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彈藥庫空了,俄軍從亞洲拿到40億美元武器:不是朝鮮不是伊朗

萬象解讀 2024-05-19 23:47:11

俄羅斯的武器來源顯得源源不斷,爲何在沖突中始終能夠維持甚至增強戰力?與北約32國爲支援烏克蘭幾乎耗盡炮彈的情況相比,俄羅斯的坦克、裝甲車和彈藥卻在不斷增加。

根據美國情報部門的分析,俄羅斯的最先進坦克型號T-90不僅在戰鬥中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2023年初,俄羅斯甚至將舊款T-62坦克運往前線。然而,僅僅幾個月內,俄軍的T-72和T-90坦克數量顯著增加。

最近的外媒報道披露,俄羅斯的主要武器供應國並非伊朗或朝鮮,而是印度。過去半年裏,俄羅斯從印度獲得了價值40億美元的武器和彈藥。俄羅斯向印度大量出售原油,印度則使用盧比支付,隨後俄羅斯再利用這些資金向印度購買大量軍事裝備。

印度陸軍70%以上的裝備都是俄式,堪稱一個龐大的武器庫。其儲備的武器彈藥足以讓俄羅斯在戰場上作戰兩到三年。印度擁有2700輛T-72坦克和850輛T-90坦克,而且能夠自主生産T-72,這些裝備符合俄羅斯的作戰標准。

此外,印度的伯蘭吉爾兵工廠是亞洲最大的一個大口徑炮彈生産基地之一。印度有九個大型彈藥生産集團,能夠滿足大量的軍事需求。

不但如此,印度不僅向俄羅斯出售武器彈藥,還秘密向烏克蘭出口炮彈。捷克牽頭的一個財團曾聲明,從一個不明國家訂購了大量122毫米、152毫米和155毫米的炮彈,而這個國家正是印度。

目前,印度的角色類似于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的中國。當時,伊拉克和伊朗都從中國大量進口坦克、裝甲車、火炮彈藥和戰鬥機等武器裝備。甚至在內蒙古的一個坦克生産工廠同時接待來自伊拉克和伊朗的代表團,他們在同一招待所分別住在樓上和樓下,並在不同的食堂用餐以避免沖突。

如今的印度在國際事務中同樣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一方。各方都認爲印度是關鍵時刻的可靠夥伴。同時,印度還借此機會清理庫存,爲未來與巴基斯坦的潛在沖突儲備新一代的武器彈藥。

### 近年印巴關系趨于平穩,印度善用資源獲益

近年來,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未出現大規模沖突,印度抓住機會,以高價銷售多余武器彈藥,並從國內軍工企業采購新型裝備。這一策略顯然實現了多方共贏。

目前,印度將庫存彈藥高價賣給北約和歐盟,獲取大量外彙;同時,以低價購入俄羅斯石油,加工後轉售給其他國家。此外,印度在支付石油款項時暫時采用武器、機械設備、工程産品及零部件進行抵扣。這種策略讓北約和俄羅斯都認爲印度是其可信賴的夥伴。

美國近期公布了對烏克蘭的武器彈藥援助清單,顯示其援助意圖是幫助烏克蘭維持戰線,而非奪得決定性勝利。

根據公開數據,美國共援助86輛坦克,包括31輛M1A1型和45輛T-72B型,這些足以裝備一個裝甲旅。此外,還提供了300多輛M-2步兵戰車、189輛斯特萊克輪式裝甲車、400多輛M113裝甲運輸車和250輛M-1117輕型輪式裝甲車,大致可裝備兩個機械化步兵師。

空軍方面,盡管未提供戰鬥機,但有20架米17運輸直升機。炮兵方面,美國援助了40多門海馬斯火箭炮、70多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近200門155毫米榴彈炮,總數超過300門,足以裝備超過十個炮兵營。

防空武器援助包括1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12套NASAMS防空導彈系統,以及數量衆多的鷹式防空導彈、毒刺防空導彈和防空雷達。

美國還提供了超過436萬發105毫米和155毫米炮彈及迫擊炮彈,7000多發精准制導炮彈和數萬顆反裝甲地雷,此外還有多種無人機系統、高速反輻射導彈、運輸卡車、戰術車輛以及各種工程設備、培訓和零配件。

在25個月內,美國累計提供的這些援助足以確保烏克蘭維持戰線,避免全面崩潰,但指望這些裝備完全擊敗俄羅斯,幾乎是不可能的。

0 阅读:407

萬象解讀

簡介:不一樣的世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