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最後一封信,對于中美發生軍事沖突,過于低估美國的殘忍

秦安戰略 2024-04-01 10:50:43

【編者按】本文爲作者授權,“秦安戰略”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2020年,我第一次看到陳啓宗寫給股東的信,收獲很大。

很多時候,你需要花時間回頭去驗證,看這些話,到底經不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再推斷這個人,是否純良可靠。

因爲現在的很多人寫東西,是帶有明顯的動機,或者爲了流量,或者爲了KPI,或者是爲了討誰歡喜,真正能客觀理智看待問題的,並不多。

陳啓宗是個比較性情的人,早期很多事爭議很大,但也是在香港這個圈層中堅定看好中國並表達出來的人。

特別是他說過的一些過激的話,指出事情的問題,那些問題,後來其實不少也被驗證了。

但同時,他也是只身到海外講好香港故事的愛港商人。

在華人資本圈內,陳家不僅大手筆捐款國外,在國內也低調做公益,所以,你很難用立人設的方式去評判他。

26年間寫的這100多封股東函,這是最後一封。

對錯是非都不重要,人非聖賢,判斷總歸有對有錯,但三觀和認知這些東西,一看便知,言辭依舊誠懇,分析問題依然犀利,切口依然很小和帶有戰略性,並且最重要的是:

依舊看好中國的發展和香港的未來,但同時強調有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對于這些觀點,特別是對于當前形勢的判斷,大部分比較贊同,而且相當多數的觀點,之前的文章都分別寫過了。

只是對于中美發生軍事沖突這一塊,我認爲陳先生過于樂觀,過于低估美國的殘忍了。

原文1.3萬字,大家可搜全文看,節選部分,供讀者參考、獨立分析。

現實中每一天的細節都在告訴我們:

我們正在經曆一個前所未有時代的轉折點,如果你還沒有暈船或沒有扶緊欄杆,只能說神經並不敏感。

觀點可以商榷,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國家和民族需要說真話、真谏言,而不是說漂亮話的人。

陳啓宗最後一封股東信:求存求榮

容本人先聲明,不論1997年前還是今天,我們由始至終從未對香港失去信心。誠然,香港是有別于過去,但這並不代表香港如我一位美國朋友最近所寫的“已玩完”。香港現在只是不同了。

誠然,香港在1997年前以及其後的成功,有一關鍵之處是不可持續的,那就是香港經濟過于依賴房地産,這情況直至最近才改變。據本人所知,1970年代起的殖民政策旨在有系統地制造樓市泡沫。由于政府掌控占總量逾70%的未開發土地,只要刻意限量土地供應,便能輕易操縱地價走向。結果,數十年來,香港的地價和樓價一直高踞全球主要大都市。

另一方面,內地經濟在那些年間持續驚人增長,按年增幅經常達雙位數。香港對此有貢獻也有獲益。只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高樓價似乎可以接受。然而,這也衍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考慮到住宅面積中位數不到50平方米,以平均每戶三人計算,即人均面積僅約15平方米。這不過是內地的三分之一,以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這是世界上最低之一。社會不滿情緒高漲。至少,高樓價爲社會不滿情緒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藉口。

20多年來,本人一直主張承中國崛起之勢繼續與外界交往。過去香港人對西方略有認識,但由于意識形態之故,對內地缺乏深入了解。而我們的祖國那時是全球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若不與其緊密合作,只會害了我們自己。現在形勢有變,由于與外界合作越見困難,香港別無選擇,必定要與內地合作。過去,西方向我們招手;現在,出于政治原因與我們疏遠。不過我們別無他法--作爲城市經濟體,我們必須跟所有人打交道。

要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系,我們需要增進對國家的認識。第一步,香港人必須練好普通話。(香港除了英語,主要用廣東話。)內地龐大市場是個強力誘因;現在我們還有一個推動因素--西方的舉動在促使我們與內地合作得更緊密。

這不是要取代外面世界,反而是我們要加倍努力了解並聯系外界。此外,香港不能再如以往般只專注于美國。現在我們必須探索更遠的地方,與世界其他大多數地方合作。對于那些我們視爲可建立新經濟聯系的地區,香港商人必須迅速跟上腳步,對當地語言、習俗、曆史和制度深入了解;很多新事物需要學習。

香港必須達成的另一件事,是快速提升我們在高科技方面的技術水平和適應力。世界正朝著這個方向迅速發展,而內地作爲我們的主要經濟夥伴,正是這領域的先驅。

綜上所述,現今的香港與1997年以及隨後的首20年相比,已有重大變化。香港過往所享的繁榮,是建基于高地價等不可持續的因素。出現重大轉變是難免的,即使無人能預測會如何發生。現在是時候找一種切合本地和國際新現實的新模式。畢竟,唯有變化才是永恒。當外在環境改變,每個人、每個城市、每個國家都必須作出調整,才能求存求榮。

過去數年在現屆美國政府執政下,國際對華投資的熱度冷卻了。異常冷淡!無可否認,中國經濟正面對嚴峻挑戰。

然而這次跟以往有一重大不同之處。這次,卻多了一個可惡的因素,就是國際政治。不管過去還是現在,純粹經濟問題通常都可以解決。但人類近代以來都未曾見過史上最強大的國家挑釁一個快速崛起的第二大國。

同樣的局面,今天無法重現。科技令世界真正全球化,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相互對立,難免會陷入全面的對決,任何地域或行業皆無一幸免。這是前所未見的,美國決意全力遏制中國的崛起。這場戰爭雙方都會全力以赴,只差正面軍事沖突。熱戰的可能性不高,因爲現時雙方都有核武,交戰起來必然玉石俱焚,但並不表代慘烈的爭鬥會緩和。新型的現代戰爭涵蓋網絡、貨幣、深海和太空,再不只是貿易、天然資源或傳統武器。

過去的30多年,兩國發生過多次經濟和軍事對峙,但雙方各有考量,每次都將問題排除在公衆視線外。然而,在特朗普執政期間,許多問題都浮現了出來。當時,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是貿易。現時,美國把這場較量提升至國家安全層面,等于向全世界明示,這場爭鬥屬全方位。愛國就等于反華,美國今天已沒有人敢有異議。媒體紛紛附和,在國內外大力宣揚這個訊息。所有主張與華保持聯系的人都不得不四處躲避。美國國內幾乎達到一致的共識。

最高危的爆發點之一當然是台灣海峽。數十年來,美國華府一直幾乎公開支持島內的台獨陣營。過去,美國反華派別是低調的,公衆幾乎察覺不到,直至上屆政府執政。

故此可以理解中國覺得別無選擇,只能加強軍備作回應,因爲軍力強方能保和平。今天,北京已並非無力自保,這是避開麻煩的唯一方法。從上述及其他原因可知,在台海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中東和歐洲等世界其他地區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美國的視綫。與普遍的意見相反,本人認爲在未來5至15年內,太平洋一帶頗有可能是世界上相對和平的地區。

然而,這並不等于中國可以一帆風順。除了要解決當前的經濟困境,保持國內社會穩定與和諧始終是領導人的首要目標。當然,兩者相互關聯。本人相信,只要國家能夠保持社會凝聚力,其經濟就會繼續增長。

一些西方評論家常說,中國可能會像許多拉丁美洲國家一樣,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說這話的人大概並未意識到中國科技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工程師團隊,定能確保高生産力。正如中國在數碼軟件應用方面已跻身世界最先進之列,美國發起的這場競賽無疑有助中國建立高科技硬件的實力。

西方痛恨這樣的制度,但對中國人來說,這不過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已實行了數千年。正如基辛格博士多番指出,過去數千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當歐洲人還在文明發展初期,中國不論經濟還是文化,都已十分文明昌盛。因此,他們並非必需向西方學習。從近數十年的經驗可見,該學的他們會學。可是,全盤采納西方的做法卻是另一回事。西方及其現行制度的成功在人類曆史上年期尚短,是否能長遠持續還有待驗證。此外,西方理應推崇多元(而中國重視順從),那只是不同,爲何要批評?那豈不狂妄自大?

誠然,因爲中國過去200年的悲慘曆史--同時也是其社會及政治制度的結果--她必須向西方學習才能迎頭趕上。中國正正做了,而且仍在學習,但該學與不該學的還是由她自己決定。不論個人、國家,還是人民,都必須爲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同一制度,過去兩個世紀使這個國家陷入貧困,也曾締造了千秋盛世,並在過去數十年令這個國家重拾繁榮。舉例說,中國在短短40年讓大量人口脫貧,曆史上從沒有其他國家做到,尤其是像中國這樣人口龐大的國家。這項人類實驗成功,該慶祝的不只是中國,全世界也應同賀。世上大多數地方仍很貧困,他們大概可從這個曆史悠久的大國學到點什麽。

且讓本人用兩個事例闡述中國的做事方式,這與西方明顯不同。第一個帶點哲學。如本人長久以來所撰述,西方文明建基于猶太基督教的傳統,往往通過零和棱鏡看待世界,即非此即彼。這個觀念源于他們的一神論宗教,要麽是上帝要麽是撒旦;要麽是天堂要麽是地獄;要麽得到救贖要麽招致滅亡。因此,主流基督教具有強烈的福音派色彩,要讓所有異教徒歸信他們。這些哲學和文化傳統深深影響當今西方國家的行爲。

有意思的是,中華文明幾乎沒有任何宗教,沒有人格神或衆神,他們只有所謂的“天”,而“天”是個模糊的概念,意義完全取決于個人诠釋。即使是一千多年前中國從印度傳入的佛教,其本質也無神明,而更像是一種哲學思想。

在中國人看來,萬物皆有“陰”、“陽”,兩者既相互對立,又相輔互補。兩者不只應該共存,而是必須共存,缺一不可。這就是爲何中國近年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西方似乎難以理解的概念。他們要麽全然漠視,要麽全盤否定!

且讓本人舉第二個事例,這比哲學遠爲務實。西方金融體系産生的大幅波動,經常損害實體經濟,北京在旁觀察後得出以下結論(正如我們許多人早下的結論):金融本身應該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種目的。金融是一種必要的工具,它促進社會生産商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簡單而言,就是讓金融主要服務實體經濟,而非使其受損。金融服務是必要且有利的,但金融業則不一定如是。

多年來,本人一直有使用投資銀行服務。投資銀行確實發揮了必要的經濟功能,尤其是集資。但當比較那些年輕投資銀行家的花紅與他們真實交付的價值時,本人發現完全不匹配。投資銀行的網絡是其産生價值的關鍵,本人很樂意爲其成效付賬。但得知那些沒有創造多少實際價值的年輕銀行家賺到的金額時,本人不禁搖頭。他們當中有些人的收入可以比大型企業的首席財務總監的更高,而首席財務總監是日複日爲公司帶來實在價值。

投資銀行坐擁大量資金,還聘請了很多聰明人,爲了賺錢而推出了許多非常複雜的金融産品。坦白說,這些産品複雜難懂,本人懷疑那些負責推銷的人是否了解自己在賣甚麽。這些做法可能會令市場不必要地大幅波動,周期性地觸發金融危機。隨著運算得愈來愈快的電腦助資金全球流竄,其速度和成交額大得可以壓垮相當大的經濟體。這是我們近數十年來所經曆的金融危機之源。

這就是人性,總要被逼到牆角才會思變。中國如今面對嚴重的經濟困難,唯有推行某些改革才能克服。西方如今或許正面對更大的挑戰,而這是源于更深層的價值觀。然而,其過往的成就蒙蔽了雙眼,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而狂妄自大也妨礙其作出必要的自省和改變。因此,我們如今正處于世道凶險的時代!

但目前無可否認的是,美國經濟數十年來已過度金融化。華爾街的規模已大得不合情理,而有“鐵鏽地帶”之稱的重工業地區正逐漸褪色。這兩個體系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年輕人不再想加入制造業,有些紐約人甚至瞧不起底特律或匹茲堡的同輩。同樣,那些中國投資銀行家可能也會如此。確實,金錢能腐化品格。物欲橫流,而這曾使文明崩壞。

綜上所言,可見中國正奮力應對經濟和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重阻力。過去40多年,這個大國經曆了許多挑戰,但都一一克服。沒有理由相信現在不能再奏凱歌。唯一不同之處是,這次加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敵意。正如前述,本人認爲不會爆發熱戰。相反,美國有一天很可能會退縮。事實上,美國甚至可能因其國內問題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一些問題而退回到孤立主義。有鑒于此,本人認爲中國在未來數十年可能會是個相對和平的地方,經濟會持續增長。

環顧全球,本人認爲值得作新投資的地方委實極少。即使有,也未必是我們能得以利用之地。此外,本人深信做業務應專心一志、盡力做好,只要該事能穩當地帶來可觀回報便行。本人相信,中國內地的世界級商業地産租賃業務正是這樣的好機會。

這是本人第144封、也是最後一封《董事長致股東函》。33年來,本人越感需要更好地與股東和潛在股東溝通。這是唯一平台,可定期告知各位公司內已發生的事情和管理層的想法。結果,此函篇幅逐漸傾向愈來愈長。

61 阅读:16934
评论列表
  • 158 108
    2024-04-01 13:13

    千萬不要低估美帝的殘忍,從美帝對印第安人的百年大屠殺,美帝對卡紮菲薩達姆的殘忍屠殺,到現在正在進行的對巴勒斯坦人屠殺。美帝的殘忍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用戶17xxx82 回覆:
    從尼安德特人到印第安人,再到之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計劃,白人對其他人種搞大清洗是刻畫進dna裏的
    崔潔 回覆:
    其實在長崎和廣島投原子彈也是
  • 2024-04-01 13:09

    要准備打仗呢!而且是大仗!

  • 2024-04-01 11:36

    不能低诂外敵,疏漏內奸。錢、人潤于國外,至少是不愛國的!

  • 2024-04-01 13:55

    猶太人的殘忍,看看巴勒斯坦就知道了!

  • 2024-04-01 13:56

    抗美援朝時我們已知道美帝國主義的殘忍,以後會更殘忍!

    用戶83xxx22 回覆:
    所以我們不能軟弱,更不能倒下!就算不爲自己也要爲了後代子孫們。越怕死只會死得越快!
  • 2024-04-01 13:53

    陳啓宗的信說得很中肯,值得尊敬。

  • 2024-04-01 12:18

    對敵人沒有仁慈可講的。

  • 東東 31
    2024-04-01 15:32

    美國做法不是你死就是它忘,一山不容二虎中國動了它們的蛋糕(美元)也有七國集團在內靠控制美元養活所以美西方想著辦法變著花樣整對手

  • 2024-04-01 12:06

    確實如此!現在這個世界是資本當道全世界張牙舞爪的掠奪資源,資本考驗著人性, 是讓資本統治世界還是讓人民統治世界?

  • 2024-04-01 14:05

    難道戰爭還可以講仁義道德。

    用戶83xxx22 回覆:
    只有勝利後才能講仁義道德,輸了萬事皆休!
  • 2024-04-01 23:46

    無知。美國在70多年前的朝鮮戰場不一直就很殘忍嗎?又是毒氣戰,又是細菌戰。

    iNsane 回覆:
    凝固汽油彈
  • 2024-04-07 16:43

    講得好務實,精辟而全面,有中國心又有世界視野,站得高遠說得周密,不虛空高屋建瓴,有遠方又有路標

  • 晴天 12
    2024-04-01 12:16

    居安思危,萬古之道

  • 2024-04-02 02:37

    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爲世界第一,但美國從來沒有和一個地區大國公開的進行軍事沖突,因爲代價太大結果得不償失

    大雪 回覆:
    他是整老二專業戶,他其他手段如果不行,肯定會使出戰爭手段
  • xbyf 9
    2024-04-02 12:17

    有些人張口就是老美的十條航母,美國的老邁航母一半以上在ICU,趴窩七八年以上,紙面服役吃空饷。老美現在不僅造船成問題,修船也成問題。老美能動的五條航母,大西洋必須放一條,威攝大毛,不然北約就散了。地中海一條,保護以色列。印度洋紅海一條,對付伊朗胡塞。福建成軍後,我們會形成三打一或三打二的優勢,在中國周邊,老美就是拿出吃奶的勁也不是對手。這還沒有算上美艦都是四五十年的老古董,戰時狀態下自己不出故障,就是奇迹了。解決某島問題,五到十年內可見。

  • 2024-04-01 15:03

    流氓美帝的下三濫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出!

  • 2024-04-01 12:19

    那個王健林的600億你也參與了?不過我也很好奇,你圖啥呢?辭職後你們也去敖德薩?

  • 2024-04-01 22:28

    多研究攻擊美國本土的N條轟炸箂略。[鼓掌]

  • 2024-04-09 11:44

    料敵從寬,說句實話,世界上除了國人在戰爭中有相當的分寸和道德底線。其他民族殘忍起來是無法預估下線的,這個世界的真相比較殘酷,我們的文明自律和道德感是獨一份的,所以顯得我們很弱很善良,所以我們必須強大,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必須建設更美好強大的祖國

  • 2024-04-01 17:28

    美國對中國的基因戰!

  • 2024-04-02 09:30

    美國的無恥、殘忍、惡毒連魔惡都自愧不如。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美國做不到。

  • 2024-04-11 17:22

    看似寫的洋洋灑灑,實則隱藏貓膩。一切原罪就是你不能過得比我好,美西方強盜流氓出身,基因骨子裏透著壞水。

  • 2024-04-01 20:05

    猶太昂撒邪魔的根本目的是滅絕人類

  • 2024-04-08 12:26

    對待敵人要強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2024-04-02 07:27

    金融虛擬性指的虛擬,是以零和博棄的方式進行的,我贏你輸或我輸你贏,沒有第三種狀態,沒有雙贏或雙輸的狀態,金觸與實業,一個是虛一個是實,一個無根一個有根,以股票爲例,贏錢人的錢是來至于輸錢人的錢,互相轉換,沒有都贏錢或都輸錢的,這是虛的,股票升降值還是還是歸根于實業,玩股票可以促進實業的發展,玩股票的大贏家贏就是輸家的錢。

  • 2024-04-05 18:52

    多次投放病毒已經證明了

  • 2024-04-09 11:24

    美國從來都是爲謀取自身利益不擇手段的

  • 2024-04-15 07:30

    [呲牙笑][呲牙笑]要麽不做,要麽做絕!要打就下死手!

  • 2024-04-12 18:40

    美國人人類最大黑惡勢力和國家恐怖分子,美國人最厚顔無恥無惡不作,美國人是中國人民頭號敵人

  • 2024-04-02 07:54

    要補充一下,佛教不是從印度入中國,那時沒有印度,那時離現在不是一千年,而是2千年漢初進入了,並且那是佛學知識進入中土大地,中國佛教嚴格來說是學習了從天竺等地傳播的佛學知識後自己形成的宗教,中國的佛教是屬于中華文化之一。

  • 2024-04-09 08:24

    西方人只信叢林法則!所以我們和他們打交道時,能動手就別廢話!以德服人那一套,對他們屁用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