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經典網絡展第1250期——杜甫(唐)《前出塞九首其六》

書寫經典網絡展 2024-02-17 21:28:00

唐朝大詩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中,他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悲壯。

這首詩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簡練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戰爭觀念。

首先,“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表達了要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器和足夠的准備。

其次,“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說明了在戰鬥中要抓住敵人的要害,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

此外,“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表達了戰爭的殘酷性和殺傷力,呼籲列國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要侵略和擴張。

最後,“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是杜甫對于和平的呼聲,他希望各國之間能夠和平共處,不要發動戰爭。

杜甫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戰爭的悲憤和對和平的向往,他以生動、真實的語言,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充滿了對戰爭的悲憤和對和平的向往。希望世界各國之間能夠和平共處,不要發動戰爭。

展出時間:

2024年2月24日

展出內容:

杜甫(唐)《前出塞九首其六》

詩詞原文: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展出作品:

郝乙

趙忠勝

姚淑芳

劉國華

姚淑芳

劉國華

郝乙

詩詞釋文: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爲了多殺人嗎?

詩詞作者: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爲“詩聖”,他的詩被稱爲“詩史”。

書法作品作者介紹: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14歲始學篆刻、書法,18歲師承河北書法名家牛逍先生,現爲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趙忠勝(湖南嶽陽、1970年),經商,業余愛好書法。

姚淑芳(女、湖南邵陽、1965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經濟師,書法及古詩詞愛好者。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嶽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歡迎更多書法愛好者參加“書寫經典網絡展”……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