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低齡化,中小學應盡快建學生心理檔案|代表委員議政錄

新京報評論5 2024-03-09 17:40:22
心理檔案建設對于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關重要。 關注全國兩會系列評論

▲2024年2月25日,河北邯鄲市某小學的學生開學後領取新課本回教室。圖/新華社

文 | 潘碧靈

近年來,我國確診心理疾病的學生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和“低齡化”態勢。《2023年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數據顯示,18歲以下抑郁症發病群體占比30.28%。青少年心理健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爲全社會共識。

隨著《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重要文件的深入實施,大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心理健康服務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但就當前情況來看,一體化推進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補齊的短板。

首先是管理體制不暢。制度層面的不連貫與不完整,使得大學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脫節,各學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于隔離狀態,未能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發展需求。

這是因爲,對中小學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短時間難以呈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唯分數”論的教育環境下,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不足。

對高校來說,由于學生心理問題的低齡化以及學生焦慮、強迫、依賴等因素,高校教師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仍然在解決心理問題的“堵”,較少能夠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疏”。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有時恰恰缺失于中小學階段。

與此同時,由于缺少規範、標准的操作規程和統編教材,心理實踐工作也困難重重。

目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仍圍繞學習狀態、人際關系、情緒調整等展開。這些問題本應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階段解決,但因中小學階段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所以大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需補缺。

而且,師資力量也明顯不足,尤其是中小學缺少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很多都是由教師兼職開展工作。由于兼職教師大多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和專業心理咨詢技能,無法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疏解。

此外,調研還發現,許多中小學至今仍未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而部分學校雖建立了心理檔案,但因檔案建設的標准不統一,心理檔案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難以實現心理疏導或心理幹預的及時性、延續性。

要一體化推進大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進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就應更注重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化、規範化、標准化建設。

這首先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教育衛健等部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等共同參與,形成集中統一領導,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目標、方案、評價等內容達成決策一體化,建立科學、統一、有序的體制機制,從而打通、融合、推進各學段間心理健康教育。

各級教育部門及學校,也要充分認識整體規劃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性,通過多渠道調研、分析、論證、試行等形式來確定各學習階段的重要內容,建設體系健全、目標明確、內容清晰、操作規範的標准、統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體系。

同時要把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建設作爲共同職責,促進各學段師資融通。比如,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深入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研究提升各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有效方法。

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應了解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通過學習先進的教育觀念和心理技術,精准把握學生心理動態,掌握心理咨詢的高效技術,不斷提升專業素養。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推動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向縱深發展。

學生心理檔案的標准化、規範化建設,有利于各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銜接和持續開展,對各學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體系建設、活動體系建設、科學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

爲此,隨著心理疾病的低齡化趨勢愈發明顯,各中小學都應及時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心理檔案建設要注意把握科學性、客觀性、系統性、發展性、教育性、保密性原則,保證不同學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性和聯動性,這對于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至關重要。

撰稿 / 潘碧靈(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軍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