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藍圖已繪就長島國際零碳島這樣落地落實

膠東在線 2024-02-27 22:05:50

膠東在線2月27日訊(記者 王向榮 李剛)《長島國際零碳島發展規劃(2023-2035年)》已經完成編制並以市政府文件正式印發實施。在27日上午煙台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上,長島綜試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專職副主任李明濤就如何落地落實從三個方面給出解答。綠色基金、藍色債券、人才飛地、借腦開發等關鍵詞頻現,展現了長島將藍圖畫進現實的決心和行動。

第一,建立四個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一是建立區工委管委統籌協調機制,對重大事項定期研究謀劃、組織協調、推動落實。二是建立高水平專家咨詢機制,爲破解零碳島建設重點難點問題獻計獻策。三是建立高效率推進落實機制,明確零碳島建設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卡實責任、卡准節點,確保工作落實、任務落地。四是建立跟蹤評估機制,按季度調度規劃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進展,按年度評估規劃目標指標完成情況,及時發現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每年向社會公布零碳島建設進展情況,並于2027年、2030年和2035年開展規劃實施情況階段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和優化工作舉措。

第二,強化三大支撐,落實落細要素保障。

一是強化資金支撐。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鼓勵和引導不同類型的投資主體,通過綠色基金、藍色債券、碳彙保險、生態資産權益抵押等方式,積極參與零碳島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相關項目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零碳島建設項目和産業綠色升級項目信貸投放和資金支持。二是強化科技支撐。建立零碳技術研發示範中心,開展海島、海洋相關領域零碳技術試驗試點、落地轉化和推廣應用。結合智慧長島建設,兼顧科學研究、零碳管理、成果展示需求,建立長島零碳島建設一體化信息平台,拓寬數字化應用場景。完善海島碳彙立體監測網絡,提高碳監測、計量與核算水平,加強關聯分析和融合應用,助力藍碳交易。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出台針對性人才招引政策,鼓勵國內外優秀團隊和拔尖人才進島,開展零碳技術研發、標准體系創制和固碳增彙實驗等工作,打造零碳海島建設研究高地。通過跨區域單獨或合作建立離岸孵化器、衆創空間、人才工作站、研究中心或實驗室等方式,創建人才飛地,實現借腦開發,賦能零碳島建設。

第三,落實三項舉措,凝聚激發共建合力。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綜合利用融媒體手段,深入宣傳零碳島建設重要意義。及時總結宣傳典型案例、創新成果,拓展擴大零碳島建設影響力和示範效應。注重輿論引導,回應社會關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傳遞推動零碳島建設的好聲音和正能量。二是凝聚社會共識。定期開展零碳島建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等活動,積極參與“世界環境日”和“全國低碳日”等主題活動,開展零碳學校、零碳商業、零碳社區等公益科普,讓零碳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識。三是動員全民參與。強化公衆綠色理念,大力推行零碳消費。定期公布年度碳排放信息,構建碳信用社會體系。講好長島故事,反映基層呼聲,及時公布零碳島建設新進展新成效,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