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電板塊迎來反彈,重點關注固態電池産業化加速!

銳叔論 2024-05-11 08:20:56

昨天锂電池概念較爲活躍,板塊內漲停股數量位列各板塊之首。驅動上,工信部前天在官網發布《锂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锂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兩份文件是對《锂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锂離子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進行修訂,旨在鼓勵和引導行業技術進步和規範發展。目的是爲加強锂電池行業規範管理,引導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我國锂電池産業健康發展。其中的《規範條件》指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産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

相比于《規範條件(2021年本)》,《規範條件(2024年本)》延續了産能利用率不低于50%,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率不低于3%的要求。同時,對電池能量密度、循環性能等電池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的要求略有提升。相關要求對于一二線廠商來說,基本上都可以滿足,但三四線小廠在研發投入、制造工藝和産品性能滿足標准的可能性較低。雖然作爲引導性文件,信號意義更大,但考慮到當前行業産能過剩問題較爲嚴重,行業整體尤其是尾部産能的産能利用率處于低位,本次意見稿或有助于促進産能市場化出清、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有利于頭部企業。

不過,對于市場來說,銳叔認爲未來的主要機會還是在新技術創新産生的新賽道上,比如說固態電池。現有锂離子電池基本采用液體電解質作爲離子遷移通道,被稱爲電池的“血液”。實際應用過程中,其能量密度逼近理論性能極限,而且液態化學體系容易出現隔膜穿刺或電解液燃燒等造成短路,導致熱失控問題。固態電池的核心變化是固態電解質取代隔膜與電解液。采用固態電解質可以大幅提升電池體系的能量密度、本質安全和優秀的低溫性能等優勢,固態電池被認爲是液態電池的終極替代者,具有長遠的技術發展潛力。

目前,美日德中各國都相繼推出了相關政策和計劃,明確固態電池主要發展目標,比如,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到2025/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需要分別達到400Wh/kg和500Wh/kg。此次征求意見稿也新增了固態電池相關要求,包括單體電池能量密度≥30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260Wh/kg。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在行業層面,由于固態電池的優勢在于安全和續航,預計未來在飛行端、新能源車端、消費電子端以及儲能端都會有所應用。假設2025年全球動力/消費/儲能電池固態電池滲透率爲1%/2%/0.7%,2030年滲透率爲5%/10%/4.7%,則預計對應2025/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爲18/223GWh,2025-2030年CAGR爲65.8%。

而國內在固態電池的産業化進程上也在加速,蔚來汽車、東風岚圖、智己汽車和廣汽埃安等造車新勢力爲打造新能源汽車産品差異化,率先在部分産品導入半固態電池。

新賽道有望帶來新的成長機會,也有望誕生新的龍頭企業,銳叔也建議在锂電池領域重點關注固態電池的相關機會。

0 阅读:0

銳叔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