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帶5人隔渭水責備颉利,突厥爲何不敢動手,而簽訂渭水之盟

一國之君中國曆史 2024-04-24 10:43:43

所謂的渭水之盟,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背後的一系列部署被隱藏起來。

颉利可汗與突利可汗率領數路大軍約計20余萬人大舉南下侵犯唐朝,對外號令有百萬大軍。

其中一路打到了泾州,今陝西省鹹陽市泾陽縣,還有一路打到了武功,今陝西鹹陽市武功縣,颉利可汗率領主力到達距離長安城僅40裏的渭水邊,10余萬突厥兵在渭水邊列陣以待。

很奇怪的是:突厥人沒有攻打長安城。

突厥人爲什麽沒有攻打長安城?

因爲颉利可汗不知道唐朝的虛實,他派了執失思力作爲使者,到唐太宗面前打探消息。

一年之前,還是唐高祖李淵當政,颉利可汗也曾入侵靈州(今甯夏靈武)和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朔縣),被李靖、李道宗、楊屯等人擊敗。

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並不清楚唐朝的虛實,他不敢貿然開戰。

執失思力鼓吹突厥有百萬大軍,想借此恐嚇唐太宗,剛繼位僅二十余天的唐太宗李世民看穿了颉利可汗的心思,把執失思力給扣押了,不放他回去。

那邊颉利可汗正等著執失思力的消息,怎麽也不見執失思力回去,颉利可汗就更沒底了。

與此同時,唐軍將領與突厥軍隊在各地交戰。

《舊唐書 列傳第十八》:會突厥來入寇,授泾州道行軍總管以擊之。賊至泾陽,敬德輕騎與之挑戰,殺其名將,賊遂敗。

尉遲敬德被授予泾州(甘肅省平涼市泾川縣)道行軍總管,以抗擊突厥,當時突厥軍隊正好侵犯泾陽,尉遲敬德率領輕騎兵與突厥人交戰,殺死了突厥名將,斬殺一千多人。

《舊唐書 卷67李靖傳》:颉利可汗入泾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唐太宗

颉利可汗進逼泾陽時,李靖率領精兵兼程而行直奔豳州(陝西省鹹陽市彬州市),企圖封堵突厥軍隊的歸路。

對于這些軍事調動,颉利可汗應該有所耳聞。

突厥人憑借騎兵的快速移動,一下子攻到了渭水邊,但颉利可汗沒有立即攻城,而是選擇觀望,就已經失了先機。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暗中部署軍隊,一面決定親自會會颉利可汗。

《資治通鑒 唐紀七》:上自出玄武門,與高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颉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颉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颉利語......是日,颉利來請和,诏許之。上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斬白馬,與颉利盟于便橋之上。突厥引兵退。

唐太宗李世民只帶了5個人就出來見颉利可汗,這五人分別是:高士廉、房玄齡、周範、安元壽、李孟常。

唐太宗只帶了5個人出現

唐太宗十幾歲就敢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在唐朝統一戰爭之中,好幾次在戰場上就帶了幾個隨從到敵營周邊偵查,唐太宗的膽子非常大,有勇有謀,這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哪怕是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一看唐太宗親自出馬,一幅胸有成竹的樣子,就不敢輕舉妄動。

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越是膽大,對方越不敢動手。

唐太宗明知十萬突厥軍隊就在眼前,不僅不害怕,反而斥責颉利可汗不守盟約,這是違背常理的,一般來說,只有背後有實力才敢這麽說。

唐太宗要的就是這個感覺,讓颉利可汗無法探知虛實。

突厥人大爲吃驚,紛紛下馬,對著唐太宗羅列而下拜。

接下來,唐太宗開始擺疑兵之計,在唐太宗的身後出現了大批的唐軍,陣容盛大,旗幟與盔甲遮蓋了原野。

實際上整個長安城的唐軍不過數萬人,各地唐軍也在調動之中,在渭水邊,唐軍根本不占優勢。

唐太宗一面調兵遣將,一面沉著應付突厥人

但颉利可汗並不知道這些,他看到唐太宗身後的唐軍,又不見執失思力回來,而李靖又在帶兵堵截突厥軍隊的歸路,颉利總歸是害怕的。

唐太宗在現場還指揮軍隊退出一些地方來結陣,獨自一人與颉利可汗交談。

當天,颉利可汗就與唐太宗講和,第二天又殺白馬歃血爲盟,之後颉利可汗就退兵了。

唐太宗對蕭瑀解釋爲什麽要這麽做,唐太宗是這麽說的:

突厥之所以膽敢竭盡全國兵力前來,徑直抵達京城的郊野,是因爲我們國家內部出現了禍難,我又是新近即位,認爲我軍不能抵抗防禦他們的緣故。

如果我軍向他們示弱,關閉城門,防守抵禦,突厥必然要放縱兵馬大規模地劫掠,使我們難以遏制。

在周邊戰場,唐軍仍然在部署抗敵

所以,我輕裝騎馬獨自前來,是要顯示出看不起他們的樣子;又向他們大肆炫耀軍隊的陣容,是要讓他們知道我軍肯定會出戰;我的行動出于突厥的意料之外,是要讓他們失去主張。

突厥已經深入到我國疆域中來,肯定懷有戒懼之心。所以,如果我軍與他們交戰,便能取勝,與他們通好言和,便能夠鞏固。

爲什麽颉利可汗不讓手下用箭雨射死唐太宗?

因爲颉利可汗跟唐太宗又沒有深仇大恨,颉利可汗此次南下渭水,深入唐朝腹地的根本原因是:搶掠財物與人口。

不光突厥人是這樣,幾乎所有的遊牧民族都是這樣,他們不會占領華夏的土地,他們要的只是牧場,他們一般不會攻打城池,除非城中有大量的財物。

當年匈奴冒頓單于率領40萬大軍把劉邦包圍了,還不是爲了錢財放走了劉邦,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後來瓦剌得到了錢財之後,又把明朝皇帝給放了。

殺漢人的皇帝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引發漢人瘋狂的報複,得不償失。

突厥人要的只是財物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突厥人是求財來的,殺人是其次的。

颉利可汗想得到財物,無非就是兩個辦法:

一是通過戰爭來搶奪。

二是通過結盟來獲取。

颉利可汗與唐太宗結盟後就能獲取財物,幹嘛非得打仗?打仗萬一打不贏,歸路都被斷了,那就危險了,換了你是颉利也不敢殺唐太宗啊。

颉利唯一的機會就是到達渭水後,馬不停留,立即攻打長安城,可惜他沒有,失了先機,就沒有機會了。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