,讀者也就因此學到東西了。

所以,昨天晚上我對安昭晖說,別寫文章了。把酒賣好了,用你的經驗來幫我服務讀者。

老郭的流量都認識了你,這種流量還自帶信任基礎的。

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無論跟誰打交道,首先要弄清楚別人需求是什麽?然後看看自己能不能滿足人家的需求?

盡可能找到行業裏那些頂級的牛人,大家一起合作。

說直白一點,只要你能滿足牛人的需求,那些牛人就會幫你幹活。

舉例,老郭早年做洋河一個項目的時候,去微博上找一些平常有互動的微博達人,給他們免費送酒喝,每個月送兩瓶。

那些拿到酒的博主也很願意在微博上曬一曬,同時,還艾特一下我。

這是不是最好的宣傳?老郭會不會因此獲得一些流量?

要知道,老郭選的那些博主只是幫人直發一條廣告,至少也是幾千塊起步的。

老郭送酒,滿足了大家的虛榮心。有幾個沒有收到酒的大V還專門私信抱怨了這個事兒。

還有一個案例,當年一個哥們在網上賣襪子,他的襪子是包年的。

客戶一次性支付128,一年四季,每個季度初給客戶寄三雙應季的襪子。這也是在變相地增加跟客戶接觸的頻次呢。

哥們最開始的第一批客戶都是怎麽來的?

他和助理(公司只有兩個人)兩個人不停地找微博上的大咖發私信,抱著求教的態度讓那些大咖留個地址,體驗一下他的服務,順便給一些指導性的建議。

後來,李開複、袁嶽這樣的名人都給他留了地址。

因爲包年賣襪子這個事情也具有相當的話題性,再加上包裝也特別有創意。

這些大咖的收到産品的時候都會到微博上曬一曬的。

有了這些大咖的加持,第一年就賣了大幾萬個會員。

這樣的案例看起來很簡單,但就是沒幾個人願意做。

如果你現在沒有具體的事情可以做,准備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寫文章。這當然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只是想獲得更多的流量,那就大可不必了。

再聊一個親身經曆的案例,老郭文章影響力最大的階段是微商時代。

那時候老郭是行業的KOL,文章的影響力和閱讀量都很大。

有些微商團隊的老大喜歡跟我聊天,聊一些他們賺錢的經驗、技巧。

只要不是特別要去保密的,老郭都會把這樣的幹貨寫到文章裏,讓更多的讀者得到這些價值。

而他們則會盡可能把文章推薦給更多的人,同時,還要在文章的下面留言,讓讀者知道他就是文章裏提到的那個人。

這樣的內容足夠真實、幹貨,讀文章的人幾乎都要加那個人。于是,文章裏出現的人就因此獲得了大量的流量。

高峰的時期,文章寫一次,有些人就能加到上千的好友。

微商的年代,流量加上去之後,很多人都會跟著做代理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人民幣呢。

想吃牛肉,不一定非要自己養頭牛吧?

因爲經曆的多了,看的多了,心態也就不一樣了。

人生就是這麽奇怪,能不能成事兒的核心就是一點點的選擇差別而已。

很多時候,不是你沒有能力做到,而是不知道還可以這樣做。

這就是典型的見識大于努力!

因爲骨折的原因,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暫停了,時間也就比較充分了。

最近也就有時間操心寫文章的事情了,也看了一些自媒體相關的書籍。感覺挺好。

再就是最近醞釀的【讀者福利】項目,這也算是骨折期間最大的成績吧。

分享更多拿到結果的案例給讀者,聯合有結果的人跟老郭一起服務讀者。同時,也讓付出者獲得更多的信任和流量。

這是一個多贏的事情,想辦法做的好一點。

還是那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年齡越大、經曆越多,心態就“保守”。之前總想著“進攻”,現在只想著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點。

如果年輕時就能如此,那該多好呀。

0 阅读:0

郭的日記本

簡介:聊銷售侃生活!用文字記錄經曆,讓內容溫暖在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