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要弄清宇宙的膨脹速度?

求真理探真知 2024-05-02 10:12:37

想象一下,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飛往月球。此時,速度表顯示飛船的速度爲74千米/秒。但是,地面指揮中心裏的科學家,通過用精密儀器探測到的距離除以飛船抵達月球的時間,得出的飛船速度爲67.4千米/秒。

速度表和地面儀器都沒問題,那麽,飛船的飛行速度爲什麽會有兩個?測量宇宙膨脹速度的天文學家遇到的就是類似的問題,他們測得的宇宙膨脹速度有兩個。

兩個大聖?

宇宙膨脹的速度被稱爲哈勃常數。天文學家測得的第一個哈勃常數爲74km/s/Mpc【意思就是說,如果某個天體位于1百萬秒差距(Mpc)的距離,它離開我們的速度就達到74km/s(千米/秒),如果距離遠一倍,速度也會加倍,從而得知我們的宇宙在膨脹】。

超新星是恒星演化末期産生劇烈爆炸的一種星體,而天文學家如今已經測得大多數超新星的亮度。利用“標准燭光”法,天文學家就可以測得超新星到地球的距離。這種測量方法基于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們所觀察到的蠟燭的亮度,與我們跟蠟燭的距離相關。超新星就相當于蠟燭,離我們越遠,它就越暗。

由于已知宇宙會膨脹,那麽恒星與恒星之間會相互遠離,接下來,天文學家需要再測量出超新星遠離地球的速度。當一顆超新星遠離地球時,光的波長就會變長(光的速度依然不變),向紅光轉移,而這種現象被稱爲紅移。通過測量紅移,天文學家再計算出超新星的遠離速度,之後再除以超新星到地球的距離,就得出哈勃常數。

利用多個超新星,或者其他星體計算得出的哈勃常數也就在74km/s/Mpc上下浮動。但是,天文學家利用高度精確的普朗克太空望遠鏡,通過測量宇宙的背景輻射,得出的哈勃常數卻是67.4km/s/Mpc。

宇宙背景輻射是指宇宙大爆炸38萬年後所遺留下來的輻射。在宇宙大爆炸伊始,那時的宇宙是由物質和輻射組成的“大鍋炖”。大爆炸之後,宇宙不斷地膨脹、冷卻,當時間過了38萬年,宇宙不再冷卻,反而保持一定的溫度,而輻射的痕迹仿佛被“冷凍”在了那個時候,遺留到了今天。

然而,現在的宇宙背景輻射與過去的背景輻射影像並不重合,現在的宇宙背景輻射圖像更廣。天文學家不僅據此終于確認了宇宙正在膨脹,而且還可以通過將現今宇宙背景輻射擴大的規模除以時間,再經過其他計算,精確地計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

天文學家認真審視了得出這兩種結果的過程。他們發現這兩個宇宙膨脹速度,從計算和觀測過程上來看,都是正確的。但是,真正的“大聖”只有一個。那麽哪個速度才是正確的?

又是暗物質

天文學家推測由于暗物質的存在,這才導致了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如果把暗物質的影響考慮在內,那麽哈勃常數就會小一些;如果把暗物質剔除在外,那麽得出的哈勃常數就會大一些。

爲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暗物質比作日常生活中的公路路況。如果路上堵車越來越嚴重(對應著暗物質越來越多),那麽我們的速度就會慢得多,到學校或工作單位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如果我們可以穿透其他車輛(暗物質就是被假設成可以被電磁波直接穿過),直達目的地,那麽我們的車速肯定就會快一些。

只是,關于暗物質的存在,目前依然沒有更好的證據。于是,天文學家也在極力尋找暗物質粒子。中微子是暗物質的候選粒子之一,于1956年7月20日被正式發現。中微子呈電中性,不參與任何電磁作用和強相互作用,不參與引力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除此之外,科學家依然對它知之甚少。爲了加深對中微子的了解,日本將建設超級中微子探測器。這台探測器包括了一個裝滿著2.6億升超純水的水箱,以及4萬個極其靈敏的光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可以捕捉中微子與水分子發生碰撞的迹象。

除了繼續尋找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天文學家依舊有理由認爲,利用超新星得出的哈勃常數之所以較大,原因還可能是觀測超新星所用的望遠鏡不夠精確。

另外,歐洲歐幾裏得太空望遠鏡將于2022年發射。屆時,它將爲天文學家提供更爲准確的紅移和引力透鏡的探測,從而驗證各自的理論。或許到了那時,天文學家才能確定宇宙真正的膨脹速度。

宇宙是平的,還是圓的,又或者是彎曲的?

天文學家爲什麽要如此費力地弄清宇宙的膨脹速度?

如果宇宙膨脹速度是74km/s/Mpc,根據俄國數學家亞曆山大·弗裏德曼在1922年發現的弗裏德曼方程(現代宇宙學就是基于弗裏德曼方程發展而來),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平均密度等于臨界密度,那麽就說明宇宙是平坦的。宇宙依然是三維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向宇宙中發射兩條平行光束,那麽這兩條光束將永遠地保持平行。在平坦的宇宙中,蟲洞就不太可能存在,同一物理規律也將在宇宙各處適用。

如果宇宙膨脹速度是67.4km/s/Mpc,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平均密度就高于臨界密度,而這樣的宇宙則是一個封閉的球形。在這個宇宙中,如果我們朝太空發射兩條平行光束,那麽這兩條光束最終會相交在一起。在這個封閉的宇宙,蟲洞就有存在的可能。在這個宇宙的某些地方,物理規律會跟地球上的不一樣。

上述第二個宇宙膨脹速度還導致了一個意外的問題。天文學家反過來,先假設宇宙是封閉的球形,然後再求得哈勃常數。最終得出,哈勃常數理應比67.4km/s/Mpc還要小!這又是另外一個謎團了。

弗裏德曼方程還預測了第三種宇宙形狀,那就是宇宙是開放、彎曲的,類似于一張拱起來的紙張。當宇宙物質和能量的平均密度小于臨界密度的時候,宇宙就是彎曲的。如果我們朝太空發射兩條平行光束,那麽這兩條光束會越來越彼此遠離。在這種宇宙中,蟲洞也更有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在這個宇宙的某些地方,物理規律也會跟地球上的不一樣。

盡管天文學家目前只觀測到了兩種宇宙形狀相關的哈勃常數,但不代表第三種宇宙形狀相關的哈勃常數不存在。天文學家還需要繼續努力,弄清真實的哈勃常數是哪個,因爲,不同的哈勃常數決定了我們宇宙的不同命運。

1 阅读:3

求真理探真知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