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這些看起來“無用”的東西,是人生長久的關鍵

舒山有鹿 2024-04-29 12:15:48

道家聖人莊子有言:“無用之用,方爲大用。”

那些看起來暫時沒有用的事物,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發揮出極大的效果。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要以長遠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

談到“無用”二字,你會想到什麽?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沒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說賺不到錢的技術,無法讓自己考上高分的課外知識。

難道說,暫時看起來無用的事物,真的毫無意義嗎?並非如此。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存在即是價值,只是我們暫時被一葉障目罷了。

這幾種看起來“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長久的關鍵。

一、慢下來的心境,會治愈你的人生。

在這個內卷嚴重的年代,人們都強調“快”,而特別討厭“慢”。在無數人看來,快一點才能賺錢。而慢下來,就容易被淘汰。

因爲求快,無數學生所接受的,都是“填鴨式”的教育;因爲求快,無數成年人所過的,都是行屍走肉的生活;

因爲求快,無數普通人所面對的,都是一眼看到頭的枯燥人生;因爲求快,無數倒黴蛋都透支了身體,賺的錢還不夠給醫藥費......

過分求快,就是走極端,好比撞了南牆不回頭一樣,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帶著人生的遺憾,而走到人生的盡頭。到那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越是在內卷的年代,我們越要慢下來。正如莊子所言,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唯有保持平靜、淡然、緩行的姿態,才能遠離憂患,躲避邪氣,真正做到德行完備而精神不損。

二、不爭,才是天地正道。

《莊子·人間世》有言:“德蕩乎名,知出乎爭。”

道德淪喪,是因爲過分在乎自我的名聲;智慧外露,愈發違背自然的規律,是因爲爭執太多。人因名利而爭執,也因爭執而痛苦。

從小到大,受到“成功學”觀念的影響,無數人都把“爭”當成了實現目標的唯一手段。比如說,要爭面子,要爭地位,要爭錢財,要爭名利,要爭心心念念的一切。

這裏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勉強自己去爭,真的就能成功嗎?其次,在爭的過程中,樹敵無數,還扭曲了人性,真的就利大于弊嗎?

很遺憾地說,答案是否定的。不見得我們拼命去爭,就能得償所願。不見得我們扭曲了人性,樹敵無數,就有好結果。爭到底,不過是成爲欲望的奴隸罷了。

真正的天地大道,並不是爭,恰恰是“不爭”。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順其自然,才是長久之道。

三、保持本性,百利而無一害。

莊子提出過一個觀點:“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本性該長的,我們不要截斷它;本性該短的,我們不要延長它。不去幹預事物的發展,而是任由其成長,就沒有什麽可憂慮的了。

如何理解這番話呢?舉個例子。你覺得,做個老實人,究竟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在很多人看來,保持老實人的本性,就是一種愚蠢。

其實,不能這樣理解。老實人有老實人的好處,老江湖有老江湖的優勢,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關鍵在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老實人,那你就保持老實的本性,有可能,你的老實,會讓你活得安穩。反之,你是老實人,卻非要讓自己成爲小人,就有可能樹敵無數,被人打壓。

是什麽人,那就活成什麽樣子,沒必要學別人。因爲你有你的人格特點,別人有別人的人格優勢,學不來。如此,那就做回自己。

 

四、極簡而活,洗盡鉛華,是一種境界。

莊子有言:“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一個人保持樸素的姿態,不裝飾,不複雜,而永遠簡單,那就沒有人可以比得過他。這一種樸素的姿態,恰恰是天地的本源。

山中的溪水,原本是幹淨、自然、清澈見底的。可由于人類進入到山中挖掘資源,各種建設,汙染了溪水,導致溪水變得肮髒、有毒、汙濁不堪。

如此對比,你覺得,是人爲幹預的萬事萬物美好,還是沒有人幹預,順應自然發展的萬事萬物美好呢?答案肯定是後者。

這就說明了一個的道理,最幸福的生活,跟錢財、名利、豪宅、豪車、成功無關,只跟“極簡”的態度有關。

經曆得再多,也要清空內心的雜物,還自己一片幹淨、整潔、樸素的天地。不求多,不求雜,不求盛,不求亂,只求剛剛好。以大自在心,去過好簡單的每一天。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66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