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骨科發展譜新篇國家級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花落洛陽正骨

大河健康報 2024-04-28 17:30:31

記者 吳文可

4月27日至28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揭牌儀式暨科技志願服務行鄭州行系列活動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成功舉辦。

活動由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辦,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承辦,旨在加速推進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的建設工作,提升河南地區骨科醫療服務水平,推動醫療均質化、優質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唐佩福,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主任孟慶虎,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松俊,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呂國範,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福偉,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潘剛,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黨委書記潘晔、院長吳曉龍等出席儀式。此外,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200多家醫院的500余位專家,共同見證了這一醫學盛會。

河南分中心揭牌 助力骨科事業新飛躍

會上,唐佩福與王福偉共同爲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揭牌。

同時,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學術委員會宣布成立,河南省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任主任委員,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首席專家孫永強任執行主任委員。

此外,河南分中心首個中醫骨傷臨床研究項目——“桡骨遠端骨折中西醫多中心研究”、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訓基地等宣布啓動。

這一系列舉措將爲河南省內外骨科與運動康複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更爲廣闊的交流平台,促進學術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爲推動我國骨科與運動康複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頂天立地” 提升河南醫療服務能力

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作爲國內骨科與運動康複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由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四部門聯合批複建立的。唐佩福介紹,與其他類型的中心所不同的是,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研究爲目標,並通過技術下沉和應用推廣,提升我國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因此,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職能使命在于推動骨科的技術創新與發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健康。

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松俊介紹,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承擔著強化醫學科技創新,打造我國骨科與運動康複領域醫—研—政—企融合創新生態體系,建成我國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臨床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高地”,貫通“科研創新、成果轉化、要素供應、産業推動、價值沉澱”全鏈條,進而促進我國骨科與運動康複專業、行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職責。

據悉,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自2019年5月正式批複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臨床需求爲牽引、以轉化應用爲導向、以創新網絡爲支撐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並進行國人骨骼數據庫及轉化應用平台、NCRC真實世界數據平台、NCRC創新賦能平台、NCRC網絡教育平台等多項創新實踐,在國內指南、共識的牽頭發布以及教育培訓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黨委書記潘晔介紹,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黨委書記潘晔介紹,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是三級甲等中醫骨傷醫院,醫院設置21個臨床中心、119個臨床科室、編制床位3100張。擁有國家級、省級科研平台11個,建成投用1萬余平米的科研創新中心,搭建了骨形態學、細胞分析、藥物分析、生物力學等多個專業技術平台。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痹病、中醫康複三個學科的影響力在全國名列前茅。2023年,全院門(急)診量約77萬人次,出院病人約8.85萬人,手術例數約5.32 萬例,三、四級手術占比約75%。

唐佩福表示,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要站在國家的層面,幹“頂天立地”的大事。該中心河南分中心落戶于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是要利用該院的中醫骨科背景,開展中西醫骨折治療的對照研究,發揮中西醫接骨治療的各自優勢,爲國家健康戰略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可謂“頂天”之大事;分中心培訓基地,是要把國家骨科臨床中心的先進理念和優勢技術,下沉並推廣至全省,提升河南省衛生健康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此爲“立地”之根本。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福偉表示,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河南,是河南中醫藥科研平台建設的重要標志。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是河南中醫藥的一張亮麗名片,在骨傷領域積澱深厚、特色鮮明、獨具優勢,但與國內頂級醫院相比,科研能力仍有差距,尤其是缺乏高層次的科研平台支撐。此次成爲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是該院平台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國家骨傷協同創新網絡體系建設的重大成果。希望該院以此爲契機,不斷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承擔重大學術研究項目,持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與質量,在骨科與運動康複領域進一步取得突破,爲河南加快創新平台建設,構建科研創新高地、一流創新生態貢獻力量,助力中醫藥強省建設。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潘剛表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構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大舉措。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對推動河南省骨科醫療領域體系創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醫院要抓住契機,對標國家中心,高質量開展臨床研究,不斷提高疾病診療能力,爲健康中原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潘晔表示,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正式成立,必將爲河南骨科事業發展提出新的思路、注入新的血液。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將以分中心的成立爲契機,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借助優質資源平台,著力加強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創新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努力爲河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爲更好滿足廣大患者骨健康需求作出新的貢獻。

大師講壇 普及骨科先進理念

本次活動還通過學術交流、專家授課、手術示教、技能培訓等形式,普及智能手術理念,推廣先進、適宜技術,爲與會者提供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

唐佩福、孟慶虎、高延征、孫永強及清華大學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研究所現任所長曹豔平等多位骨科及康複領域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數智化革命推動智慧骨科提質增效、GPT時代的智慧醫療創新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其中,高延征通過詳實的病例,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讓脊柱截骨矯正術更加精准安全。他表示,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正在推動醫療模式的巨大革命,數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微創化正在引領外科未來的方向。截骨術是糾正嚴重脊柱畸形的有效方式,而多種智能技術結合,可以有效地增加脊柱截骨手術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如通過3D打印觀察與模擬、預置釘道參考置釘,超聲骨刀、計算機模擬、O臂掃描與重建驗證,神經電生理檢測實時監控等,可以爲截骨設計與截骨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孫永強則從方案設計、器械選擇等多個角度,分享了他對于如何才能在人工膝關節手術中保持全段穩定的思考。“全膝關節置換的目的是消除膝關節疼痛、糾正膝關節畸形、恢複膝關節的穩定、改善膝關節的運動。”孫永強介紹,2020年國內全膝關節置換術預計超過40萬例,同時國內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手術量每年增長超過20%,但20%的患者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效果不滿意,中段屈曲不穩定是術後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豔平向與會觀衆分享了軟組織力學成像在骨科領域的應用探究。他介紹,疾病發生和發展往往伴隨著軟組織多尺度力學性能的顯著改變,因此,軟組織力學成像(即對軟組織在體力學性質的時空變化進行成像)對判斷疾病的發生、發展,制訂和優化治療方案,以及相關疾病的預後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活動那個手術示教環節分設四個專場,向與會者展示了創傷、關節、運動醫學和顯微外科等領域的最新手術技術和設備。在實操培訓環節中,帶教老師對肱骨近端骨折治療等實操技能進行培訓和指導。

在爲期兩天的學習交流中,專家們精彩的授課和精湛的手術操作,讓與會者受益匪淺,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各位骨科同仁更好地掌握了骨科手術的關鍵技術和操作要點,提升了臨床操作水平。

惠民義診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爲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更好地爲百姓骨健康保駕護航,4月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還進行了國家骨科與運動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科技志願服務行——智能骨科專項能力提升鄭州行大型惠民義診活動,提供涵蓋創傷、關節、運動醫學、脊柱、疼痛、手外、足踝、矯形、康複等骨科與運動康複領域相關的免費診療服務。

義診專家團團長、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顯微外科主任張建政介紹,義診專家團的組建開始于一個月前,最終經慎重考慮,由來自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等20余家醫院的40余位專家教授組成了義診專家團。

4月27日13時40分,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門診大廳,義診活動尚未開始,有需求的患者已經排起了長隊。來自柘城的範女士告訴記者,她總覺恥骨不適,但在當地醫院並未查出所以然。仍不放心的她從當地醫生處得知有此次義診活動後,于4月26日就趕來鄭州,27日上午便來到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

義診專家、寶雞市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張彥祥介紹,前來就診的患者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疑難問題,患者輾轉多地求醫也沒能弄清楚病因,約占30%;另一類則是常見病,比如腰椎管狹窄等,約占70%。他介紹,腰椎管狹窄是腰椎管發生了骨性或纖維性狹窄,可壓迫脊髓、神經,進而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狀,以老年人多見。他提醒道,很多患者由于擔心手術治療的風險,即使疾病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也不願意進行手術,這是錯誤的做法。手術的選擇有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臨床實踐證明是安全有效的,一般建議經保守治療無效、腰骶部疼痛較重、有明顯間歇性跛行、影像學檢查椎管狹窄嚴重者進行手術治療。

據悉,爲期兩天的義診活動,一共服務了1000余名患者,讓河南百姓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國內一流專家”的骨科診療服務、減輕骨病痛苦成爲現實,真正做到了將先進技術和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基層群衆中去。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