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深信不疑的口腔健康傳言,今天帶你了解真相

汕頭口腔中心 2024-03-22 17:12:34

牙醫見過各種各樣的牙齒問題,但很多時候,令牙醫頭疼的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口中的那些“他們說”,讓其深信不疑,從而抵觸專業醫生的建議。口腔傳言那麽多,哪些真哪些假?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部分口腔傳言,到底真相如何。

01 坐月子不能刷牙

真相

産後坐月子是女性的特殊時期,在傳統觀念中非常重要,忌諱也很多,長輩會說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吹風,甚至不能刷牙。從醫學角度來講,這是十分不可取的。由于孕激素水平的改變會持續到産後42天,且坐月子期間由于飲食頻率增加,婦女發生齲齒和牙周病的風險是增加的。若是一個月不刷牙,口腔衛生情況會很差,相應的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病就可能會發生,影響産婦及孩子的口腔健康。

02 牙龈出血是缺維C

真相

刷牙時,牙刷一碰牙龈就出血;咬一口蘋果,蘋果上也有血迹……很多人都有牙龈出血的情況,有的人認爲這是“上火”了,得多喝涼茶,也有的人認爲這是缺乏維生素C。

其實,牙龈炎和牙周炎才是導致牙龈出血主要的原因。正常健康的牙龈顔色是淡粉紅色,出現牙龈炎時,牙龈結締組織內血管充血、增生,在受到牙結石、炎症反複刺激時,就會變的如同充血的氣球一樣,自然而然就會造成出血與疼痛。

此外,白血病、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礙的全身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現牙龈反複出血。

03寶寶牙齒不整齊要到換完牙才能矯正

真相

乳牙期或替牙期的暫時性牙列不齊、牙列間隙等可以進行觀察,但像地包天這樣一些會影響孩子口腔功能和颌骨發育的問題,幹預是越早越好。

地包天會限制上颌的發育,嚴重影響孩子口腔及面部骨骼的正常發育,而且這種畸形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逐漸加重,成年後的地包天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孩子有地包天的情況,3歲以後能夠配合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處理。

其實,3-12歲是兒童的發育階段,顔面美觀具有可塑性,及早地對颌面進行管理幹預,可以改善牙齒問題,有助于口颌健康和面部發育,減少拔牙正畸和正颌手術概率。建議家長從小定期帶孩子做口腔檢查,在發覺孩子牙齒生長有問題時,可以及時向醫生了解情況和最佳治療時機。

04牙齒不疼就沒事了

真相

無論是蛀牙還是牙周病,都屬于慢性疾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

蛀牙一開始可能只是外層的牙釉質上有黑點或白斑,慢慢地發展形成齲洞,蛀到牙本質時受到冷熱刺激會産生敏感不適,等到細菌侵蝕到牙髓腔形成牙髓炎才會引發劇烈的自發性疼痛,這時候單純補牙已經無法治療牙齒了,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牙周疾病早期,炎症只局限在牙龈,表現爲牙龈紅腫,刷牙或咬硬物時有出血,大部分人這時候不太在意。但其實,如果炎症繼續發展,感染波及牙根和周圍的骨頭,嚴重時會出現牙齒松動、移位、溢膿、疼痛、咀嚼無力。此時治療效果較差,往往需要拔牙。

汕頭口腔醫療中心醫生提醒,即使目前沒有明顯牙痛的症狀,也建議定期健康口腔,早期發現齲齒、牙龈炎,及時治療,不僅方式簡單、費用較低,還能疾病控制或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病情惡化。

0 阅读:16

汕頭口腔中心

簡介:發布汕頭口腔新聞、健康資訊口腔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