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收到兒子錯發的紅包,我收拾行李要回我的存款,回家獨居

華貴禅心 2024-05-22 12:36:39

【注:素材來自身邊生活,如有類似經曆,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我是夏明靜,今年62歲,退休多年,在兒子家帶娃7年。

母親節兒子給我發紅包,並跟我要回去,我收拾行李,要回自己的存款。

我預訂高鐵票,獨自回老家居住養老,這樣的兒子留給親家夫妻好了。

兒子讀高中,一場車禍把老伴帶走,我獨自供兒子讀大學,給他辦婚禮。

在兒子買婚房,親家夫妻說一家一半出首付款,但128000的彩禮不能少。

想著兒子跟親家夫妻長期居住在一個社區,將來我也能過來居住養老。

這樣兒子兒媳就不會辛苦,我還能在兒子家幫忙帶娃,享受人間天倫之樂。

也許是因老伴走得早,我和兒子之間從不過生日,也不過什麽節日。

55歲退休後,兒子讓我去他家幫忙帶娃,跟親家母換著帶,這樣誰都不累。

我在兒子家帶娃第二年,老家房子規劃到城市改建內,我回家辦理拆遷補償。

兒子兒媳一致建議,別要房子了,都折合成現金就好,以後就跟他們一起居住養老。

我非常開心,也非常幸福,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

在回家辦理這件事的過程,聽老同事的一番分析,我覺得,人老了,還是要多爲自己著想。

我現在是跟隨兒子居住,是他們現在需要我,若時間太久了,必然會出現矛盾。

不要房子只要現金,最終我的結局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去養老院。

若是我自動自發去也無可厚非,若跟兒子兒媳相處不好,被迫去養老院,結局會很淒涼。

我傾聽很多跟我同齡人的建議,還是要套一居室的住房,剩下要現金。

三年前,我老家的拆遷房和補償款都下來,兒子跟我說,我年紀大了,手裏不要留太多錢。

我想著自己手裏留下20萬積蓄就夠了,剩下的幾十萬交給兒子兒媳也行。

反正我是要跟著他們一起居住養老,錢早點給他們,我心裏也踏實。

然而,人性裏的自私和本性,讓我看到了,親生兒子也會坑老媽。

當我把幾十萬都買了定期,記在兒子名下後,他們對我的態度是一點點涼下來。

先是過年出去遊玩,兒子說家裏的寵物狗需要有人管,他們帶著親家夫妻去外地遊玩。

接著是三八婦女節時,兒媳給親家母買手镯,買新衣服,以及各種高檔補品。

而我啥也沒有,兒子跟我說兒媳花的錢都是親家夫妻給的,所以,讓我別在意。

這個月的母親節,我想著兒子兒媳也該一視同仁吧,以前我不在意,那是錢在我手裏。

如今我把錢記在兒子名下,他們也該知道我的心意,對我更好些才對。

果然,母親節的早晨,我起床下樓散步,聽到手機有響聲,打開一看。

兒子給我轉過來一個大紅包,3800,我想著兒子還是比較懂事,知道老媽在意這些。

看到兒子的留言,祝福媽媽節日快樂,越來越年輕幸福!我的心裏比吃了蜂蜜還甜。

那天的晨練也格外的舒暢,誰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這不還是很有孝心。

兒子一定是體諒我在他們家的勞苦,懂得適當讓老媽開心,是個有心的好孩子。

兒媳未必會有這樣的心思,也無所謂,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能和睦相處就很好。

歡快地一路小碎步回家,剛進家,鞋還沒有換,兒子就把我拉到我的房間,關起門。

他讓我把他紅包還給他,說他轉錯了。我一頭霧水地看著兒子,怎麽會錯呢?

兒子明明留言是祝福媽媽節日快樂,我不就是他的親媽?不會錯。

我跟兒子說,沒錯啊,你不是給我的母親節紅包嗎?

兒子爲難地說,媽,您是我親媽,您就別爲難我了,這麽多年,您也不在意這樣的形式。

我一下子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兒子這是給親家母的母親節紅包。

一早睡迷糊了,發到我的手機裏了。看著兒子都快哭的模樣,我終于把什麽都放下了。

我告訴兒子,紅包我可以退還給他,但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上班後,我們去銀行,把我的存款還給我。

兒子說我不講理,都在他名下了,爲啥還要回去,再說,提前取出來,根本沒多少利息。

我不管,告訴兒子,存折在我這裏,密碼我也知道,銀行開門,我在那裏等他。

若他不來,就別怪我不客氣,去他公司找他,到時候,丟人的是他這個新上任的經理。

我還讓兒子不許告訴兒媳,這件事,我們母子悄悄地去辦理。

兒子兒媳吃完飯開車去上班,我送小孫子去坐校車上學。

轉身回來,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辦理完銀行裏的事情,直接坐車回家。

兒子不知道是怕我去公司折騰,還是真的想讓我離開他們家。

真的在銀行門口等我,我們很快辦理完提前支取,以及存入我的銀行卡。

兒子說他想跟我再好好談談,而我卻告訴兒子,啥話都不用說,下午記得接孩子。

我要回家了,並把車票截圖發給兒子,帶著傷心失落離開了兒子家。

雖然我知道自己將來會越過越孤獨,但比在兒子家,看著他對另一個媽好更自在,眼不見心不煩。

對我這個任勞任怨的親媽不聞不問,甚至覺得我可有可無。

人老了,尤其是單身老人,千萬不要跟我一樣,把自己的晚年寄托在子女身上。

不要以爲你把自己的積蓄交給子女,子女就能如你所願的那樣對你好。

有時,你越是無私地付出,在子女的心中,你越不值得善待,因爲他們覺得那是你應該做的,沒啥高尚偉大。

我們老了,要學會多些愛給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東西,至于晚年,甚至更遠,不必太在意,順其自然吧。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請理性閱讀。)

作者:華貴禅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余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0 阅读:2

華貴禅心

簡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