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除了中國,全世界都在抵觸新能源?西方又在內燃機投資60億!

甄客百曉生 2024-05-10 02:48:34
前言

在這個化石能源消耗迅速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使用新能源的意識,新能源汽車也因此應運而生。

一些西方國家率先發展,引領世界節能減排。而我國也順勢而爲,慢慢融入了發展新能源的行業,並且將新能源技術發展到了能夠領先世界的地步。

不過令我們驚訝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似乎在任由中國發展新能源,並沒有整出什麽“幺蛾子”。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就在2024年,包括奔馳、福特和奧迪在內的諸多著名車企,不是推遲了全面電動化,就是直接取消,似乎轉變了態度開始抵觸新能源。

奔馳甚至還吃了一口“回頭草”耗資60億推出一款內燃機...

難道說,引領世界發展新能源是西方國家的陰謀?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大勢所趨

要想了解爲啥全世界都在抵觸新能源,我們不妨從自己身上先了解一下,爲何我國要發展新能源。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豐厚的資源。

可同樣的,我國的人口基數也是十分龐大,要是將這些資源分配給每個所需要的人的話,可能會比其他國家的人均資源保有量少一些。

何況有關能源的那部分資源十分重要,是維持一個國家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是能源也少的話,那事情可就太麻煩了。

要知道,我們如今所消耗的能源仍是不可再生的,像是煤、石油這些,它們都是十分有限的,雖然他們還會因爲動植物的掩埋而再次生成,可這個過程可是十分漫長的,大概有幾百萬年之久。

所以能否尋求到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成了許多國家所要在交出的“答卷”。

有了這樣的背景,新能源這個名詞也應運而生。

在早些年,人們發現了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諸多新能源,可當人們興致勃勃的對其研究發展,卻發現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不是會被天氣影響,就是轉換效率太低,實屬讓科學家們頭疼。

但這畢竟是大勢所趨,再怎麽說,也要找到一些合適的能源去替換傳統能源。

就這樣,在各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各種新能源的技術得到了發展,有些也得到了長久的應用。

而對于該怎樣將這些新能源應用,又成爲了各國科學家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不過這些問題並不困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各種器械隨著傳統能源的消耗已經將環境汙染,這些科學家很快便想到,可以將新能源運用到那些可能會汙染環境的器械當中去。

而汽車則很快成爲了衆多科學家的實驗目標,因爲這個交通工具按照發展趨勢來看,規模定將更加龐大,而其排出的汙染物卻十分多種多樣,不僅汙染著環境,對人體的健康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這還得說到燃油汽車中的汙染物,其中二氧化碳不必多說,這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凶之一,而其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又是有毒氣體,融入環境也好,被人體吸入也罷,都有可能會造成人體的一些不適症狀。

像是呼吸系統疾病、心髒病甚至肺癌都有可能。

于是乎,科學家便在汽車上下功夫,希望能夠找出替代燃油的新能源汽車。

其實早在1834年,美國人就發明出了一款電動車,那是由直流電機驅動的一款汽車,不過似乎並沒有量産。

真正得到量産的,是1884年由倫敦所制造的電動車,雖然有許多缺點,但畢竟剛剛做沒多久,這些新能源汽車其實給了這些西方國家很大的動力。

在那之後,許多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而如今被我們所熟知的那便是特斯拉,且不止我們認識,全球各地可能都有特斯拉的身影。

由此來看,西方率先發展新能源是局勢所趨,新能源汽車也是時代的紅利,那既然西方國家都親身體驗到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美好了,那爲何會還會對其嗤之以鼻呢?

西方的新能源矛盾

隨著時代的更叠,科技也在持續的進步,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西方國家的發展曆程也更加悠久。

截止到2023年,美國就已經成爲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僅僅是半年時間,美國汽車銷售總量就高達770萬台,而其中電動汽車的銷量,更是高達81.5萬台。

這高達10.5%的占比讓許多國家都羨慕不已,而在當這些新能源汽車交付到顧客手上時,顧客們也由衷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美好。

而其他國家的車企也在紛紛朝著新能源的方向發展,許多車企也制定了一些有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計劃。

就比如,歐盟就曾提出,截止到2035年,盡量做到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

許多車企和國家都在積極的響應歐盟的號召,挪威表示要在2025年做到歐盟的標准,奔馳車企表示會在2030年完成自己汽車的全面電化。

奧迪、福特等其他車企也紛紛加入了這些計劃,分別表示在2033年與2035年暫停對燃油車生産與銷售。

然而就是這樣興師動衆,“野心蓬勃”,到了近些年這些車企卻沒了聲音。

他們再整什麽“幺蛾子”咱們可不知道,不過我們明白,新能源肯定是大勢所趨,而發展新能源汽車,那必然是重中之重。

于是彼時就出現了個這樣令人詫異的場面:中國興師動衆的發展自己的新能源汽車,而其他國家不是慢下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甚至仍然在大力發展傳統能源汽車。

不過令我們沒想到的是,這些車企在之後甚至直接做出了“言行不一”的事情,曾經信誓旦旦的說要停止燃油汽車,可在2024年,他們不是推遲了這項計劃,就是直接取消,似乎對新能源汽車已經嗤之以鼻。

奔馳車企更是如此,他們是在2月放棄了全面電動的計劃,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甚至豪擲數十億元,只爲了發明出一種新型的內燃機。

可內燃機消耗的不就是傳統能源嗎?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這奔馳車企怎麽還如此做法呢?

原因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依然是大勢所趨,而這些車企紛紛停止或推遲禁用燃油車的打算,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而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他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實在是太多了。

咱先說奔馳,他們的燃油車技術其實一直都很不錯,而其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卻是有些欠缺。

截止在2023年,在歐洲範圍內,奔馳所銷售的電車占比電車總量僅僅11%而已,而要是加上他的混合動力汽車,可能也是連20%都不到。

由此來看,除了電車並不吸引大多群衆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因爲它們對于新能源來說沒有特別成熟的技術。

在他們看來,燃油汽車才是自己的主力,所以才會大力發展燃油汽車。

相比于奔馳,其他的車企大概就是純粹的技術不濟,他們也是耗費了大量的資源,造出來的新能源汽車卻並不能讓顧客們買單。

要知道,研制新能源汽車可是一件十分費勁的事情,他們滿腦子所想的東西可能就是錢,什麽保護環境,什麽節約資源,哪有錢重要?

其實從這個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出,我國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只爲了我們國家一個,我們的所作所爲,將爲全球受益。

所以別隨大流,堅持我們自己的思想才是正道。

不過也不能把這些其他發展燃油汽車的車企想的太壞,當然日本的豐田掌門人豐田章除外。

這件事咱們稍後再說,先說其他車企。

奔馳雖然花了大價錢發展燃油機,但其實他並沒有完全放棄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種種,根據他們的規劃,將研發一種混動與純電型的MMA。

而其他車企有些在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其實也和奔馳一樣在著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這裏我們就能夠重新說會爲啥日本的豐田執掌人豐田章除外了。

這是因爲,全球或多或少都在發展新能源的時候,他竟然在公開場合叫囂:“電車是低級産品!”

它不去發展新能源汽車就算了,還一捧一踩的說新能源汽車是個“垃圾”,這已經不是一件事情了,這簡直是與時代爲“敵”!

小結

總的來說,其實並不是全球只有我國在發展新能源,只是他們曾經揚言要禁止使用燃油車,然後發現太費勁之後才稍加推辭,才會引來我們的注意。

這樣一看,我國所踐行之事並非利己一事,而是爲了全地球人類文明的發展。

我們這樣爲人類負責,最需要的不是質疑,而是支持啊!

參考資料:

新華網-新能源引領新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

http://www.newenergy.org.cn/zhjs/201005/t20100531_211782.html

中國電力網-中國新能源産業發展助力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http://www.chinapower.com.cn/tynfd/hyyw/20240507/244923.html

東方財富網-第三次能源革命將中國車企推向海外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504051305195826850

金融界-豐田CEO再度炮轟電車:離不開政策扶持還不環保,背後焦慮是主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336049441439955&wfr=spider&for=pc

中國日報網-電動汽車是危機還是機遇?老牌車企何處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358802782582523&wfr=spider&for=pc

0 阅读:14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