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福建一男子因“胰腺癌”化療2年後,竟發現是誤診?!這種病誤診率極高

長城網 2024-04-26 23:20:13

兩年前,50多歲的王大叔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胰腺占位,經過當地醫生判斷,王大叔得的是有“癌中之王”之稱的胰腺癌,便讓他按胰腺癌方案進行化療。

然而,兩年過去了,王大叔發現自己生活如常,並沒有出現“胰腺癌”常伴隨的消瘦、腹痛等不適。

負責治療的醫生有些納悶:難不成診斷有誤?後來經過穿刺活檢,病理診斷結果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這個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明是在胰腺處的腫瘤,怎麽突然就變成“神經”方面的腫瘤呢?在朋友的介紹下,王大叔來到福建省立醫院腫瘤內科,進行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針對性治療。

事實上,王大叔的情況並不是第一次出現,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就和他患過同樣的疾病。喬布斯去世時,公衆曾一度猜想,他得的是胰腺癌,因爲在很多人看來,長在胰腺的腫瘤當然就是胰腺癌。

但事實上,喬布斯得的不是胰腺癌,而是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

無獨有偶,本月初,北京國安的鐵杆球迷楊雪也因神經內分泌腫瘤去世,引發不少媒體關注。令人唏噓的是,楊雪的去世距確診僅僅4天,這讓這種神秘的腫瘤再一次引起世人的關注。

福建省立醫院腫瘤血液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張桂楓介紹,神經內分泌細胞可以分布在各種內分泌腺體內,如胰島、腎上腺、垂體等,也可以分布于皮膚、胃腸道和呼吸道粘膜等。

因此,神經內分泌腫瘤可發生于全身多種器官和組織,但其好發部位是消化系統,以肺和胃腸胰最常見。

神經內分泌腫瘤曾一直被認爲是罕見疾病,因此不少醫務人員對其認識有限,誤診、漏診率極高。多數病人從發病到確診,都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彎路。

另一方面,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表現的複雜多樣性,也是導致人們常常被“誤導”的原因之一。

近40年來,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持續上升,並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其中,中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增長速率高于美國,曾經罕見的疾病不再“罕見”,這需要引起大衆的關注。

來源:福建衛生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