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頭條】關于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你需要知道這些

小康雜志社 2024-03-14 10:35:14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來

1960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和荷蘭等5個國家的消費者發起成立了獨立的、不以盈利爲目的、無政治傾向的世界消費者聯盟,總部目前在英國倫敦。

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爲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並規定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産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

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體性社會團體。宗旨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每年的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及地方各級協會都會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運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喚醒、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3.15 標志”意味著什麽

2000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推出“3.15標志”。它是中消協推出的一種信譽認證,是對所有行業,商品、服務質量上乘,接受消費者協會調解的骨幹企業的認可和證明。任何産品申請使用“3.15標志”,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考察審核程序,從而確保“3.15標志”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此標志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優質商品或服務的一種認可和證明,二是使企業履行做出的承諾:即發生小額消費者權益爭議時,消費者與經營者雙方協商不成,經營者自願接受消費者協會的調解意見,以避免小額爭議久拖不決。

消費者享有以下權利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産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主要享有以下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權和監督舉報權。

保存維權憑證

這些材料可以作爲維權憑證1、購物小票、保修單、發票、紙質或電子版合同。2、錄音、錄像。3、網購交易記錄、聊天記錄、網頁公正保存。4、加蓋公章的旅遊行程表、計劃書。5、加蓋公章的消費清單。

切記:消費者在購物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發票並予以妥善保管。

購買數碼産品和選擇運營商應注意

1、在實體店購買時要小票、發票和保修單。注意核對小票、保修單、發票所訴産品名稱、規格是否與實際産品一致,單據的排頭是否與商家名稱一致。2、網購時記住索要發票並保存(注意是否爲假發票),保存交易中使用過的快遞單、收貨單、付款單等一系列單據。保存涉及交易的聊天記錄,如QQ、微信或者阿裏旺旺等聊天工具的溝通記錄。

切記:保存電商的交易記錄及保留交易産品包裝。

食品消費證據保留注意事項

1、正規超市購買食品,注意包裝明細。2、購買食品時,養成向營業員索要購物憑證的習慣,並妥善保管。3、若因食品問題造成人身傷害保存好病例及醫藥費發票。4、證據拍照,手機證人證言。做好相關證據保全。

切記:購買食品時一定要看看食品的三期。所謂三期就是指食品的生産日期、保質期、保存期。

運用維權渠道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切記: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爲一年;因産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爲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已經到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所以要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運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維護我們每個人的權益!

(透視社綜合央視新聞、人民網、中國青年報報道)

編輯:劉淞菱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