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尼克松訪華,毛主席突然修改接待名單:讓華國鋒與江青一起去

谷雪談過去 2024-04-20 03:39:48

1976年的2月,首都北京的國際機場,在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帶領下,黃鎮和喬冠華在機場上注視著緩緩降落的飛機。

幾分鍾以後,載有前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其夫人的的飛機降落在了北京機場,華國鋒親切的走上前去和尼克松握手:“尼克松先生,再次歡迎你來到中國大地上。”

華國鋒爲什麽要說又呢,尼克松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美國總統,這次爲什麽要來。

破冰之旅

20世界60年代,由于當時的世界的情況比較複雜,中國和蘇聯的關系破裂,蘇聯老大哥撤走了所有在中國境內幫助我們的專家和資源,一時間我國的各個行業陷入了低谷期。

與蘇聯在全球爭霸的美國這個時候看到了中蘇關系破裂,想要利用這個時機和中國改善一下關系,也爲了能夠一定程度上抵禦蘇聯。

在1971年的時候,中國開始邀請美國的乒乓球來華進行友誼交流比賽,同時也是抛石問路,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美國人第一次來中國。

有了乒乓外交作爲了基礎,毛主席和周總理通過商量一致認爲,爲了我國更好的發展,中國和美國有必要進行商談。

遠在美國的尼克松,在1971年7月份的時候,給基辛格下達了任務,代表著他秘密訪華就當下的局勢和中國高層進行會晤。

在基辛格訪華的這段時間,周恩來總理熱切的向他傳達了中國人民邀請尼克松訪華這件事。基辛格也是十分的重視。

1972年的2月11日,受到中國人民邀請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了北京機場,艙門打開的那一刻,尼克松熱情的揮了揮手,緊接著他的夫人也出來了。

周恩來總理早早的走到了機艙樓梯下面伸出了手和尼克松握在了一起。尼克松說道:“周恩來先生,早就聽聞你的大名,今天終于見到了。”

隨後在周恩來的帶領下,在中南海爲尼克松舉辦了熱情的宴會。隨後的幾天,又陪同尼克松及其他的夫人登上了中國的長城並參觀了其他的景點。

深遠影響

在中國進行訪問的幾天時間裏,尼克松和毛主席周恩來就眼下的國際形勢等進行了商談。尼克松後來曾經說道:“這次中國之旅我終身難忘,周總理和毛主席一樣,都是一個偉人。”

這次訪華,是重要的一個意義裏程碑。雙方經過多次的商談,在2月28日這天,上海公報發表了內容。

周總理在和尼克松就兩國的問題說道:“尼克松先生,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和你們美國的制度不一樣,這一點我們能夠理解。”

尼克松聽完以後說道:“周總理,眼下我們國家的制度不一樣,但是在如今當下的局勢,兩國應該合作,借用你在萬隆會議上的話說就是,合作共贏。”

周總理聽罷很是贊同尼克松的觀點:“當下經濟全球化是趨勢,政治多極化,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都應該彼此的相互幫助。”

隨後就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 ,反對戰爭,那樣只會讓人民群衆受苦受難。

隨後還有台灣問題等,目前台灣問題是兩國的最大阻礙,中國是台灣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曆史遺留問題。

尼克松對此很是贊同,同意了撤回在台灣海峽部署的美國聯合海軍駐防,並且尼克松還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這次來到中國訪問,不僅僅是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契機,更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時機,推動了兩國和平的交流,在亞洲及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爲兩國以後的深入合作發展打下基礎。

美好落空

在進行了一周的訪問以後,尼克松登上了回美國的專機,臨別時周總理親自相送,尼克松表達了不舍,並且還發出邀請周恩來日後來美國訪問。

按照上海公報上刊登的內容,中國和美國達成了很多一致,雙方也都很滿意這的會談,很快就會建立起來深入的合作。

1972年也不巧,趕上了美國總統的大選,回到美國以後的尼克松很大概率將會連任,但由于受到水門事件的影響,被迫辭去美國總統一職。

我國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很是吃驚,因爲尼克松與我們商談的非常滿意,接替他的福特,目前還不知道他的立場怎麽樣的,是否會按照上海公報所說的那樣做。

福特這個人以前是在尼克松的手下當差,他上台以後發公開發表會繼續沿用尼克松對中國的態度。這讓我們感到不少心安。

但是這個人是個三心二意的人,在美國其它勢力的威脅下,開始言而無信,不僅沒有從台灣海峽撤軍,更是對我國之前提出來的要求模棱兩可。

于是我國便邀請了福特開始訪問中國,就之前的相關問題,重述了一邊,但是福特的態度讓我們很是不滿。

不僅如此,他還承認了台灣當局的合法性,這簡直就是變相承認了兩個中國的原則。我國自然是不會同意和答應的。

受邀再來

我國在看清楚了福特的真面對以後,便對他不在抱有希望和幻想。這個尼克松已經下台好幾年,而且身體也一直的不好。

周總理在得知了這件事情以後,關懷的給尼克松打電話問候他的情況,還托人給尼克松帶去了一些慰問品。

周恩來的關懷無疑與是黑暗中的黎明曙光,給他帶來了光明,而此刻的他已經是一個平民,不再是高貴的總統。

1975年的時候,駐美國大使的黃鎮對尼克松說:“尼克松先生,毛主席和周主席再次誠邀您訪問中國。”

尼克松頓時受寵若驚,他自然也是希望再次來到中國的,但是他現在的身份不是說能就能來到中國的。

幾經波折,終于在1976年的時候,美國方面准許了尼克松在次訪華。與此同時,我們的周主席因病去世。全國上下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難過。

在看到接待名單的時候,主席說道:“讓華國鋒同志和江青一塊去吧。”原來彼時的毛主席身體已經不如從前了。

由于周總理的去世,毛主席讓華國鋒擔任國務院總理主持工作,一來則是讓華國鋒以國務院總理身份接見,也是符合禮儀的。

同樣的地點,尼克松再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只是這次前來迎接他的不是周總理,他後來見見到華國鋒的時候問道:“周總理這次怎麽沒來。”

華國鋒告訴他:“周總理由于病症原因,已經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尼克松,心中久久的不能平靜。

在後來見到毛主席的時候專門說道:“我想去拜祭一下周總理。沒有想到上次在機場的送別成了永別。”

這次毛主席邀請尼克松訪華,也是間接的想要告訴福特,應該遵循尼克松訪華時候商定好的合作共贏。

結語

後來,卡特總統上台,吸取了福特政府的教訓,開始了與中國的又一次訪談,這次以尼克松上次訪談的結果爲基礎,又一次的進行全方面的商談。

1979年,中國和美國簽訂了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從這個時候起,中美正式的建立外交關系。從新中國成立到如今,這場破冰之旅,終于完美的結束了。

同時,毛主席和周總理,對待尼克松的態度始終的一如既往,不因爲他是不是美國總統而改變態度,這也告訴了全世界,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毛主席體現了偉人的包容,大度。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