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真的沒演技?《哈爾濱一九四四》真的很難看嗎?

Idlemovie 2024-04-26 17:42:21

《哈爾濱一九四四》可能是想用反派的視角來展現日本投降前這個時間節點反派的困獸之鬥。

如果這樣解讀,那就有意思了,畢竟那是1944年的東北,二戰全線勝利,中國抗日進入了反撲階段。

蘇聯的鋼鐵洪流在東北虎視眈眈,太平洋戰爭屢戰屢勝,美國可以從中抽身出來,日本在各個戰場節節敗逃,除了國府的豫湘桂大潰敗,看不出日本有任何翻盤的希望。

在這樣的背景下,又是1944年的哈爾濱,還在死心塌地的爲日本人賣命如同1949年入國軍。

所以張黎選擇了反派視角,表現他們的負隅頑抗和垂死掙紮、朝三暮四,並用反襯的手法展現以宋卓文爲主的地下工作者依舊在驅濁逐光的信仰,借此反映抗日爲何會勝利。

如胡股長,身爲特務科行動科的一把手。

按照以往諜戰劇中的設定應該是一心撲在工作上,無所不用其極的抓國共人士,可他的做法卻是吃宋卓文的醋,想跟關雪看場電影。

潘股長則是八面玲珑,誰也不得罪,所做之事一定要經過領導許諾,絕不私自行動。

作爲情報科的負責人,在渡邊案件有重大發現之時,先按住不理,因爲上邊的重點在滿洲羅賓漢身上,所以他對待工作就兩字,應付、搖擺。

他倆都是屬于出工不出力的主兒,可知他們都在觀望,不讓日本人不高興,也不對其他人太過分。

之前審問老段、石大夫也不是過于上心,不然以他們幹了這麽多年特務工作的經驗不可能覺察不到異樣,讓營救輕而易舉的進行。

他們跟日本人不一樣,日本人敗了還有機會逃回日本,而他們則無處可去,一旦東北解放,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他們得爲自己的後路著想,執迷不悟還是磨洋工,必須得在一個度內,在後面的劇情中,他倆也許會有反轉,與宋卓文、宋卓武之間可能會有投名狀之類的戲碼,拭目以待吧。

關雪在對待工作上跟他們一樣,查誰進了淺野大吾的書房,她表面一絲不苟的安排,實際卻對潘股長說“登個記就完了。”

她也不在乎日本人的任務,“給他們的報告別有錯別字就行”,同時也不怎麽讓手下人加班,“累了一天,兄弟們回去歇著吧。”

這種態度完全不像一個特務科科長該有的做派,用當下的話來說,他們都在摸魚。

但是呢,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又都很憤怒,動不動就厲聲吼叫,因爲他們很虛,不硬氣,沒底氣。

在大形勢下,他們看不清前路的未來,所以他們的行動總不在一條心上,而且他們對對方都有戒備,私底下都跟蹤調查過對方。

這樣的敘事視角與《潛伏》之類的諜戰劇確實不一樣,所處的年代不同,故事發展也有區別。

以目前的更新來看,《哈爾濱一九四四》雖然節奏明快,但懸疑感不強,邏輯上也不是特別嚴絲合縫。

這是因爲導演給觀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在同類型電視劇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觀衆逐步適應,等到劇中角色從搖擺不定到堅定不移後好戲就真正上演了。

所以不要急,靜下心來品味,看漸入佳境,即便可能不及預期,也應該給予該劇認可。

畢竟創新的路上不可能事事一帆風順,《哈爾濱一九四四》走出了第一步,後來者就有了參考,屬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至于劇中楊冪的演技,當有人刻意要黑你的時候,解釋再多他們也會視而不見。

反而更變本加厲的拿著幾張截圖談演技,事實上,他們大概率都是用片段斷章取義定演技,連完整的一集都沒看過。

這就是當下的輿論環境,先偏見,再扣帽子,後大字報,要的就是貼標簽,把楊冪等同于沒演技,人氣與實力不符,讓不明真相的路人進場,進而達到他們的目的。

要麽就是遵循所謂的正確,那就是流量不是演員,他們就應該沒演技,跟著批評就是了。

這種做法簡直是無稽之談,盲人摸象,片面看問題,眼睛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別人的進步。

我作爲跟著更新看《哈爾濱一九四四》的觀衆,我想說楊冪的演技並不是僅粉絲可見,可也有沒有話題下的某些人說的那麽差,什麽不堪入目的話都出來了。

我舉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楊冪诠釋關雪這個角色的破碎感與層次感。

一是她對卓文傾盡感情,幾乎替代了她的理智與判斷,到了老金處,老金斥責讓她記住自己曾受訓的苦,別被感情沖昏頭腦。

這時的楊冪用三點來讓人看到關雪的破碎,先蜷縮在沙發上,淚眼婆娑,以一個受傷女性的姿態需要人安慰,眼神透著可憐,即便她是特務科科長但她也是一個缺愛的女人。

後聽到老金的話,對著鏡子看自己背後的傷疤,想起過往,情緒立刻平穩,眼神也轉弱爲強,最後穿上制度又恢複了往日的飒爽英姿,多疑冷血,如果沒有演技,又怎會讓人看到不同。

還有一處那就是關雪擺鴻門宴試探卓文,熱情接待讓卓文放松警惕。

不動聲色的觀察每個人的行爲舉止,與老金打配合借口走開在簾外注意卓文的表現,三種場景三種樣子,層次感映入眼簾。

由此可見,但凡完整看《哈爾濱一九四四》都不會覺得楊冪沒演技,只是太多人一葉障目,自以爲是,承認別人的好不難。

0 阅读:37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