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充值遊戲上萬元,父親憤怒連扇自己耳光,錢都去哪兒了?

最先鋒 2024-04-12 22:19:49

最近“男孩玩遊戲充值上萬元,父親連扇自己耳光”一事,引發熱議。

一個9歲的熊孩子,拿了他爸爸的手機下載了一款名爲《蛋仔派對》的遊戲,直接用華爲應用商店裏的賬號登錄了遊戲,並且在10分鍾充值了6400元。

最後經過與華爲的溝通協調,已經全額安排退款。

什麽是渠道服?

渠道服區別于官方服務器,遊戲廠商爲了吸引更多的玩家,與渠道方簽署合作協議打造定制版遊戲。

一般的是通過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下載,例如上面的《蛋仔派對》就是通過華爲商店下載,最後也是由華爲退款。

不管是遊戲廠商還是渠道服,都是爲了能夠多賺些錢,玩家充值的越多,渠道服拿的錢就越多。

這麽一來,渠道服就開始動歪心思了。

你要實名制,手機實名就相當于遊戲實名,下載後無限暢玩,沒有任何限制。你要充值驗證,直接給你來個免密支付功能。

沒自控力的小學生玩家,遇到“一鍵實名”和“一鍵支付”再配合上蛋仔這類遊戲裏狂轟濫炸的充值提示,發生什麽事情都不稀奇。

當未成年退款的時候,遊戲廠商和渠道方就開始扯皮了。

你充值給了遊戲,遊戲公司說你在渠道服充值的,還沒到我們賬上,讓去找渠道公司。你去找渠道公司,渠道公司說我們拿的是和遊戲公司那裏的抽成,你孩子甚至都不是付錢的主體。

那麽,錢去哪兒了?

錢當然就在渠道公司和遊戲公司手裏,但你就是搞不清楚和誰要,反正和誰要都讓你找對方。在這種混亂的主體關系下,絕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充值數萬的前提下,哪怕能拿出足夠的證據,但是,能退回來60%就謝天謝地了。

我個人有個習慣,所有能通過手機直接支付的銀行卡等,最多也就放一萬塊錢,而且付錢都有短信提醒,這是從以前網詐盛行的時候就養成的習慣以後家裏有熊孩子的也注意弄一下,除此之外,交易密碼還是別讓孩子知道。

戲精家長

從遊戲官方的反饋來看,這個賬號此前是成年人賬號。在這之前,就已經有過充值的行爲。

除此之外,這個大哥視頻火了以後,立馬就開始了直播帶貨,不僅挂了商品鏈接,還有抖音小風車,效率還是很高的。

不僅如此,他還有了直播預告,預約裏寫的是周一到周五晚七點直播。

還有,扇自己10巴掌這個事你扇給兒子看,我是能理解的,你發視頻出來給大家看我不知道目的是什麽,給網友們看這個幹啥呢?

如果孩子犯了錯,應該注重對孩子教育的方式。這位父親錄視頻啥的,而且是帶著孩子一起,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情況,父母應該盡量讓孩子遠離聚光燈,因爲互聯網標簽一旦傳播廣泛,會跟著一個人的記憶很多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