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雷斯海峽:南太平洋往來印度洋的國際航道,爲何是海上“鬼門關”?

維達說 2024-03-22 09:18:30

在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著作的《海底兩萬裏》中,性能超越時代的潛艇“鹦鹉螺號”可以說在海洋裏無所不能,但卻發生過一次觸礁擱淺,甚至還因此受到了巴布亞土著人的弩箭攻擊,觸礁的地方便是被敘述爲“地球上最危險海峽”的托雷斯海峽。那麽托雷斯海峽爲何危險?又存在什麽地緣價值呢?

從潛艇“鹦鹉螺號”擱淺托雷斯海峽說起

《海底兩萬裏》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海上有一頭“大海怪”出沒,據說撞沉撞傷了許多船只。法國博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仆人康塞爾和加拿大捕鯨叉手尼德·蘭,受邀登上一艘美國戰艦參加追捕,卻在交戰中落水,來到“海怪”背上——潛艇“鹦鹉螺號”。三人被船長尼摩收留,經曆了一場航程約2萬法國古裏(約合8萬公裏)的環球海底冒險。

凡爾納用十足的想象力,設想了許多當時的“黑科技”,更描繪了神秘壯闊的海底世界,一經連載便引起轟動,與《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合稱“海洋冒險三部曲”,被翻譯成各種小說譯本傳遍全球,更是被反複搬上銀幕演繹,甚至許多科學家、發明家和科幻作家都受過它的啓蒙。

這其中轉變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與“鹦鹉螺號”尼摩船長關系的橋段便是在托雷斯海峽遇險。在“科學時代最強預言家”的凡爾納筆下,托雷斯海峽並非是虛構,而是真實存在于澳大利亞北部與新幾內亞群島之間,准確說是夾峙在約克角半島與新幾內亞東南岸間,其西側是阿拉弗拉海,東側則是珊瑚海,是連接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如何得名?

可以說鹦鹉螺號通過托雷斯海峽從南太平洋進入印度洋是最佳選擇。不過這種選擇更多是基于航程而非是航行安全,這跟托雷斯海峽本身的特征有關。雖然托雷斯海峽平均寬度達到了150公裏,寬度也在59-170公裏,面積達到了3.5萬平方公裏,但因爲平均水深僅有50米,最淺處僅有14米。

更重要的是海峽內暗礁遍布,多淺灘和珊瑚島,如威爾士王子島、星期四島、班克斯島等島嶼,僅有幾個狹窄的淺水航道可供航行,對于巨輪航行來說,這些都會給過往船只帶來不小的危險。這些分布在海峽內的島嶼統稱爲托雷斯海峽群島,由西側的岩石島、中部的珊瑚島和東側的火山島等超過100個海島組成。

從地質的角度來看,托雷斯海峽處在寬闊的澳洲大陸架上,早在兩三百年前還是陸上低地,後來由于澳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地層在構造運動中陷落,最終由海水淹沒成海峽,再加上維度角度,熱帶雨林氣候下,發育了衆多類型的珊瑚礁。所以托雷斯海峽中的珊瑚島礁與澳洲東海岸的大堡礁極其相似。

在這種水淺且遍布珊瑚暗礁的海域,對于缺乏現代船舶聲呐探測設備的19世紀海船來說,穿行陌生海域,擱淺已是最好的結果了。再加上殖民時代,托雷斯海峽兩岸都是並未接觸到近代文明的原始部落,一旦擱淺在淺海,遭到土著人襲擊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所以托雷斯海峽被稱爲“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峽”、“海上鬼門關”也就容易理解了。

這裏不僅感慨,凡爾納著作的《海底兩萬裏》,雖然是科幻小說,但不得不說,這部科幻大作裏的現實與幻想是交錯的。如今托雷斯海峽雖然船只航行較危險,但在現代船舶系統的加持下,仍是東南亞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太平洋諸島海上往來的重要航道。

上期回顧:跨越保克海峽,從印度修建羅摩跨海大橋看斯裏蘭卡的內部地緣之殇

備注:本文是《世界海峽合集》的第29章原創作品,僅爲一家之言,轉發請注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嚴禁抄襲。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