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升的極致緊湊型MATX機箱: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裝機體驗

我是四海飄零 2024-03-01 20:44:05
⭕️ 前言

今年龍年過完後正好就有人找我幫忙裝機,目標需求就是極致的緊湊型MATX機箱,也就是僅有18.5升的體積。所以這次裝機依照這位兄弟的需求就是打遊戲,主要是玩GTA5這種3A遊戲。其次就是需要電腦主機擁有一定移動便攜性,最好是機箱帶有提手。結合本次裝機預算,稍微挑選了硬件配置就有了這台電腦,借這個機會分享一下吧。

考慮到是極致的緊湊型MATX機箱,建議顯卡控制在雙風扇就好。既然是考慮到預算,推薦買新就直接上40系顯卡,主要是以4060、4060Ti爲主。當然我這位朋友預算控制那他只能上30系顯卡了,選擇了上一代的入門顯卡3060,但是選擇了12GB大容量。

⭕️ 裝機配件1️⃣ 主板

主板則是選擇了華碩ROG STRIX B760-G D4主板,因爲目前DDR5內存普遍還在6800MHz左右,價格又要多出許多。因此DDR4內存仍舊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四海哥覺得控制預算上DDR4內存也不是不能用。

目前在DDR4內存的主板裏,華碩ROG STRIX B760-G D4主板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帶有快拆的顯卡按鈕,擁有豪華的VRM供電模組,支持雙M.2 NVMe SSD硬盤位。

CPU也是選擇了13代酷睿i5處理器性價比很高的13600KF處理器。

華碩ROG STRIX B760-G D4主板擁有非常豐富的I/O擴展接口,還有獨立的BIOS FLBK按鈕(刷BIOS)。

2️⃣ 內存條

內存選擇了市場上非常火熱的金百達,刃系列的DDR4燈條,擁有3600 MHz內存頻率的XMP超頻性能,也是目前市面少見的海力士顆粒的DDR4內存。

金百達出廠預設開啓XMP後3600 MHz頻率,預留有一定的超頻空間,動手能力強的玩家可以摸索摸索這款內存的超頻上限。

金百達刃系列有DDR4和DDR5,DDR5還出了黑色的刃系列內存,所以白色款一般也直接叫白刃,黑色的叫黑刃,這款DDR4白刃燈條的馬甲是白色的金屬散熱馬甲片,兩面都各有一個大紅字“刃”,也算是金百達刃系列的一大特色了。

在內存頂部可以看到白色的導光柱,上方是印有KingBank的字樣,裏面是16顆燈珠雙面排列,發光均勻細膩,燈效十分好看。

金百達白刃DDR4燈條,內存頻率3600MHz,延遲CL18,電壓1.35V,單條內存容量:16GB。

金百達內存條的導光柱在充足的光照下質感還是很好看的,內存整體的外觀和質感也都十分不錯,搭配白色主題裝機十分亮眼。

3️⃣ 顯卡

華南金牌也是有推出旗下的30系顯卡,看樣子包裝盒就很有華南金牌的特色。

掀開包裝盒就能看到珍珠棉裏用靜電袋包裹的顯卡。

其實華南金牌這張顯卡的外觀還是可以的,唯一的敗筆就是風扇上貼有印著華南金牌logo的黑色貼紙略顯違和,我倒是希望華南金牌可以換成白色底的貼紙會更好看。

華南金牌的顯卡背面也是有金屬材質的背板,放置顯卡會在運輸過程中擠壓變形。

從俯視角度上看這張顯卡的外觀主體部分,正面的外殼是塑料的材質,雖然是純白系的風格,但是摸起來還是會略顯有些廉價。

NVIDIA 30系顯卡,尤其是3060顯卡一項是標配有4個DP接口和1個HDMI接口。

4️⃣ 電源

台式機電源入手了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這款電源的賣點絕對是物超所值:80 Plus認證金牌全模組、ATX3.0電源、PCIe 5.0 12VHPWR顯卡供電線、LLC Pro純血架構、DC-DC全固態電容加持、i-Stop智能啓停技術、140mm雙滾珠軸承風扇。就連包裝盒都是使用了禮盒的方式,這和很多電源品牌仍舊使用瓦楞紙+紙盒的方式明顯不一樣,在物料成本上就超出一大截。

四海哥我沒想到鑫谷昆侖電源從包裝盒拿出來的附件居然這麽的豐富,包括了說明卡片 ×1、使用說明書 ×1、宣傳卡片 ×1、Chroma負載效率測試報告 ×1,黑色紮帶 ×1,全模組的定制柔軟壓紋線 ×1,白色電源線 ×1,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黑色的紡布袋) ×1。

在750W瓦數的電源下平均算下來不到1塊錢,也就是僅需不到700元就配備了定制柔軟壓紋線的電源真的是不多見,甚至是完全可以說稱得上十分有良心的品牌啦。

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的內部結構圖,四海哥從鑫谷官網找到了拆截圖,可以看到用料絕對是不錯的。

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雖然通過了美國80Plus金牌認證,在230V國家電網中實際測試半載效率已經是超越了美國80Plus白金牌認證的半載效率。

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擁有完整的Chroma測試報告,這也是其它電源品牌所沒法媲美的。

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可是支持i-Stop智能啓停技術的,也是就說在完全低負載的情況下風扇可以完全停止轉動,做到了真正的零噪音。

還有一點很貼心的就是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在CPU供電接口上跟PCI-E供電接口做了顔色區分,方便不懂裝機的小白用戶防止插錯,做到輕松上手和一眼辨識。再就是定制壓紋線也是帶有魔術貼,方便用戶機箱走線整理線纜。

裝機完成後可以看到鑫谷昆侖MU-750G冰山版的顔值的確是很好看啊。

5️⃣ 散熱器

因爲選擇的機箱是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這個機箱最大的限制就是風冷僅支持140mm的高度,這就足以限制絕大多數常規150mm / 160mm高度的風冷散熱器都無法安裝使用。而且使用240mm一體式水冷就只能使用SFX / SFX-L電源了,不能使用常規的ATX電源。要是使用280mm一體式水冷就只能用ITX主板了,而無法使用MATX主板。

看了一下符合這個高度的風冷散熱器可選擇太少了,專門咨詢過機械大師官方客服想壓制13帶酷睿i5-13600KF處理器,沒想到官方直接給我寄了一個機械大師KK135六熱管雙塔風冷散熱器。因爲目前還是工程樣品,還未有零售版本,所以這個風扇我也不清楚到底賣多少錢。

雙塔單風扇的風冷散熱器的確是少見,一般都是單塔單風扇、雙塔雙風扇的組合風扇。好在機械大師KK135六熱管雙塔風冷散熱器的處理器扣具背板也是金屬材質,這樣也確保了風冷散熱器安裝在主板後的穩固性。

雙塔單風扇的組合也保障了燈條不會被阻擋,也方便ARGB燈效的展示,不阻擋燈條的設計這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6️⃣ 機箱

找我裝機的人就是看中了這個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畢竟是18.5升小體積的緊湊型MATX機箱,也帶有便攜式的提手,這樣目標人群的定位恰好拿捏到這部分消費群體。

整個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在尺寸上來說控制的很不錯,頂蓋、前面板、側背板都是大面積镂空的散熱孔。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在前置I/O接口上采用了1A1C的組合,也就是USB 3.2 GEN 2(10Gbps)×1和USB 3.2 GEN 2 Type-C(10Gbps)×1。還有單獨的前置音頻接口和電源開關機鍵。

側背板這麽大面積镂空的散熱孔,壓根不需要擔心散熱問題了。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一側的側板是鋼化玻璃材質,對于喜歡ARGB燈效展示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很看重的點。

可以在機箱頂部安裝便攜式的提手,這樣主機就可以提在手上移動了。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有4個PCI-E槽位,最高支持336mm長度的四槽顯卡直插。

對于喜歡裝扮機箱的人來說,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也提供了簡易的改造,可以加裝防塵網和裝飾條。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安裝依照說明書的操作,只需要擰下四顆對角的十字螺絲即可拆卸下L型框架,輕輕松松一拉一提分離機身。

可以看到頂部有兩把120mm尺寸的風扇,主板I/O擋板區域的後置可以安裝兩把80mm風扇和一把90mm風扇,底部也是可以安裝兩把120mm尺寸的風扇,在機箱前面板位置下方也能再加裝一把120mm尺寸的風扇。

7️⃣ 機箱風扇

機箱風扇選擇了最新款的卡卡拼接積木風扇KKock KL120白色款,主打就是減少飛機頭接頭,只需要一根主線線+連接線最多可以串聯4把風扇。這裏是入手了一套三聯包和兩個獨立包裝單風扇。還有一把92mm ARGB炫彩小風扇,型號是S9W白色款。

好在風扇直接串聯的連線並不複雜,主要是爲了方便後期機箱內部的理線。

安裝風扇並不複雜,只需要注意方向即可。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的頂部只能安裝兩把120mm機箱風扇,如果要加裝240mm一體式水冷就需要用到側面的支架才行,風冷安裝就是這樣的。

在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的前面板下方也是可以安裝一把90mm機箱小風扇和一把常規尺寸的120mm機箱風扇。

⭕️ 裝機展示

當然在安裝主板前就已經裝好風冷散熱器和內存、SSD了。需要注意的是放置主板前一定要提前將機箱跳線和風扇的接線提前穿過機箱預留的孔洞,安裝好主板後再接好線。先安裝好主板,再固定頂部的兩把120mm機箱風扇,然後就是安裝電源和機箱下方和前面板下側的120mm機箱風扇。

檢查一下看看主板跳線是否都接好,防止弄成需要重新拆卸。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背後預留的理線空間相對來說太過于緊湊了,想要走線好看簡易後期確定不需要重新拆裝再進行。

蓋上側面镂空的散熱孔側板,這裏我沒有安裝防塵網,如果有需要就建議提前安裝好。

安裝好顯卡後,電腦主機就組裝好了。

這個時候可以安裝好鋼化玻璃側透蓋板了。

裝好後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還是很漂亮的。

安裝好提手的話完全就是一台可以移動的台式主機。

⭕️ RGB燈效體驗

金百達白刃DDR4燈條通電後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好在機箱對應的孔位可以很好的固定這三把機箱風扇。

實測下來機械大師卡卡拼接積木風扇的RGB燈效還是挺不錯的。

⭕️ 內存測試

用台風軟件可以看到金百達白刃DDR4燈條就是海力士顆粒,默認內存頻率速度是DDR4-2666,開啓XMP後可以達到3600 MHz(1800 MHz)。

實測了一下手動超頻可以輕松到達4000 MHz內存頻率,這個也是得益于13代酷睿i5-13600KF處理器可以帶來更好的內存超頻潛力。

實測華碩ROG STRIX B760-G D4主板在4000 MHz(18-22-22-42)內存頻率下的性能表現,用【AIDA64】軟件測,讀取速度:60967 MB/s,寫入速度:67392 MB/s,拷貝速度:56419 MB/s,延遲:80.3 ns。

⭕️ 整機性能測試

通過CPU-Z測試,13代酷睿i5-13600KF處理器單核性能得分:830.1,多核性能得分:9893.6。

通過HWiNFO64軟件也能查看到硬件配置信息。

用安兔兔PC測試,綜合性能得分:185.6萬分。

用硬件狗狗測試,核心硬件性得分:62萬分。

用魯大師測試,電腦綜合性能得分:176.4萬分,其中處理器得分:90.2萬分,顯卡得分:37.5萬分,內存得分(手動超頻4000MHz):17.7萬分,固態盤得分:30.8萬分。

⭕️ 華南金牌RTX3060 12GB顯卡

通過GPU-Z軟件可以看到華南金牌NVIDIA GeForce RTX3060 12GB顯卡的硬件信息。

通過DXVA Checker可以看到GPU的硬件編解碼的能力。

用GeekBench 6.1軟件測試華南金牌NVIDIA GeForce RTX3060 12GB顯卡性能,OpenCL得分:93445,Vulkan得分:86901。

實測在V-Ray GPU RTX項目測試得分:1127。

圖形增強可以進行調節。

GPU和顯示器都是能夠開啓HDCP的。

在英偉達官方驅動力系統信息也能查看到顯卡的硬件信息。

⭕️ PCMark+3DMark測試

用PCMark 10進行評測,得分:8451。

實測13代酷睿i5-13600KF處理器的性能可以看到在不同線程下得分也不盡相同。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Night Raid分數:56651,顯卡分數:87437,CPU分數:18914,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70+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分數:20316,顯卡分數:21007,物理分數:36242,綜合分數:10661,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65+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 Extreme分數:9907,顯卡分數:9986,物理分數:36478,綜合分數:4605,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65+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Fire Strike Ultra分數:5126,顯卡分數:4892,物理分數:36172,綜合分數:2659,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65+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Time Spy分數:9019,顯卡分數:8386,CPU分數:15765,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70+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Time Spy Ultra分數:4262,顯卡分數:3951,CPU分數:7712,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70+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Wild Life分數:48591,顯卡分數:48591,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70+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Wild Life Extreme分數:16619,顯卡分數:16619,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65+ FPS。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Solar Bay分數:37137,顯卡分數:37137。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Port Royal分數:4980,顯卡分數:4980。

用3DMark 11進行測試Speed Way分數:2153,顯卡分數:2153,在1080P Ultra下GTA 5遊戲幀數表現:170+ FPS。

用3DMark 11進行Direct 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平均幀率:19.29 FPS。

用3DMark 11進行網格著色器功能測試分數,網格著色器關閉幀數:160.76 FPS,網格著色器開啓幀數:253.59 FPS,差異:57.7%。

用3DMark 11進行采樣器反饋功能測試分數,采樣器反饋關閉幀數:250.09 FPS,采樣器反饋開啓幀數:270.78 FPS,差異:8.3%。

用3DMark 11進行NVIDIA DLSS2功能測試分數,在4K分辨率下測試,NVIDIA DLSS2關閉幀數:38.42 FPS,NVIDIA DLSS2開啓幀數:63 FPS。

用3DMark 11進行華南金牌NVIDIA GeForce RTX3060 12GB顯卡的傳輸帶寬測試:24.34 GB/s。

⭕️ 總結

體驗到這裏就結束了,給一拉到底的朋友做個總結:

🔘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實在是太緊湊了,對硬件的兼容性卡死較爲嚴格,風冷散熱器限高在140mm(實測142mm)以內,還必須是下沉式的雙塔散熱器才行。

🔘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對新手還是略有難度,安裝順序一定要先將機箱跳線、風扇接線等提前布置好,再安裝主板、安裝電源、安裝風扇、安裝顯卡的順序。

🔘 機械大師邏輯庫iF17機箱可以安裝背插主板,但是我實在是不建議。底部的接頭空間太緊湊,對于想安裝HDD(機械硬盤)就會很麻煩,尤其是SATA接口除非是定制線,一般的彎頭都只能裝一個接頭。

🔘 華南金牌NVIDIA GeForce RTX3060 12GB顯卡雖然是比較丐,但好歹是有12GB顯存,拿來玩Stable Diffusion也是不錯的體驗。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感謝觀看。

0 阅读:18

我是四海飄零

簡介:數碼達人,數碼領域優質創作者,什麽值得買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