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數量超2000家——北交所上市後備軍再擴容

經濟日報 2024-05-26 06:50:51

日前,226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挂牌公司正式調入新三板創新層,至此,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數量超過2000家,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後備軍”再擴容。

據全國股轉數據,新進層公司整體呈現高盈利、高成長特征。226家進層公司中,有223家公司依據淨利潤或收入標准進層,其中153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條件,超半數公司淨利潤超3000萬元,超兩成公司淨利潤達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3家;有3家公司依據市值標准進層,主要爲基因檢測、新藥研發等高新技術企業。223家依據淨利潤或收入標准進層的公司,2023年平均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爲4.07億元、4017.68萬元。

市場分層是新三板市場的特色制度安排。全國股轉公司強化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交所的協同一體發展。創新層發揮著承上啓下的樞紐作用,主要表現在:創新層進層條件與北交所上市條件的銜接更加緊密,形成“層層遞進”的梯次格局;創新層調層安排更加靈活;創新層公司質量更有保障,對違規行爲要求“先整改、再進層”,嚴防“帶病入層”,爲北交所持續輸送更多優質企業。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強化創新層作爲北交所上市“後備軍”、規範培育“訓練營”和市場生態“穩定器”的層級定位,爲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2023年底,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修訂轉板指引、調整發行底價制度、擴大做市商隊伍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密集落地,讓北交所市場發展前景更明朗、更具吸引力。各項改革政策激發投資者熱情,北交所投資者數量快速增長,參與度也明顯提高。

此批新進創新層的公司完成進層後,本年累計進層公司達298家,2023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實現淨利潤4311.63萬元,平均淨資産收益率15.73%,近兩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爲12.47%、20.06%。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中提到,要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在滬深交易所IPO門檻明顯提高的情況下,各地積極與北交所、券商機構等對接,引導企業將新三板作爲中小企業重要的融資平台和銜接申報北交所上市的有效途徑之一。各地方搶抓北交所改革政策窗口期,全方位挖掘優質上市後備資源,夯實北交所高質量建設基礎。例如,截至5月17日,北京經開區創新層企業總數達14家,新三板挂牌企業已突破40家,北交所儲備庫企業90余家。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下一步,將全力做好後續批次進層實施工作,進一步靠前服務、加大支持,助力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穩步發展。依據北交所提出的改革目標,在未來3年至5年內,北交所市場規模、效率、功能、活躍度和穩定性等將有顯著提升。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說,未來5年至10年內,北交所有望發展成爲以成熟投資者爲主體、基礎制度完備、品種體系豐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市場監管透明高效的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2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