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挖掘紅色資源凝聚奮進力量

江南都市報 2023-03-29 16:12:44

《紅旗漫卷江西》 朱虹著 三環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

近幾年是紅色精神發揚光大的重要年份。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2022年是中國共産黨二十大召開之年,中央明確提出要用好紅色資源、赓續紅色血脈,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被選派爲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二指導組組長,並被聘爲江西省紅色文化傳播大使、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研究”的首席專家,參與指導黨史學習教育、研究和宣講黨史的活動。當時江西日報社請我去講了一堂課,題目就是“紅旗漫卷江西”。江報用兩個整版,一萬多字的篇幅發表此文。張秋林同志看到了這篇文章很高興,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本好書的素材,很快找到我說,能否就以《紅旗漫卷江西》爲名寫一本書,系統的、全面講清江西紅色資源,爲今天江西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從而開始了這本書的寫作。

這本書主要有哪些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爲四個注重:

一是注重創新。新書必須創新,要站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如果僅僅是重複前人,寫作就沒有意義。首先是結構創新,本書由一首序詩、一個概述、四個篇章、一個結語組成。序詩只有八段話,用詩的語言和情感,點出了紅色江西的標志性內涵。概述主要是根據江西特色,描繪了江西紅色革命産生的曆史背景,用簡潔的語言對江西革命的曆史事件進行了精辟的概括,提出江西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革命曆史博物館,紅色資源影響大、數量多、條件優,爲我們發展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其次是內容創新,本書創新突出表現在江西紅色文旅的十張名片上。過去,我們講江西的紅色通常講三個搖籃、一個策源地,這次我們進一步發展成爲了十張紅色名片。首先是四大搖籃。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在這裏我們黨找到了實行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勝利之路,創造了跨越式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人民軍隊的搖籃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被稱爲軍旗升起的地方。共和國搖籃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中國共産黨人在這裏演繹了自己的文韬武略,進行了長達三年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爲建立新中國進行了偉大預演。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安源,是我們黨第一次獨立領導並取得完全勝利工人運動的成功範例。其二是四大勝地。一是偉人化險地銅鼓,這是毛澤東人生中經曆的唯一一次生死險境。二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這裏是偉大長征精神的源頭。三是改革開放策源地小平小道,從這條小道上走出了一條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四是耀邦陵園地共青城,我們黨的前總書記長眠之地。其三是一營一人,上饒集中營是中國共産黨人在抗戰時期與國民黨殊死抗爭的一座不朽豐碑。方志敏是江西兒女進行革命鬥爭的優秀代表,他的《可愛的中國》是愛國主義的千古絕唱。這十張名片不僅特色鮮明、底蘊厚重、言簡意赅、朗朗上口、而且便于記憶,極大豐富了江西紅色文化內涵,對提升江西人民的自豪感與自信心發揮了重大作用。

二是注重全面。這本書作爲首部用新的方式,全方位總結江西紅色文化的書籍,講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講十大名片,而必須全面覆蓋紅色文化的各個方面。例如,從總體上看,在新中國1600多位開國將軍中,江西有327名,占了20%,位居全國第一;爲革命犧牲人數近26萬人,是我國犧牲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除十張名片之外,我們還在“旌旗十萬 銅牆鐵壁”一章中,爲全面展示江西的紅色資源,分節寫了贛南三年遊擊戰爭、《梅嶺三章》、新四軍組建、永新三灣改編、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遊擊戰爭16字方針,遂川新生的紅色政權、紅色圩場,萬安暴動、羅坊會議、東固會師、甯都起義、金溪戰役等。另外,對于今天如何爲群衆辦實事、樹立新發展理念、開創新發展格局也進行了專門論述。

三是注重細節。這本書不是文學創作,是江西黨史,必須完全真實,只有細節真實,才能體現曆史的真實,不能搞春秋演義,不能搞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例如,南昌起義領導人的排序應該怎麽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否在井岡山寫的,是否因批評林彪的動搖而寫?銅鼓是不是毛澤東唯一的遇險地,“一腳踏兩省、六元定乾坤”是否准確?遂川是不是毛澤東親創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于都是不是萬裏長征集結出發地?小平小道究竟有多長,1500米還是500米?我們不僅查閱大量資料,而且親自到實地調研,向當地黨政幹部和群衆請教,並進行了科學分析研判,現在可以說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四是注重現實。我們挖掘紅色資源,讓大家學習江西黨史,絕不僅僅是爲了挖掘而挖掘、爲學習而學習,而是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傳承革命精神,爲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所以本書列專章“矢志不渝傳承紅色基因”,說明《紅旗漫卷江西》不僅是說江西曆史,而且也是寫今天、寫未來,紅旗仍然要漫卷江西,紅色精神要代代相傳。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赓續紅色血脈,擦亮紅色品牌,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範區。據我所知,江西是最早提出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範區的。那麽,應當如何建設?本書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八個方面:一是挖掘紅色資源,二是打造紅色名片,三是保護紅色文物,四是發展紅色旅遊,五是加強紅色宣傳,六是講好紅色故事,七是提升紅色培訓,八是赓續紅色血脈,其目的是爲革命老區發展鑄魂。最後,專門寫了一節“築夢綠色崛起”,著重講江西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實現江西經濟強、社會穩、百姓富、山川美、文旅興的大目標,順利實現江西綠色崛起的新跨越,奮力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畫卷。

(此文是作者在中國圖書博覽會上的演講發言)

來源:大江網

值班編輯:周章雲

值班審核:金路遙

值班編委:鄒文彪

0 阅读:23

江南都市報

簡介:發布江西熱文、生活、服務,你關心的就是我們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