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高端局:如何贏得英國大學老師的好感?

留學馬丁 2024-04-27 09:50:09

老有去英國讀本科或一年碩的學生擔心他們入讀後的問題,核心不是擔心難拿高分,主要是愉快畢業問題。尤其是一些留學生家長,也害怕自己孩子在畢業問題遇到困難。

今天我們出一個教學篇,就如果你想在留學期間拿高分,應該如何和你的老師與同學分別對線。畢竟分數這個事情,尤其是論文,二分靠自己,八分靠老師。很多學生總是對自己的內容瞎感動,結果分數出來40左右。也就剛剛及格,差點挂掉。

一、如何和你的老師對線,硬控他們幾秒!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你的老師也是人,你要先了解他,才能拿捏他們。聰明的留學生都是戰略大師,玩的都是知己知彼,然後給老師下套,而且都是陽謀。

和老師對線有幾個常見套路,我們一一細說。

其一,針對那種lecture或資曆比較淺的副教授這種,年齡相對都比較小,沒有特別多資源的老師。你要明白他們的核心需求是什麽,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類老師需要的往往是升遷資源,他們地位沒有很穩固,往往更需要學校對其看重以及得到學生的認可。從而坐穩他們的學生地位。

明白他們需求後,你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去逆推你該怎麽做。比較聰明的留學生往往會打蛇打七寸,在學校出課程效果survey的時候把這門課直接打最高分。這還不算完,除了高分之外,你還要額外附加說明從這個老師身上學到了什麽課程之外的東西或能力。遞交調查結果後,你不能就這樣就結束了,你要告訴你的lecture你做了啥,然後感謝他。一套商業吹捧你一定要學會,極其有用。甚至,你如果臉皮更厚點,可以主動寫郵件給你學系的Director或者項目的head,去誇你的lecture,把年輕的老師都誇一遍。

當你玩明白商業互吹的技巧後,你會發現,你路走寬了,老師認識你了。甚至發郵件感謝你,這一刻起,你課程的分數就低不了。不及格是不可能的。其實所有的高分,並不是這個同學學術上真有多厲害,很多高分都是人情分。

其二,對于那種Professor,特別是上了一段年齡的,這種人其實已經身居要職了,地位穩固,沒啥額外需求了。和萌新一點的lecture不一樣,他們已經不在意這些學生的肯定。而且他們比較忙,有很多項目,需要具體的資源或資金對接。如果你能經濟方面硬控他們,帶來真正的合作,你就是大爹,直接會給你d的分數,不用想。當然,如果你沒有,那你要學會做一個捧哏。

這種教授往往很忙,但授課水平其實一般,他們沒那麽多時間去設計課程。所以雖然他們學術實力很牛,發表很多,但往往授課效果容易冷場,互動不好。這時候海外學生就會硬著頭皮問些很呆的問題緩和這種尴尬。而你要做的是先發制人。第一時間做好和教授的互動,在尴尬中拯救他們。

課後,你要見縫插針暖場,買杯咖啡,或送點國內的小特産給教授,然後繼續把他們哄開心。甚至教授喝點小酒的話,課後可以請他們喝一杯。他們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喝得賊開心。你繼續一頓商業吹捧,說能學到他的知識或爲人處事,太值了。

這麽一頓操作下來,你一年碩總共也就6-9門課程,投入很小,收獲極大,不拿高分都難。爲啥很多學生很難拿高分,甚至老挂科,基本都是反向操作的,看到老師就慫,上課冷漠的看著老師尴尬,有事沒事喜歡投訴,覺得自己語言差,不敢上去提問和溝通,老師一年下來可能都不認識你。你說憑啥不挂你?

二、如何和老外同學對線?甚至操縱他們?

很多課程,並不是自己寫論文就可以的,有些teamwork項目,得靠小組合作。才能拿對應的分數,而這時候,文化的沖突就來了,很多國內學生往往在這方面水土不服。一是覺得老外隊友們都是辣雞,又懶事又多。二是和他們溝通不順暢,自己處處受牽制。

如果你這樣想,說明你不懂團隊合作,以及如何利用團隊人員的優勢。

在分組後,你要迅速明白各方成員的優劣勢,海外學生的優勢並不是和你一樣勤勤懇懇把字給碼了,任勞任怨。他們的優勢是沒有思維的禁锢,點子多,而且擅長批判性思維,本身信息量大,外加語言方面的優勢。

你要做的是,充分認可他們,贊美他們,誇他們講的內容聽上去很有數據支撐。然後捧哏問是不是有對應的資料或文獻支撐,讓他們多分享點給你。然後自己再加入自己想法二次加工。

還有就是,自己要有交換學術資料的思維,自己隨便去找點和課程相關的資料,把資料發郵件給自己的老外同學,先刷一波好感,說這些內容會和考試相關,希望對他們有幫助。但凡他們情商正常,都會反手分享一波他們收集的材料給你。你在做一個縫合的人,快速把論文交了。畢竟這個東西誰先發就是誰的。

除了學術論文和小組作業,在課堂上,你也要主動打開局面,比如課堂上有其他同學發言,問教授問題,你課後幫他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相關文獻。然後把內容發給這個同學,順便郵件抄送給你的任課導師,希望對他有幫助。這種利他行爲,會成就你的雙殺,不但在同學這邊得到好人卡,在你的老師面前,一樣會拿到刷好感的機會。路又走寬了。

總了個結:留學高段位局其實是對人性的拿捏,是情商的較量。在這場高端局遊戲裏面,如果你不能快速形成經濟優勢,主導一切。你就需要在情緒價值形成主導。

高段位的留學生,往往都是商業互捧大師,甜言蜜語,踩著你的需求點去捧哏。而不是樣子功夫,每次商業吹捧,都戳中人家的癢點和爽點,人家自然都喜歡你。大家熟悉後,很多東西就水到渠成了。

當然,這個打法不止適用于老師和同學,你具體之後就業以及創業也是一樣的路線。就像王者峽谷遊戲對線一樣,你要麽快速拉開經濟差,然後操作意識的什麽不重要,直接站撸對面即可。如果都是高手,那你得拿捏他們的想法,形成反蹲,比如你中單安其拉,對面中單怎麽走,你該怎麽草叢蹲,拿捏住了,也就是高端局的意識了。輕松讓對面中單掉點,形成大優勢,中單一塔一掉。野區就隨便入侵,那還不是隨隨便便贏?

1 阅读:74

留學馬丁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