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爲何喜歡娶13、14歲少女?有4大原因,每個都很現實

長風文 2024-05-20 06:10:09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無論男女,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與如今社會上男女普遍晚婚晚育的情況不同的是,在我國古代,男女成婚的年紀都比較小。

翻開兩千多年的曆史畫卷,曆數各朝各代,我們會發現雖然針對男女成婚的年紀有所不同,但大差不差。

女性都是在十三五四歲的年紀,就必須要嫁人了。

這個年紀放在後世來說也就是初中生,正是青春洋溢、無憂無慮、花兒一般的年紀,便早早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承擔起生兒育女的責任,這不禁讓我們感到驚訝,這是爲何呢?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有4大原因,讓朝廷不得不用法律來規定女子嫁人的年紀,甚至超過一定年齡不結婚還會受到懲罰。

例如《漢書·惠帝紀》中就明確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這意味著,女子到了十五歲便可嫁人,而若超過三十歲仍未出嫁,則要受到五倍賦稅的懲罰;

《宋書•周朗傳》也規定若女子到了15歲還沒有嫁人,那麽她的家人也要受到連坐處罰。

而朝廷官方之所以制定這種強制和束縛女子婚姻制度,也是基于當時社會現實生活的無奈,封建陳舊的社會觀念而決定的。

首先,古代醫療條件落後,人們的平均壽命相對較短。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不得不在有限的生命裏盡早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以延續香火、傳承血脈。

其次,貧困家庭爲了生計考慮,往往會將女兒早早嫁出去,以減輕家庭負擔。在一些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將女兒當作商品送給富人做妾,以換取彩禮補貼家用。

這樣的做法雖然殘酷,但卻是當時社會現實的寫照。

此外,戰亂也是導致古人早婚的一個重要原因。頻繁的戰爭使得人口銳減,爲了補充人口、恢複生産,統治者不得不鼓勵早婚多育來鞏固統治基礎。

畢竟閑時種地生産,戰時兵源都是要靠人堆起來了,你不生,我不生,這國家不就完了嗎?

所以一些皇帝甚至通過優惠政策來刺激生育,如唐朝時期就規定早婚早育者可減免徭役等。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古人早婚的風氣。

然而,最讓人痛心的莫過于古人陳舊的觀念對女性的束縛和壓迫。

在古代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女性地位低下,沒有獨立的人格和選擇權。她們被要求早早嫁爲人婦,過上相夫教子、服侍公婆的日子。

這樣的觀念不僅剝奪了女性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權利,也讓她們在身心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

雖說在古代人被分爲三六九等,但是在女性婚姻年紀這一塊,無論是市井百姓還是皇室貴胄都比較統一。

獨孤伽羅十四歲便與楊堅共結連理;長孫皇後十三歲便與李世民攜手共度人生;孝莊,同樣是十三歲便與皇太極締結良緣;而張嫣更是年僅十一歲便成爲了漢惠帝的皇後,十五歲便榮登皇太後之位,成爲了曆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後。

回顧曆史,我們不禁爲那些早婚的少女感到惋惜和同情。她們的命運被時代的車輪無情地碾壓,成爲了封建禮教和陳舊觀念的犧牲品。

然而,正是這些曆史的印記,讓我們更加珍惜現代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更加堅定地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美好理想。

· 完 ·

5 阅读:6902
评论列表
  • 昌記 20
    2024-05-20 09:26

    說得現代的就不想一樣!

  • 2024-05-20 11:06

    因爲嫩草好吃啊,年輕健康身體好相對來說活著更久對自己家族有利

  • 2024-05-20 09:59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古人誠不欺我

  • 2024-05-22 17:22

    錯誤古代人壽命短,發育快

    我朋友 回覆:
    都一樣,古代也沒吃激素,看看老照片13/14還是小孩子,正常都16/18結婚,沒那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