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劃建設萬億級智算集群,推動AI大模型與可控芯片適配

元力社 2024-04-26 17:57:12

4月2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印發《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

方案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智算供給規模達到45EFLOPS,2025-2027年根據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需要和國家相關部署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到2027年,實現智算基礎設施軟硬件産品全棧自主可控,整體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備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設能力。

其中,按照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布局,構建京津冀蒙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打造內蒙古(和林格爾、烏蘭察布)-河北(張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爲主軸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給走廊,規劃建設支撐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需求的超大規模智算集群。

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與自主可控芯片開展適配,建設基于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訓練框架、交互網絡的智算中心,加速建設軟硬一體算力標杆解決方案和應用生態。對采購自主可控GPU芯片開展智能算力服務的企業,按照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加速實現智算資源供給自主可控。

此前,中國互聯網30周年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強調,繼續適度超前推進5G、千兆光網建設,前瞻謀劃6G、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優化算力設施建設布局,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形成一批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培育一批領軍企業,爲發展新質生産力注入強勁動能。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有10余個地區紛紛出台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支持政策,包括北京、上海、武漢、無錫等。通過一次性獎勵、發放“模型券”“算力補貼券”等形式,各地“真金白銀”鼓勵大模型企業加強“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創新,支持企業用算力、買模型。

作爲北京的主導産業之一,人工智能産業高地加快建設。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人工智能産業核心産值有望突破2500億元,輻射産值規模超萬億元,成爲全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頭羊。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2200家,全國40%人工智能企業聚集于此。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總額約223億元,約占全國四分之一。

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統籌推進數字産業化,開展數據資産入表、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等綜合改革試點;推動算力中心、數據訓練基地、國家區塊鏈樞紐節點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新建5G基站1萬個以上。

今年3月,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在北京正式啓用,並發布了100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質量訓練數據集,數據總量超150PB,可以組織數據供給方、加工服務方、模型訓練方合作,推動高質量數據價值釋放,助力通用模型和行業垂類模型訓練精調。

據悉,北京備案上線大模型51款、占全國近一半。

與此同時,大規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建設,形成2萬P算力供給規模,一季度新增公共智能算力6750P。例如,北京亦莊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正式點亮,算力規模在北京最大,可提供算力3000P,1P相當于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相當于超過百萬台高性能電腦的算力。

根據相關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突破。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輻射産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綜上來看,人工智能産業目前尚處于相對早期的階段,隨著産業未來的快速發展,北京正努力成爲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的高地,通過不斷推動場景創新和應用落地,爲未來的科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阅读:428

元力社

簡介:一堂每時每刻都在“進化”的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