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鑒別診斷,這兩張表請收好!

慕梅評健康 2024-05-11 17:12:47

腹痛分類

根據病程: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病程>6個月)

根據機制:內髒性腹痛、軀體性腹痛、感應性防禦塔、心理性腹痛。

根據腹痛部位:右上腹、中上腹、左上腹、臍周、右下腹、下腹部、左下腹、彌漫性或部位不固定。

急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慢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根據臨床特點:急性腹痛分類

腹痛

+

發熱

+

壓痛

+

腹肌

緊張

①急性闌尾炎:臍周疼痛,數小時轉移至右下腹,伴惡心嘔吐等症狀,右下腹麥氏點附近固定性壓痛,可有腹肌緊張及反跳痛,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絕對值(NEU)↑;

②急性膽囊炎:飽脹後或夜間,右上腹或劍突下壓痛,放射至右肩,伴惡心嘔吐,體溫(T)升高,右上腹壓痛,無明顯的肌緊張、反跳痛,墨菲征(+),觸及腫大膽囊;

③急性胰腺炎:酗酒、飽食數小時突發持續性上腹劇痛,陣發性加劇,伴頻繁嘔吐,嘔吐後疼痛不減輕,體溫38~39 ℃,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神志模糊、谵望等,血尿澱粉酶↑,CT示胰腺腫大、邊緣不清、胰周積液。

④急性壞死性腸炎:起病急,高熱、腹痛、腹瀉、血便伴頻繁嘔吐及腹脹,腹膜刺激征。

⑤急性盆腔炎:急性子宮內膜炎→中下腹痛;急性附件炎→病側髂窩處;急性盆腔腹膜炎→下腹部。伴陰道分泌物增多,婦檢不同程度觸痛,子宮直腸窩炎性積液,彩超見盆腔積液。包塊。

穿

突發

的持

續性

腹痛

+

腹膜

刺激

+

氣腹

①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突發劇烈腹痛,刀割樣,始于上腹部迅速擴散到全腹,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明顯,板狀腹,肝濁音界縮小、消失,腸鳴音消失,立位腹平片見膈下遊離氣體。

②傷寒腸穿孔:夏秋季節,發熱、頭痛、腹瀉病史,腹痛突然發作,迅速擴散至全腹,查體:彌漫性腹膜炎,腸鳴音消失,下胸部、上腹部見玫瑰疹,腹部平片見膈下遊離氣體;發病1~3周內做血、尿、便培養可發現沙門傷寒菌,部分患者肥達試驗(+)。

陣發

性腹

+

嘔吐

+

腹脹

+

排泄

障礙

①腸梗阻:陣發性腹痛到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重,痛、吐、脹、閉。腹部平片見脹氣的腸袢和氣液平。

②腸套疊:嬰幼兒,突發無明顯誘因的大哭,安靜15~30 min後又開始哭鬧,症狀反複發作,肛門不排氣,果醬樣稀爛便或指套上果醬樣血迹,右中上腹實性的臘腸樣包塊,部分患兒腹部聞及高調的腸鳴音,腹部平片及空氣灌腸檢查。

③小腸扭轉:青壯年,誘因爲飽食後劇烈運動,發作劇烈腹部絞痛,臍周,持續性疼痛陣發加重。

④乙狀結腸扭轉:老年男性,長期便秘,左腹部膨脹,可見腸型,叩診鼓音,壓痛、肌緊張不明顯,腹部平片見馬蹄形巨大雙腔充氣腸袢,立位見2個液平。

⑤嵌頓性腹股溝疝:男性,右側腹股溝區可複性腫物史,突發腹股溝區腫物不能還納、體積增大,伴劇痛,發病後數小時出現完全腸梗阻的症狀。

⑥膽道梗阻:肝內、肝外,上腹部劍突下偏右方劇烈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合並頻繁惡心嘔吐,寒戰高熱,皮膚鞏膜黃染,劍突下、右上腹壓痛、肌緊張,觸及增大膽囊,彩超提示肝外膽管系統擴張,膽管腔內強回聲團。

⑦膽道蛔蟲:驟然發作的劍突下偏右方劇烈絞痛,鑽頂樣,向右肩放射,疼痛時喜彎腰屈膝、輾轉不安、大汗淋漓,甚至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等休克表現,腹痛突然緩解,疼痛發作數天後,可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寒戰高熱等急性膽道梗阻感染症狀,腹痛症狀重而體征輕,彩超發現膽總管蛔蟲。

⑧腎、輸尿管結石:運動後突發患側腹部絞痛,放射至會陰或患側腹股溝區,合並頻繁惡心嘔吐,腹痛發作後可出現血尿,患側輸尿管走行處深壓痛,尿常規見鏡下血尿,彩超發現腎盂積水,結石征象。

腹痛

+

隱性

/

顯性

出血

+

失血

性休

①異位妊娠破裂:育齡期婦女,停經史,突發腹痛、虛脫,常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

②腹主動脈瘤破裂:突發腹痛,腰背部撕裂樣疼痛,伴瀕死感迅速發生休克、血壓急劇下降,出現面色蒼白、發绀、全身冷汗、心動過速等,腹部壓痛明顯,可觸及明顯的搏動性腫塊。

③膽道出血:突發右上腹陣發性絞痛,隨後出現嘔血、黑便、皮膚鞏膜黃染,即夏克三聯征,1~2周後再次出現,呈周期性發作,合並膽道感染者出現寒戰高熱、劍突下右上腹明顯腹膜刺激征,彩超見肝內外膽管擴張。

④肝癌自發破裂:腹腔壓力增高或輕度腹部外傷爲誘因,突發劇烈腹痛,伴腹脹、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冷汗、心悸等內出血症狀,甚至休克,腹膜刺激征範圍廣泛,腹部叩診移動性濁音(+),診斷性腹穿抽出不凝血樣的腹腔液,彩超發現肝髒不規則低密度占位病竈。

持續

腹痛

+

隨缺

血壞

死出

現的

腹膜

刺激

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最常見)、非閉塞性急性腸缺血、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慢性腸系膜血管閉塞缺血。

①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有冠心病、房顫病史,初始即發生劇烈腹部絞痛,難以用一般藥物緩解,症狀重體征輕。

②非閉塞性急性腸缺血:心髒病,肝腎疾病,休克,利尿引起的血液濃縮等潛在誘因,過度持久的血管收縮使血管塌陷,繼而累及黏膜及腸壁深層,病變廣泛,累及整個結腸和小腸,早期症狀重體征輕,發生腸壞死後,腹膜刺激征明顯,伴嘔吐、休克,腹瀉、血便。

③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繼發于血液凝血病,真紅細胞增多症、抗凝血Ⅲ缺乏、C蛋白缺乏等,常有其他部位血栓形成,逐漸加重的腹部不適、腹脹、食欲缺乏、大便習慣改變,持續1~2周,突發劇烈腹痛、嘔吐、腹瀉、血便。

④慢性腸系膜血管閉塞缺血:中老年人,常有冠狀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周圍動脈閉塞疾病、主動脈瘤。進食後彌漫性腹部絞痛,餐後15~30 min後出現,2~3 h後達到高峰。

⑤卵巢囊腫蒂扭轉:持續性絞痛,四肢發涼、面色蒼白、脈搏細速等症狀,下腹部觸及壓痛性腫塊,破裂則出現急性腹膜炎體征。

外傷

+

出血

+

腹膜

炎或

內出

血症

候群

外傷史,對腹部損傷注意動態觀察,確定損傷的髒器、有無多發損傷。

了解受傷時間、地點、致傷條件、傷情、受傷至就診之間病情變化和就診之前的急救處理。

腹痛

無明

確定

+

精神

因素

+

全身

性疾

病史

腸易激綜合征,結腸肝曲綜合征,膽道運行功能障礙,慢性鉛中毒,腹型癫痫,急性溶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型紫癜。

一、病史采集

一般資料:年齡、性別、職業、毒物接觸史等。

現病史:腹痛誘因,起病方式,腹痛部位、性質、節律、程度、放射、伴隨症狀,加重緩解因素,既往史,月經史。查體:重點查生命體征、腹部查體、直腸檢查。實驗室檢查,必要時手術探查。

二、急診處理

1. 總原則:

評估全身情況判斷是否危重,觀察腹部情況進行初步診斷,同時考慮是否有急診手術指征,若暫無急診手術指征,應在觀察過程中把握中轉手術指征。

2. 危重情況評估:

①血壓↓、休克,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脈速>130 次/分、T>39 ℃或T<36 ℃、煩躁、冷汗等膿毒症症狀,WBC>20E+9/L,NEU%↑。

②黃疸伴高熱,膽道系統嚴重感染,可能發生感染性休克。

③嘔吐、腹瀉、尿少,脫水征明顯,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血Na<130 mmol/L、K<3.5 mmol/L、CO2結合力<18 mmol/L或>32 mmol/L、堿剩余>4 mmol/L、氧分壓<60 mmHg,氧合指數低,警惕ARDS。

④腹部手術後出現急性腹痛,與多次手術有關,如出血、吻合口瘘、腸梗阻,或腹腔爆發感染、術後急性胰腺炎、血管栓塞致器官梗死等,病情重且複雜。

3. 保守內科治療同時動態評估

危重者行血流動力學監測,必要時轉ICU,吸氧、補液,留置尿管,記24 h出入量,對有手術指征或輸血指征者,做輸血前准備(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八項,填寫輸血同意書、申請單,同時聯系血庫)。

一般治療:禁食水,必要時胃腸減壓,予胃腸外營養;半臥位(減輕腹肌緊張,利于腹腔液體引流至盆腔);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因禁食狀態,注意見尿補鉀);抗生素(抗G-杆菌和抗厭氧菌);對症治療:止痛、退熱、抑制消化液分泌、通便、灌腸等。

三、診斷明確/診斷不明確

腹痛治療原則

診斷明確腹痛

診斷不明確腹痛

急診手術:急性闌尾炎、化膿性梗阻性膽總管炎、化膿性或壞疽性膽囊炎、潰瘍病急性穿孔伴彌漫性腹膜炎、絞窄性腸梗阻、肝癌破裂出血等。

①無明顯腹膜炎者,監測生命體征、重要髒器功能、腹部體征變化情況。對症治療爲主,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同時積極尋找病因。

②診斷明確之前,慎用嗎啡,適當選用解痙藥,未排除腸穿孔/腸壞死者禁用瀉藥、灌腸。

③病情重者住院留觀。

非急診手術:密切觀察病情進展,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中轉手術。單純性急性膽囊炎、空腹情況下的潰瘍急性穿孔而腹膜炎局限者、單純性腸梗阻等。

剖腹探查指征:

①彌漫性腹膜炎病因不明;

②腹膜刺激征經觀察無好轉,反而惡化或加重者;

③腹部症狀體征局限,但非手術治療後範圍不斷擴大和加重者;

④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伴失血性休克或休克再度出現者;

⑤懷疑空腔髒器穿孔無局限趨勢,且明顯移動性濁音者;

⑥腹膜刺激征不典型,觀察中腹痛腹脹加重、體溫↑、WBC↑、脈速、全身反應嚴重者;

⑦髒器絞窄者;

⑧腹內病變明確,伴感染性休克,難以糾正或逐漸加重。

四、常見急性腹痛特點及處理

臨床特點:急性發病,上腹不適、隱痛,無症狀,因突發嘔血、黑便就診。

急診胃鏡:彌漫分布的多發性糜爛、出血竈、淺表潰瘍爲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損傷。

部位:應激所致者以胃體、胃底爲主,NSAIDs或酒精者以胃窦爲主。

處理:服用NSAID者應針對原發病和病因進行防治,予PPI、H2受體拮抗劑、米索前列醇、硫糖鋁等,對消化道出血者按照消化道出血處理,24~48h內行急診胃鏡檢查,常規靜脈用PPI。

穿

部位:幽門附近附近的胃十二指腸前壁。

臨床特點:潰瘍病史。誘因:情緒波動、疲勞等誘因。穿孔前數日腹痛加重,夜間空腹或飽食後突然發生劍突下、上腹部劇痛,撕裂樣、刀割樣,難以忍受,痛苦面容,面色蒼白、冷汗出、脈細速,伴惡心嘔吐,疼痛快速波及全腹。仰臥位不願意變換體位,腹式呼吸減弱、消失,腹肌緊張,板狀腹,腹膜刺激征,叩診移動性濁音(+),肝濁音界消失,腸鳴音減弱/消失,立位腹平片見膈下遊離氣體。

處理:急診手術:單純穿孔縫合術、徹底性手術。後者包括:胃大部切、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行迷走神經切斷加胃窦切除術、縫合穿孔後行迷走神經切斷加胃空腸吻合術、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

內科保守治療:一般情況可、年輕、主要髒器無病變、潰瘍病史短、症狀體征輕的空腹穿孔患者。胃腸減壓、營養支持、抗生素、抑酸等治療。治愈後複查胃鏡排除胃癌,Hp(+)者行四聯抗Hp方案。

分類: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及穿孔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

臨床特點:轉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逐漸至臍周、6~8h轉移並局限至右下腹。單純性闌尾炎輕度隱痛;化膿性闌尾炎陣發性脹痛、劇痛;壞疽性闌尾炎持續性劇烈腹痛;穿孔性闌尾炎因闌尾腔壓力驟減,腹痛可暫時減輕;腹膜炎者腹痛持續加劇。發病早期有厭食、惡心嘔吐、發熱、心率快等症狀,闌尾穿孔時體溫39~40℃。

麥氏點壓痛:闌尾穿孔時疼痛波及全腹;出現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減弱消失提示病情加重;查體發現右下腹飽滿、扪及疼痛性包塊,邊界不清、固定,考慮闌尾周圍膿腫。

處理:確診後立即手術(腹腔鏡),術前予抗生素。穿孔者切除闌尾、清除腹腔膿液、留置腹腔引流管;闌尾周圍膿腫無局限趨勢手術切開引流;壞疽穿孔可行U字縫合關閉闌尾開口盲腸壁。

分類:機械性、動力性、血運性。單純性、絞窄性。高位/低位。完全/不完全。腸扭轉/腸套疊。

臨床特點:痛、吐、脹、閉。腸型、蠕動波、腸鳴音亢進。梗阻晚期或絞窄性腸梗阻患者可能出現中毒性休克的症狀體征。根據臨床特征及輔助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腸梗阻類型及梗阻原因。

處理:胃腸減壓、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補液,抗生素,解痙劑、鎮靜劑。

手術:絞窄性腸梗阻、腫瘤、先天性腸道畸形,非手術治療無效者,盡快手術,粘連松解術、腸切開取出異物、腸套疊、腸扭轉複位術、腸切除腸吻合術、梗阻近端與遠端腸袢的短路吻合術、腸造口、腸外置術。

非手術: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麻痹性/痙攣性腸梗阻、蛔蟲/糞塊堵塞、腸結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完全腸梗阻,腸套疊早期。中醫中藥、針灸、胃腸道灌注植物油、低壓空氣灌腸,鋇灌腸,腹部按摩,顛簸療法等。

結石性、非結石性。

臨床特點:進食油膩食物,上腹劇烈絞痛,伴惡心嘔吐,絞痛發作後轉爲右上腹疼痛,持續性,放射至右肩、右腰背部。伴畏寒發熱,發展至至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或合並膽道感染,可出現寒戰高熱、嚴重全身感染症狀。大多數患者右上腹壓痛、肌緊張、墨菲征(+),部分患者黃疸。

處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或膽囊造瘘術:①寒戰、高熱、WBC>20E+9/L ②黃疸加重 ③膽囊腫大、張力高 ④局部刺激征 ⑤並發重症急性胰腺炎 ⑥60歲以上老人盡早手術。必要時留置T管引流。

非手術治療:監護,禁食、解痙止痛、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營養支持、抗生素、溶石(熊去氧膽酸)等,必要時手術。

機制:膽管結石和肝內外膽管的炎症性狹窄,膽道梗阻和感染。

臨床特點:急性起病、右上腹痛,多合並寒戰、發熱、黃疸,可出現休克和神志障礙,病情進展迅速,T 39~40℃,脈搏、呼吸增快,腹膜刺激征,肝大觸痛,膽囊腫大。數小時內昏迷、死亡。WBC、NEU↑,膽紅素、ALT、ALP、GGT↑。B超、ERCP可確診。

處理:輸液、輸血補充血容量,必要時血管活性藥物,糾正酸中毒、預防急性腎衰及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廣譜抗生素及抗厭氧菌抗生素,解痙止痛、護肝、補充維生素。

盡快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手術,解除梗阻、迅速減壓、通暢膽汁引流。

分類:輕型/重型,急性水腫性/急性壞死性,酒精性/膽源性/高脂血症性/損傷性/藥物性/妊娠性。

臨床特點:突發劇烈腹痛,伴腹脹、惡心嘔吐、發熱、黃疸。重者出現腹膜刺激征甚至休克表現,出現Grey Turner征、Cullen征。血尿澱粉酶↑、血鈣降低<2 mmol/L、血糖>11 mmol/L提示病情危重。

Ranson評分、Glasgow評分、APACHE評分、APACHE評分、Balthazar評分。

處理: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抑制胰液分泌及抗胰蛋白酶藥物,營養支持治療,抗感染,重症監護及重要器官支持,血透。膽道梗阻者手術。

分類: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闊韌帶妊娠、宮頸妊娠。

臨床特點:停經後腹痛、陰道流血,6~8周停經史。異位妊娠破裂時,突發一側下腹撕裂樣疼痛,伴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疼痛由下腹部向全腹擴散,導致彌漫性腹膜炎,甚至膈肌刺激征、肩部牽涉痛,不規則陰道流血、色暗紅,量少點滴狀。嚴重者出現失血性休克。B超確診。

處理:對于育齡期女性必查β-HCG。積極准備手術探查,做好輸血前准備,酌情保留或切除單側輸尿管。

0 阅读:4

慕梅評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