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夏中衛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經濟日報 2024-05-22 15:50:44

甯夏中衛市中甯縣玺贊生態枸杞莊園。(資料圖片)

近年來,甯夏中衛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把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作爲鄉村全面振興的主攻方向,大力實施農業倍增行動和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基地建設。

得益于此,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碼頭村村民迎來了好光景。這裏留守的村民多爲60多歲,相對缺乏外出務工能力,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在村黨支部領辦下,碼頭村成立了坤輿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起以種植西瓜、葡萄、優質水稻、玉米爲主的現代農業綜合體。碼頭村黨支部書記孟安周說,合作社吸納了不少低保戶及周邊村民前來務工,2023年累計發放勞務費130余萬元。

中衛市海原縣致力于打造全國肉牛養殖示範縣,搶抓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機遇,與金融機構協作,授信肉牛産業貸款30億元,完成小額信貸2890戶共3.2億元,開展肉牛價格保險試點,支持肉牛企業和養殖大戶、合作社在行情不好時以保底價收購農戶出欄肉牛。如今,海原縣農民人均經營淨收入中,肉牛收入占比達到40%。

枸杞是甯夏的一張閃亮名片。作爲甯夏枸杞核心産區,中衛建立了枸杞産業市、縣聯動包抓機制,持續深化“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産銷對接模式;積極發揮龍頭企業聯農帶農富農的作用,提升了産業效益,與合作社及農戶簽訂生産收購訂單,農戶按照合同規定進行生産,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技術指導並收購産品,帶動農戶連片發展枸杞産業。近5年來,當地農戶種植枸杞年畝均收益達2200余元,穩定帶動6730余戶3.3萬人增産增收。

玺贊生態枸杞莊園位于中衛市中甯縣鳴沙鎮,周邊群衆以往面臨枸杞産業鏈不健全、增收渠道不足等問題。玺贊莊園枸杞有限公司紮實推進聯農帶農促農及産業帶動工作,以萬畝生態枸杞莊園爲産業基礎,不斷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生産設施、生活設施,現已發展成以枸杞産業爲核心,集枸杞種植、加工、銷售,農業休閑旅遊,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及農業科技示範于一體的全産業鏈農業企業。玺贊莊園枸杞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貴武告訴記者,該公司近年來依托基礎設施建設、基地建設等多個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對10個移民村開展定向幫扶,建立“以工帶農、以農促工”合作關系,每年在采摘、修剪、除草、加工等環節提供大量季節性、臨時性崗位,僅2023年就吸納臨時用工超過2000人次,發放勞務報酬900余萬元。“在做大做強做優枸杞産業的同時,我們將發揮自身優勢,整合産業資源,帶動更多農民群衆參與枸杞産業,預計年均發放勞務報酬將突破1000萬元。”高貴武說。

一季度,中衛市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3.4萬畝,增長12.1%,實現産量6.2萬噸,增長6.7%;肉牛、肉羊、家禽出欄4.2萬頭、40萬只、69萬羽,分別增長25%、22.7%、60.3%;奶牛存欄14.3萬頭,增長5.5%。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8.3%,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二者增速在甯夏5個地級市中均位列第一,持續帶動農民增收。一季度,中衛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9%,快于該市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中衛市委書記張利表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産業振興。中衛將堅定發展信心、打破思維定式,進一步找准方向、明確路徑,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産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確保群衆通過産業發展獲得穩定收入。加快培育發展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提升農業産業規模化標准化市場化品牌化水平,推動更多優質農産品走出中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