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經典心理學-吉爾伯特定律

木易心旅 2024-05-20 09:56:44

一個員工可能經常收到上級的反饋和建議,

雖然這可能會讓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但這些反饋實際上是幫助他成長和改進的機會。

如果上級突然停止提供反饋,

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對員工的表現已經失望到不願再花費精力去指導,

這時員工應該意識到這可能是職業生涯出現危機的信號。

一、什麽是“吉爾伯特定律”?

“在職場中,最明顯的危機迹象莫過于缺乏指導和建議。”這是英國培訓專家B·吉爾伯特的觀點。

他的話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對于員工或下屬來說,接受上級的教導和指點是一種幸運,這表明他們受到了關注。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當沒有人對你的工作發表意見或提供指導時。這通常意味著你已經被忽視,不再受到紀律和規章的束縛,雖然看似無拘無束,但實際上可能正處于四面楚歌之中。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會不斷管教我們,我們對此也特別不耐煩,長大後,沒了父母的說教才幡然醒悟,父母曾經說過的話、做的事都是希望我們的人生少走彎路,原來有他們的說教是何其幸福。我們在工作中也會時常遇到各種批評和教訓。作爲管理者如果他能時常給你指出工作的不足,說明他是希望你少走彎路,你只要認真傾聽,你將會學到很多。真正可怕的是,不管你怎麽做,都沒有人幫你指出錯誤和危險。

二、“吉爾伯特定律”示例分析

俗語雲:“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這句話表達了人們願意爲自己敬仰和喜愛的人無私奉獻的天性。在工作場所,員工往往願意爲賞識他們的領導盡心盡力,即使面對辛勞和犧牲也不言悔。因此,作爲企業的領導者或管理者,要想提升公司的效率和效能,關鍵在于打造一個和諧相處、關系緊密的團隊環境。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領導者應當展現出對員工寬容和欣賞的態度。領導者的一點點關心和鼓勵,有時能贏得員工的深厚忠誠和長期的承諾。這種簡單的關懷行爲,可能會激發員工更加努力工作,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士氣和效率。

吳起,被譽爲戰國時期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其對士兵的深切關懷而聞名。在一次率領魏國軍隊進攻中山國的戰役中,他展現了這種關懷。當吳起在巡視營地時,發現一名士兵因身上的毒瘡而痛苦掙紮,他沒有猶豫,立刻跪下來,親自用嘴吸出士兵瘡口中的膿血,緩解了士兵的痛苦。

這位士兵的母親得知這件事後,卻忍不住哭泣。人們問她:“你的兒子只是一個普通士兵,卻得到了將軍如此的關照,這應該是榮耀的事情,爲何還要悲傷呢?”母親回答道:“你們不懂,幾年前,吳將軍也曾爲他的父親吸過瘡口,結果他的父親在戰場上奮戰至死,從未回頭。現在吳將軍又爲我兒子吸血,我不知道我的兒子將會在哪裏犧牲!”正是由于吳起對部下的真摯關愛,他的軍隊才能無往不勝,所向披靡,而吳起本人也因此成爲曆史上璀璨的軍事明星。

在韓國的一家大型公司中,有一位清潔工,通常是一個被人們忽略的角色。然而,正是這位看似不起眼的員工,在一次夜間公司保險箱遭竊的事件中,與小偷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事後,當人們向這位清潔工表達敬意並詢問他勇敢行爲的動機時,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透露,每當公司的總經理路過他時,總會贊揚他的工作:“你把地掃得真幹淨。”

三、“吉爾伯特定律”強調了什麽?

吉爾伯特定律強調了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他人的指導和批評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應被視爲負擔。它強調了職場中溝通和反饋的重要性:

1. 缺乏指導可能是職場危機的信號:

如果員工在工作中不再收到上級或同事的指導和建議,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已經被孤立,或者更糟,管理層已經放棄了對他們的期望。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職業發展停滯,甚至失業的風險。

2. 主動尋求反饋是職業發展的關鍵:

員工應該主動尋求反饋,以便及時了解自己的表現和改進的空間。這不僅有助于個人成長,也能確保工作質量和團隊效率。

3. 管理者應提供清晰的指導和評價:

管理者有責任給予員工明確的工作指導和定期的反饋。這有助于建立信任,提高團隊士氣,並促進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創新。

4. 開放的溝通文化對組織至關重要:

組織應該鼓勵開放和誠實的溝通文化,這樣員工才會感到被重視和尊重,同時也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在公司環境中,一個人的智慧體現在他們如何接受和處理同事的不同見解以及可能令人不悅的忠言。那些來自各方的批評與評論,盡管可能讓人感到不舒服,卻像是鏡子中映出的影子,雖扭曲卻真實。

要培養一顆開放的心態,不僅要能夠容忍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還要將這些意見視爲自我認知的寶貴機會。這種能力,正是智慧的體現。

一個人視野中最致命的盲點是忽視自己的缺點,最糟糕的習慣則是不尊重他人的意見。“吉爾伯特法則”深刻地揭示了這一點,提醒每個員工和管理者深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是否真正傾聽了他人的不同意見?

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面鏡子,即周圍的人,包括上司和同事。他們的目光如同明亮的瞳孔,能捕捉到我們自己看不見的缺點。他們的建議,是對我們的善意幫助。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用逆向思維去理解對方的意見,就能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0 阅读:12

木易心旅

簡介: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