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烏軍爲何不主動進攻及何時進行大反攻

七拼八湊 2024-05-23 18:54:41

作者:程墨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梳理烏軍爲何現在只是被動防禦而不主動反攻,爲何說俄烏雙方地面軍事力量已經發生逆轉,以及烏軍何時可能開始大反攻。本文前半部分不易理解,強烈建議讀者多一些耐心閱讀,或者直接跳到文末看最新戰況和戰損統計。今天重要內容比較多,包括西方陣營持續對烏大手筆軍援,首批烏軍地勤人員培訓結束返國,烏軍再擊落俄軍一架蘇-25攻擊機,單日殲敵1330人。

我昨天文章中提到,俄軍不過是在哈爾科夫邊境集結了約5000人,高峰時也不過2300多人從多路進攻,烏軍增派了3個最精銳的主力旅增援,有讀者在群裏非常不服氣地反問我:烏軍3個主力旅有近萬人,爲何烏軍不主動進攻?直接推向俄羅斯本土?

類似的問題還有,既然烏軍地面部隊規模已經不少于俄軍,且武器裝備整體上超過俄軍,絕不是一些人所說的烏軍兵力不足,甚至已經彈盡糧絕,那烏軍爲何遲遲不發動大反攻呢?或者說去年6月初的大反攻,最後弄得虎頭蛇尾,草草收場呢,那時候烏軍可謂兵強馬壯,彈藥充足,而且各方充滿了期待的。

我覺得類似問題非常有意思,核心是烏軍爲何總是被動防禦而不是主動大規模反攻,而俄軍看似裝備落後卻能持續不斷地攻占烏軍領土。

雖然我在之前文章中做過大量分析,但顯然並不被大家所接受,今天我就再好好地重新梳理一下。這有助于我們客觀認識和把握俄烏戰爭進程。

(烏炮兵向俄軍猛烈開火)

第一,俄軍可以爲達到短期政治和軍事目的,不惜一切代價;烏軍則更願意以最小犧牲,最大的耐心,實現最終政治和軍事目標。直白地說,俄軍雖然在兵力和裝備上已經不如烏軍,但俄軍高層爲了實現占領烏克蘭更多領土的目的,維護俄軍戰無不勝的形象,不惜一切代價,驅使俄軍持續進行攻擊。相反,烏軍從上到下都非常珍惜軍人生命,希望憑借技術和裝備優勢,先以最小代價消耗俄軍有生力量,在獲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之後,再發動全面大反攻。第二,俄軍有鐵的紀律來維護俄軍頑強的作戰意志,持續發動效率極低的”人肉沖鋒“,而烏軍卻沒有這樣的制度保障和社會民意基礎。

俄軍基本保持了蘇聯紅軍那種強悍的作戰體系與頑強的軍隊作風,包括組建了殘酷的、極不人道的戰場督戰隊,驅使俄軍進行悍不畏死的“人肉沖鋒”。走邪路的烏克蘭,不但社會輿論強烈反對這樣的做法,而且由北約成員國培訓的烏克蘭軍隊,各級指揮官也非常珍惜軍人生命,相對而言,軍人更“貪生怕死”。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視頻上看到的,俄軍步兵明知道是送死,但被坦克、裝甲車送到烏軍陣地附近後,都能持續發起沖鋒,因爲擅自後撤會被督戰隊當場處決。與此相反,烏軍都是隱藏在預設陣地裏面,呼叫炮火摧毀攔截進攻中的俄軍;或者躲在遠處操作無人機,或使用單兵反坦克導彈,攻擊俄軍人員和裝備;一旦陣地被俄軍滲透,就毫不猶豫地立即後撤。手持輕武器近距離對射的情況,其實極少發生。

第三,俄軍繼承了前蘇聯巨大的軍火庫存,雖然軍事技術遠不如西方陣營,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遠不如烏軍,但炮火確實非常猛烈,使烏軍不敢發動大規模反攻,並且還能不斷突破烏軍防禦陣地,蠶食烏方領土。我先給大家看一個俄軍炮火洗地的視頻,讓大家直觀感受一下戰爭的殘酷性。對烏軍威脅最大的是俄空天軍發射的威脅巨大的滑翔炸彈,密集發射的遠程火箭炮,以及隱藏在森林和建築裏的火炮、迫擊炮。它們精確度很差,但架不住量大,可以對前沿陣地進行全覆蓋。俄軍強大的炮火雖然不能精確擊中烏軍目標,但它們有能力通過反複轟炸,將烏軍防禦陣地完全撕碎。烏軍堅固防禦工事一旦被俄軍炮火摧毀,只要有俄軍步兵滲透進烏軍陣地,烏軍爲保全軍人生命,通常就選擇後撤。同樣地,去年6月初的烏軍大反攻僅持續了約一周時間就倉促收場,就是因爲俄軍炮火過于猛烈,烏軍損失10多輛西方援助的坦克,以及30多輛步兵戰車、裝甲車受損,同時遭受較大的人員傷亡之後,就決定放棄這種代價巨大的主動進攻。

上面三點,歸納爲一點,就是俄軍不怕死人、敢于死人,而烏軍恰恰相反,選擇依托預設防禦陣地節節阻敵進攻,以最小的代價來消耗俄軍戰力,等候獲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再來發動全面反攻。兩種不同的戰略戰術,就是俄軍付出烏軍超過5倍的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不斷蠶食烏方領土。

當然,跟上面三點相比,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原因:因爲俄羅斯擁有龐大的核武庫,綜合國力也遠強于烏克蘭,西方陣營對烏援助只能采取“溫水煮青蛙,慢火炖大鵝”的方式進行,這就決定了這是一場消耗戰,而不是一場速決戰。這個問題之前我做過非常多的闡述,就不再重複贅述。

至于烏軍爲何不向俄羅斯本土反攻,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幼稚的問題。原因非常簡單:烏軍主要靠西方陣營援助武器裝備,西方陣營爲防止戰爭失控,禁止用其援助武器來打擊俄羅斯本土,烏軍在沒有收複全部失土之前根本不敢陽奉陰違。到收複了全部失土之後,烏方是否攻入俄羅斯本土建立所謂“安全緩沖區”,我認爲答案是肯定的——烏方的最終目的就是肢解俄羅斯,一勞永逸地保障自身安全。

是不是烏軍一直就只能被動防禦,俄軍一直能不惜一切代價,不斷突破烏軍防線,不斷占領烏克蘭領土呢?這也是許多讀者最爲關心的問題。

如果是一個文科生,那一定會認爲俄軍似乎越打越強,占領的烏克蘭領土越來越多。作爲一個理科生,基于鐵的事實和具體數據,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一個只有受過良好教育,而且數學基本及格的讀者才能理解的結論:俄烏雙方地面部隊的實力此消彼長,確實發生了巨大和深刻的變化,烏軍戰力已經超過了俄軍。

第一、烏軍打殘了幾乎所有俄軍王牌地面部隊,包括陸軍,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以及瓦格納這樣最能打的私人武裝;俄軍地面部隊喪失了60%以上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中下級軍官;地面部隊數量不斷補充,目前仍維持著戰前相同的大致70萬人規模,其中約一半在烏克蘭輪戰,幾乎占俄軍可動用兵力80%以上。烏軍則由戰前的23萬人,到現在號稱百萬規模,可隨時投入戰鬥的地面部隊達70萬人。單純從兵力規模上講,俄軍已經不占任何優勢,而就軍人素質而言,烏軍遠超過俄軍。

(前線烏軍裝甲部隊)

第二、兩年多的大規模消耗戰,俄軍失去了約70%可用的坦克、裝甲車、火炮,以及大口徑炮彈;除防空導彈之外,消耗了超過80%的常規導彈庫存。由于受到西方陣營的嚴厲制裁和長臂管轄威脅,俄軍很難從外部獲得武器裝備及生産武器裝備必需的設備、材料,武器彈藥庫存越打越少。相反,烏克蘭持續獲得西方陣營軍事援助,不但消耗的武器彈藥基本得到了補充,而且庫存數量越來越多;同時,在西方陣營一些國家政府和軍工企業的支持下,烏克蘭自身軍工企業生産能力大幅提高,特別是目前在戰場上發揮著巨大作用的無人機,烏軍每年自行生産和進口的數量,是俄羅斯的20倍以上,這個差距還在持續擴大。許多人根深蒂固地認爲,俄羅斯背後有某個神秘大國支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對此我曾多次委婉同時清晰地表明過個人判斷:朝軍的石頭和彈弓打飛機技術雖然宇宙第一,但俄軍要完全掌握這項先進技術並不容易;沒有任何一個跟西方陣營經貿密切的國家,願意置自身巨大利益不顧公然軍事上支持俄羅斯。許多對國際事務七竅通了六竅的高人,經常留言對我這個判斷冷嘲熱諷。我無法說服所有人相信,只能用時間來驗證。

第三、因爲俄軍重裝備損失嚴重,在沒有坦克、裝甲車配合的情況下,俄軍步兵頻繁發動“人肉沖鋒”,使得俄軍單日人員傷亡持續增長,由最初每日損失200-300人,現在每天損失1000多人。雖然俄軍付出了巨大代價,看似不斷占領烏克蘭領土,但實際上,如果以3個月(一個季度)爲時間單位,俄軍每個季度占領的烏克蘭領土在持續快速下降。也就是說,俄軍人員損失持續快速增加,但推進的速度在持續下降。這個事實非常重要,估計許多文科生就看不懂。

最後回應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既然俄烏雙方地面部隊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逆轉,烏軍何時會發動大反攻?

烏軍現在的打法,跟美軍、以軍和其他北約部隊相似,就是發現敵人就呼叫炮火打擊。相比而言,烏軍多一個遠程打擊工具——大量使用自殺無人機,但是,烏軍缺少美軍、以軍和北約部隊那樣的強大制空權。

現在烏軍就等F-16戰機投入戰場,成爲名副其實的貼牌美軍。利用強大的空中力量,幾乎完全摧毀敵方曝露的火力,摧毀敵方兵力和裝備集結地,炸毀其後勤補給線,並且在反攻中始終得到空中火力的近距離支持,地面部隊的作用就是打掃戰場。這需要烏軍至少60架戰機投入戰場,並且對發現的俄軍目標持續進行3-6個月的空襲之後。另一個重要觀察指標,就是烏軍完全摧毀克裏米亞大橋3-6個月之後。

烏軍已經獲得了足夠數量的F-16戰機援助承諾,雖然距離澤連斯基所要求的120-130架仍有差距,但只要西方陣營幫助烏克蘭培訓出足夠數量的飛行員,並提供足夠數量F-16戰機使用的彈藥,我認爲明年夏天是一個關鍵的反攻時間窗口。屆時就是烏軍對俄軍一邊倒的碾壓,俄烏雙方傷亡人數會由現在的約5:1迅速上升到10:1以上,而且俄軍很快就會潰不成軍。

至于經常有讀者質問“西方陣營喊了這麽久,F-16爲何還沒有進場?”我解釋了許多次:因爲即使速成班培訓的飛行員,也尚未完成基本戰鬥訓練。

(烏軍反攻須F-16大批進入戰場)

下面介紹過去24小時與俄烏戰爭相關的一些重要信息。

1、瑞典政府5月22日宣布,爲了加強瑞典對烏克蘭的支持,瑞典計劃在2024-2026年期間對烏克蘭提供總額爲750億克朗(70.1億美元)的軍事和財政援助,包括在國際市場上爲烏克蘭購買武器彈藥。

瑞典和芬蘭是俄烏戰爭爆發後放棄中立國地位,加入北約的國家。過去兩年,瑞典對烏克蘭提供了較多的軍事援助,整體而言,排在英、美、德、波蘭、荷蘭、波羅的海三國第一梯隊之後,跟歐盟、丹麥、挪威、芬蘭、西班牙、加拿大、捷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家一起列第二梯隊。

2、5月22日,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與西班牙國防部長羅伯斯通電話,雙方確認了西班牙最新一批對烏援助。這批新的援助清單包括:用于愛國者防空系統的導彈,一批德國産豹式坦克,一批155毫米炮彈,反無人機系統和其他武器。提到在俄烏戰爭中聲名大振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我要做一個澄清說明。簡體中文網絡上許多人說“愛國者”防空系統非常老舊,技術落後。這讓我相當不以爲然,畢竟全世界能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防空系統真不多。雖然美國的科技和軍事技術極端落後,“愛國者”整體性能遠遠趕不上技術遙遙領先的俄、朝、伊等國家先進的防空系統,但“愛國者3”確實屬于美國現役先進的防空系統,只稍微落後于美國的“標准6”和薩德防空系統。當然,美國這三種技術最先進的防空系統,確實跟朝軍使用的石頭彈弓無法相提並論;也正如一艘“莫斯科號”巡洋艦——現在叫“莫斯科”號超級潛艇,可擊沉三艘美軍最先進的“福特”號航母一樣。這就是著名媒體人胡錫進先生前幾年說的:“我們玩著抖音,刷著淘寶,能把美國逼回農業國去。”3、美國一些議員和媒體,最近公開呼籲美國政府向英國學習,取消對美國援烏武器彈藥不能用來攻擊俄羅斯本土的限制。不過,基于避免俄烏戰爭溢出烏克蘭領土範圍,以免導致北約跟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沖突,是西方陣營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美國政府不大可能放棄這個立場。4、烏軍5月22日在波克羅夫斯克(阿夫迪夫卡西北)地區擊落一架俄軍蘇-25攻擊機。這是最近一個月內,烏軍在同一地區擊落的第4架俄軍蘇-25攻擊機。

(俄蘇-25攻擊機又被烏軍擊落)

5、5月2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召集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和最高統帥參謀部成員,召開特別會議,集中研究自行生産電子戰設備、無人機、導彈的計劃,以及對抗俄羅斯航空炸彈(滑翔炸彈)的措施。

6、烏克蘭軍方5月22日宣布,首批由美國培訓的F-16技術服務人員,已經完成培訓返回烏克蘭。這些技術人員主要是機場地勤、維護保養、空中管制方面的專家。這意味著距離烏軍F-16戰機投入使用前進了一大步。

7、烏軍總參謀部5月22日在戰況通報中,澄清5月19日晚烏軍用陸軍戰術導彈襲擊克裏米亞半島塞瓦斯托波爾港口時,確認摧毀了俄軍“旋風”號導彈艦,但“科夫羅維茨號”掃雷艦是否嚴重受損,尚需進一步確認。我爲烏軍這種嚴謹認真的態度點贊。

8、據烏方通報,過去24小時雙方在接觸線上發生了121次戰鬥,烏軍擊退了所有俄軍進攻。值得注意的是,昨天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換到了哈爾科夫東北部與盧甘斯克交界的庫皮揚斯克周邊地區。雙方在這裏厮殺了一年多,接觸線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俄軍四處出擊,丟下大量裝備和屍體,卻毫無進展,有力地證明了俄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早就失去了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俄烏戰爭爆發第820天,烏克蘭總參謀部公布過去24小時俄軍(含俄地方、企業、分離組織武裝)戰損如下:殲滅(死亡和重傷)俄軍1330名,累計俄軍49.77萬人被殲滅;俄軍傷殘與陣亡人數比例約爲1:1。擊落1架俄軍戰機,摧毀俄軍11輛坦克、27輛裝甲車、40門火炮、1套防空系統、71輛油罐車和後勤重載車輛、4套特種設備(主要是電子戰設備),攔截了45架大型自殺無人機、1枚導彈。

(烏方5月23日統計的俄軍戰損)本人綜合各方面信息粗略估算,烏軍官兵損失約10.0萬人,其中死亡與重傷人數同樣爲1:1;另有約2.1萬名烏克蘭平民遇難。烏克蘭爲保衛家園殉國的戰士將來必榮歸天國,與上帝同在。讓我們持續恒切禱告:願上帝賜下和平,止息戰爭;讓惡人得報應,善良者受庇護。

27 阅读:548
评论列表
  • ajie 25
    2024-05-23 22:54

    [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24 17:48

    俄烏死亡和傷殘比都是5:1,敗退的卻是烏。小編牛皮[點贊]不過還是要批評你,吹的不徹底,滿兩年的時候,司機說了,兩年總共陣亡3.1萬,現在最多也就3.5萬。你和司機沒統一口徑,不給你發錢了

七拼八湊

簡介:新資訊,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