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一三一:戚繼光一生,戰功與爭議並存

隱真曆史 2024-02-25 20:57:42

戚繼光逢迎張居正,給他送禮,其實戚繼光是一個能打仗的人,也是一個有志于擊退敵寇,保家衛國的人。

盡管戚繼光貪汙、行賄、拉關系、結黨派,但面對倭寇入侵,戚繼光能夠拿出全部身心,訓練軍士,然後帶頭投入戰場,與倭寇性命相搏。

正因爲張居正了解戚繼光,所以不追究他的道德細節。戚繼光是個有良心的人,他知道張居正對他好,便投其所好,給張居正送金銀財寶和美女。張居正回江陵爲父親奔喪時,戚繼光派精兵護衛,手持火铳,十分威風。戚繼光知道,張大人希望他能夠在邊關建功立業,保障國家北部安全,拱衛京師。自戚繼光鎮守薊州之後,明帝國的北部邊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前蒙古人動不動就大規模入侵,現在局面大有改觀,北部邊疆安定,爲張居正推動內部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張居正和高拱能處理俺答封貢開市事件的前提,是有戚繼光等人訓練的邊防軍作爲後盾,蒙古首領前來求封進貢開市,不再違約入侵,靠的還是戚繼光在邊防鎮守。

戚繼光的戰法很實用,不搞花架子,所有的訓練都是針對性的弱點進行的。在東南沿海,他用鴛鴦陣打敗倭寇。調到北方後,面對蒙古鐵騎往來如飛的戰法,他修建作戰台,把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騎兵發揮不了作用。

他大力發展火器,讓蒙古騎兵無法近身,敵人每次來,還沒沖到城下,就被排铳掃回,丟下一具具屍體。等他們在城外奔波累了,再派出精兵出城去追擊,讓蒙古飛騎疲于應付。長此以往,大家就都不來了。

戚繼光足智多謀,有了張居正的支持,才得以在前方專心打仗,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相比後來的袁崇煥等人,他又是何等的幸運。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死後,萬曆皇帝開始清算張居正,戚繼光作爲張居正的嫡系不能幸免,罷官後回到了山東登州老家,萬曆十五年病死。

戚繼光縱橫邊疆數十年,用自己的智慧打敗了強敵,保全了大明帝國的安全,被後人稱贊爲民族英雄,一生有此譽足矣。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