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美國無法擊敗中國電動汽車”!

蟲蟲雜談 2024-05-20 10:10:54

5月20日,韓國媒體《先驅經濟》發表文章稱,雖然喬·拜登政府采取了“超級強硬”的做法,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一次性提高了四倍,但分析表明,這不足以阻止低價的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相反,有人指出,這只會減緩美國汽車行業向電動汽車的轉型,並削弱其競爭力。

有分析認爲,將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從此前的25%提高到100%,是一項短期保護措施,可能會推遲其進入美國,但最終不會阻止它們。

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美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意識到,很難在價格上與中國的低成本電動汽車競爭。

中國第一電動汽車公司比亞迪銷售的小型電動汽車“海鷗”的售價約爲1萬美元,即使加征100%的關稅,估計也會與目前在美國銷售的許多電動汽車的價格相似或更便宜。

有預測認爲,爲了應對美國提高關稅,中國制造商將尋找迂回路線。中國制造商很可能會試圖在第三市場投資,以便在美國市場推出産品,並將嘗試在墨西哥等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地區建設電動汽車和電池工廠。

事實上,比亞迪將在幾天內將在墨西哥組裝的全新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推向墨西哥市場。雖然目前不會在美國市場上市,但由于生産設施已經完成,因此不能排除在墨西哥生産電動汽車,不加關稅地出口到美國的可能性。

也有人質疑,即使拜登政府精心制定高關稅政策,也不會對美國汽車産業産生任何幫助。專門報道電動汽車和電子産品的媒體《Electric》嚴厲批評了此次對華關稅上調,稱“這不是考慮對汽車行業或美國最好的結果,而是民粹主義,旨在利用仇華心理在總統選舉中爭取選票。”

《Electric》還提到,由于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大量進口日本鋼鐵産品,美國鋼鐵行業陷入危機,通過遊說導致日本自發限制出口,並指出:“最終未能阻止日本鋼鐵行業超越美國。高額關稅將使美國汽車制造企業陷入錯誤的安逸狀態,對環境也沒有幫助。”

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汽車行業美洲主管Dan Hirsch表示:“他們(中國産電動汽車)會來這裏,那只是時間問題。西方汽車企業必須做好應對這個問題或與他們競爭的准備。”

6 阅读:1161

蟲蟲雜談

簡介:創作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