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果郡王明知余莺兒是“冒牌貨”卻不拆穿,才是真聰明!

星星愛看劇 2024-04-13 05:42:51

除夕夜,皇帝在倚梅園邂逅了一位女子,聽到她的許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當下便心動了。可女子並不知道遠處的男子是何人,便借口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鞋襪濕了正在換,趁機溜走了。

第二天,皇帝便要找到這位女子,把差事交給了蘇培盛去辦。很快,蘇培盛便帶著一個滿身梅花香的女子過來伺候皇帝喝茶,並吟出那句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皇帝聽了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忙問,路上冷不冷。蘇培盛知道是找對人了。可果郡王卻看出了端倪:皇帝臨走時吟了一句詩“玉樓金阙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余莺兒聽了,一臉迷茫。果郡馬上問:姑娘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余莺兒點了點頭。果郡王馬上說,這是李白的詩,皇上喜歡李白的詩。余莺兒馬上謝過果郡王。

這句詩其實不是李白的詩,果郡王如此說,只是爲了試探余莺兒,證實自己的猜測。因爲昨夜的倚梅園,果郡王也去過了,並且拿走了甄嬛的小像。那小像的輪廓分明不是一個宮女,而是一個妃嫔。所以果郡王便猜測余莺兒可能是假冒的,但他又不十分確定昨夜的倚梅園中是否有其他人在。那位吟詩的女子是否是眼前的余莺兒。恰好看到余莺兒聽到皇帝的吟詩後一臉茫然,便一切都明了了。暫且不說,皇帝所吟的詩是誰的,能吟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詩句的女子,一定是飽讀詩書的,否則不會自己作詩,而且如此應景。那李白的詩,基本是人人能誦的,但余莺兒卻一竅不通,果郡王不免起了疑心。而且果郡王诓騙余莺兒那是李白的詩,余莺兒非但不生氣,反而還謝過果郡王,可見是真的一竅不通了。那她絕對不是皇上要找的那個人。

但果郡王並沒有揭穿余莺兒,只是委婉地跟蘇培盛說,這走錯了路不打緊,這東西交錯了人,那可就不好辦了。誰知剛說完,屋內就傳出了余莺兒唱昆曲的聲音,果郡王又改口,沒什麽。可見,果郡王明知道余莺兒是冒牌的卻不揭穿她,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1、果郡王是懂皇上心思的,很會左右逢源。余莺兒未進來之前,皇上問蘇培盛差事辦的怎麽樣了。蘇培盛還沒吭聲,果郡王便幫忙解圍:“這差事不好辦吧!皇上只給了上半句,並沒有給下半句!”可見十分給蘇培盛解圍。他看出余莺兒是冒牌的,卻沒有揭穿,是看到皇上對余莺兒並不討厭。而且皇上已經封了余莺兒官女子,如果說認錯了,是在駁皇上的面子。而且之後,屋內傳出了余莺兒唱昆曲的聲音,可見皇帝是十分喜歡的。既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他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2、果郡王對于皇宮的規則實在太了解了。果郡王從小在皇宮長大,他太知道皇宮的涼薄了。余莺兒既然選擇了走這條路,那日後的惡果,她必要自己承擔。事實證明,最後余莺兒被處死,也正是因爲欺君之罪。但當果郡王聽到屋內傳出皇帝和余莺兒的對話以及余莺兒的昆曲聲,便知道余莺兒並不是沒有一技之長。之後余莺兒被賜封號“妙音娘子”,也恰恰說明她的唱功了得。那一個日後可能榮寵的人,果郡王沒有必要去得罪。他很清楚自己的處境,在皇上面前他什麽也不是。

3、他知藏拙才能長久的道理。果郡王能夠安穩地活下來,並且和皇上時常見面也依舊不生分,是因爲他善于藏拙。他雖然文武雙全,但卻總是在皇上面前裝傻,好似什麽都不如皇上。而眼前就算余莺兒是那個錯的人,他也沒必要因爲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來影響自己多年經營的人設。

余莺兒日後得不得寵,和自己的關系都不大。如果一味用自己的才智去揭穿她,豈不是笑話皇帝尋錯了人。那對自己的影響可就太大了。逞一時之勇,得悲慘結局,實在沒必要!因爲考慮到諸多因素,在宮內左右逢源的果郡王選擇息事甯人,順其自然。而這也正體現了他的聰明之處!如果你是果郡王,你會揭穿余莺兒嗎?關注我,了解更多有趣的電視劇精彩劇情。如果你有其他喜歡看的電視劇,歡迎評論區留言。

0 阅读:7

星星愛看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