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己者”賈诩

三國迷小潘 2024-03-14 21:34:19

謀士先謀己,再謀人,終謀天下。他攪動天下大勢,使舊都長安變爲廢墟,他也被譽爲三國時期最聰明之人,在害死了曹操長子曹昂大將典韋下,卻仍能被曹操奉爲座上賓,最終還能成爲曹魏的開國功臣,這就是毒士賈诩。

賈诩,字文和,甘肅武威人,公元147年出生,早年以舉孝廉入世。被後人評價爲毒智多謀,有陳平的智謀。一次,賈诩在回鄉途中遭遇強盜,結果一行數十人皆被抓獲,他自稱是太尉段炯的外孫,對方不但不敢害他,還與他立下盟約,送禮回去。

公元189年,董卓進京後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爲帝。時年43歲的賈诩在董卓的女婿牛輔帳中擔任輔軍,與李催、郭汜一起擊敗江東猛虎孫堅。三年後,司徒王允聯合呂布刺殺董卓後,清算董卓余黨,這時坊間傳聞王允想殺掉所有涼州人,董卓舊部人心惶惶,李催、郭汜還想私下逃命,此時賈诩提議先回涼州打著爲董卓報仇的名義收攏董卓殘余舊部重新殺回長安,爲董卓報仇。賈诩此舉是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作爲董卓手下立下功勞之人,又是出生涼州的賈诩恐怕早就被王允惦記上了,他也看出王允在董卓死後不但驕傲自負,排除異己,憑借潑天大功將朝廷變成了他自己的一人堂,王允也逐漸不得人心,因此他才建議李催、郭汜殺回長安解決掉王允。然而這卻讓局勢陷入進一步的混亂。

李催、郭汜帶兵攻陷長安後,長安城內士兵諸多叛變,郭李二人逼死王允,趕跑呂布後,卻在長安城燒殺搶掠,導致長安城屍橫遍野。此時賈诩知道這二人成不了什麽氣候,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拒絕了郭李二人的示好。

很快,李催、郭汜兩人就爆發了內讧,真刀實槍的在長安城裏打了起來,李催還把賈诩找來當幫手。不久,在郭李二人的交戰之中,長安城幾乎成爲一片廢墟。劉協也趁著戰亂之時,在張既、楊鳳、董承等人的護送下,離開長安前往洛陽。賈诩聽說同鄉的段煨在華陰駐軍,于是前去投奔,段煨表面對他推至心腹,但是心中對賈诩卻十分忌憚。賈诩察覺後爲了自保,投奔了張濟侄子北地槍王張繡。此時張濟雖然已經戰死,但是張繡卻收攏其部曲,屯兵于宛城。在賈诩的建議之下,張繡寫信與荊州劉表,願意在北面爲其對抗曹操,並且求來了大量的錢糧。不久後,曹操出征宛城,張繡投降,曹操納張濟之妻,這讓張繡心生反意,私下向賈诩問計再次叛亂,打得曹操損兵敗逃走,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戰死于亂兵之中。在曹操准備起兵報複之際,北方袁紹准備南下,最終在郭嘉的卻說與北方的威脅下忍氣吞聲又交好于張繡。

兩年後,賈诩又勸張繡降于曹操。公元199年,袁紹派人招降張繡,賈诩卻直言袁紹優柔寡斷,並非明主,未必能戰勝曹操,于是建議張繡歸順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雖然實力不如袁紹,但是志向遠大,能不計前嫌,張繡投奔曹操,必然能得到曹操重用。曹操見張繡歸附,果真不計前嫌,並封張繡爲揚武將軍,還讓兒子曹軍娶了張繡之女。

在官渡之戰中,賈诩幫助曹操查漏補缺戰勝袁紹,統一北方。在赤壁之戰前,賈诩就建議曹操不要急于打江東,而且應該穩定荊州,以大勢壓人不用興師動衆就可讓江東歸附,曹操不聽,果在赤壁之戰中铩羽而歸。

公元211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出兵渭南,賈诩挑動馬超、韓遂之間的關系,使其發生內讧,曹操趁機大敗馬超,平定關中。但是賈诩自知不如郭嘉與曹操之間信任與親密,也不如其他老臣般從始至終,于是不與他人私交,也不摻和曹操的家務事。後來曹丕與曹植爭奪世子之位時曾向賈诩求教,賈诩只說讓曹丕好好磨練自己。後來曹操也找賈诩商討哪位子嗣可以立爲世子,賈诩只是低頭沉默,曹操問他爲何,賈诩回答說,我在想袁紹與劉表。于是曹操知道了賈诩的意思便是立長不立幼,于是在同年立了曹丕爲太子。

曹丕在登基後,對賈诩封官進爵,拜賈诩爲太尉、進爵封侯,其長子爲驸馬都尉,幼子爲列侯。曹丕曾向賈诩問計,魏國重心應當伐吳還是伐蜀,賈诩卻認爲應該先修內政整頓自身積累力量,以天下大勢力壓吳蜀二地。曹丕不聽,執意出征東吳後無功而返。公元二二三年,賈诩去世,享年77歲。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