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古代除了朱元璋外,沒有人能夠從南方統一北方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4-07 23:07:39

中國曆史上統一全國的君主不在少數,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外全部都是由北方出兵統一南方的,這是爲什麽呢?那爲什麽朱元璋能夠從南方出兵統一北方呢

明太祖朱元璋

先說環境。古代中國的北方本身就內卷,因爲北方周邊的少數民族多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會因爲缺乏物資時不時南下劫掠中原,古代的遊牧民族就是能動手絕不動口,隨時可能一言不合就打起來的主。

而南方少數民族多爲農耕民族,他們同漢族一樣接受王朝的統治和教化,不愁吃穿,也就不容易爆發沖突。再說軍事,古代戰爭不像現在一樣是海陸空三軍並肩作戰,古代以陸兵爲主

而中國的北方是大量的平原和少量的高原,山地,適合各種陸兵的排兵布陣,而中國的南方多山地丘陵,同時有廣袤的大江大河,作戰需要精銳的水師,自然也需要各種各樣的戰船

農耕民族

相比之下北方適合養馬,而養一匹良好的戰馬再訓練一個優秀的騎兵的資本,要遠遠低于造一艘戰船訓練一個水軍。所以古代的軍事基地和軍事重鎮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這也使得北方的兵源和單兵素質要遠遠勝于南方

還有人口。中國古代絕大部分時間裏北方的人口要遠遠超過南方,尤其是在北宋以前,中國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當時的關中、河北地區,當時江南雖然有魚米之鄉,物産豐富經濟富庶等美譽,但也只有揚州、南京、杭州等少數幾個城市有一定的人口規模

南方人口少自然沖突也少,就不會像北方這麽內卷。雖然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都曾一度導致南方人口超越北方,但也只是昙花一現,一直到女真南下的南宋時期,隨著衣冠再次南渡,南方人口才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北方。

騎兵

金兵追著宋高宗南下

也因爲人口集中分布在北方,不僅軍事重心在北方,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裏,國都以及政治、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那爲什麽朱元璋北伐能夠成功呢,仍然先說環境,蒙古人建立元朝後仍然保持著他們在北方的遊牧習慣,掠奪物資不重生産。

元朝統治者和簡單粗暴的將統治下的人分爲: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階級,然後殘酷的剝削被稱爲“下等人”的漢人、南人,使社會矛盾重重,根本沒有余力好好發展經曆;相對而言元朝統治者對北方的統治有力,對南方的統治薄弱

所以對南方的剝削相對北方而言較輕,導致南方的經濟生産水平在元朝時期開始逆襲北方。同時經曆宋元時期的發展後,南方人口超越北方,使得南方在元朝中後期有足夠的兵源和經濟實力,來供各地枭雄發展武裝軍隊

大明北伐

手持火器的明軍神機營

軍事方面。雖然元末的戰爭仍然以陸軍爲主,但是那時候並不只是戰馬、戰船等軍事裝備,火器已經在元末開始普及開來,這也使得朱元璋、韓林兒、陳友諒等人在面對蒙古騎兵的時候,不會被打得丟盔棄甲

而且火器對冷兵器的騎兵有著壓制的作用,火器的出現也逆轉了南方軍隊在北方軍隊面前的弱勢。最後朱元璋北伐的時期好,在朱元璋之前,元軍爲了對付農民軍徐壽輝、韓林兒等人消耗巨大

元朝統治核心的北方人口經濟大幅衰減,再加上蒙元內耗,國力損耗巨大。同時期的朱元璋在南方“高築牆,廣積糧”,努力發展經濟,並依靠強有力的經濟實力擴大軍備,帶動軍事力量的發展,拉開了和北方的差距

明軍

而且蒙元統治者拒絕漢化,對漢族百姓的殘暴統治讓漢人“人心思南”,不少漢族難逃,政治中心南移。當時民族矛盾尖銳,朱元璋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打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口號,營造民族解放的輿論,抓住了人心得到廣大民衆的響應。

因此明軍北伐捷報頻傳,朱元璋也成了唯一一個北伐成功的君主;朱元璋能北伐成功,外部因素包括南方經濟和人口的崛起,視爲天時;軍事上火器的普及扭轉了南方軍隊的弱勢,克服了地形對南方軍隊的限制,視爲地利

最後恢複中華的宣言抓住了人心,視爲人和。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倒向了他,再加上朱元璋自身強大的能力,讓他完成了南方統一北方的成就

1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