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答問彙總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22 23:10:30

5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將出席5月22日在德黑蘭舉行的伊朗已故總統萊希吊唁活動。

應科摩羅總統阿紮利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報翔將于5月26日出席在科摩羅首都莫羅尼舉行的阿紮利總統就職典禮。

法新社記者:西班牙、愛爾蘭剛剛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中方對此有何回應,也會采取同樣的行動嗎?

汪文斌:中方一貫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複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支持“兩國方案”,是最早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我們在巴以沖突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認爲,當務之急是切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728號決議,立即停火止戰,結束加沙史無前例的人道主義危機,盡快重返以“兩國方案”爲基礎、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正確軌道。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爲早日結束巴以沖突,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總台中國之聲記者:王毅外長剛剛出席了上合組織外長會。發言人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汪文斌:當地時間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出席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

王毅外長表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已成爲上合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一面旗幟。世界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堅守“上海精神”,把准正確方向,通過進一步做實、做強上合組織,更有效維護共同利益,應對各種挑戰,捍衛公平正義。

王毅外長提出四點建議,一要堅持戰略自主,保持團結協作,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把本地區變成地緣政治的角鬥場。二要堅持安危共擔,提升協作水平,以全球安全倡議爲指引,爲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三要堅持普惠共贏,賦能合作發展,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本組織各國發展戰略高質量對接,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四要堅持開放包容,深化交流互鑒,讓多樣文明百花齊放,讓各國人民加深理解。

王毅外長就台灣問題闡明中方嚴正立場,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獨”分裂活動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壞性因素。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但無論他們如何折騰,都阻擋不了中國終將實現完全統一,台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懷抱。所有“台獨”分裂分子都將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上合組織成員國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表示贊賞。相信大家會繼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爭取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

與會各國外長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上合組織作用和發展成就,一致認爲面對複雜國際地區形勢,成員國應弘揚“上海精神”,挖掘合作潛力,堅持開放包容,加強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合作,推動互聯互通,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爲世界和平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各國外長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一致同意加強打擊“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各方認爲,應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熱點問題,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聯合國憲章權威,反對單邊主義,推動世界多極化。

會議爲7月舉行的阿斯塔納峰會進行了全面准備。

彭博社記者:菲律賓總統上周末表示,計劃就菲律賓一海軍將領和一位中國駐馬尼拉外交官達成關于解決南海問題協議的對話錄音進行調查。在菲律賓今天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該名將領否認就此事與中國達成過任何協議。請問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無論是中菲之間就妥善管控南海局勢達成的“君子協定”、內部諒解,還是“新模式”,時間線都清晰明確,事實板上釘釘,證據確鑿無疑,誰也抵賴不了。菲方將有關當事人解職,恰恰說明中菲曾就管控仁愛礁局勢達成過共識。菲方出爾反爾,倒打一耙,恰恰證明其在仁愛礁問題上心虛了、膽怯了,也證明菲方是背信棄義、侵權挑釁的一方。

我們再次敦促菲方遵守達成的協定和諒解,遵守《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的規定,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共同意志,而不是加劇地區局勢緊張。

《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巴基斯坦總統紮爾達裏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巴方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紮爾達裏總統近日代表巴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灣獨立”,既體現了對中方正當立場的堅定支持,更發出了國際上維護公平正義國家的共同心聲,充分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中方對紮爾達裏總統上述表態表示高度贊賞。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和“鐵杆”朋友。中巴雙方將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給予對方堅定支持,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

路透社記者:梵蒂岡表示希在華建立常設辦事處,這將是兩國關系的重大升級。梵方需創造何種條件才能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會否允許梵方在沒有同中方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情況下在北京設立辦事處?

汪文斌: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接觸,就雙邊關系和國際熱點問題深入溝通,不斷增進了解與互信。我們願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不斷改善。

深圳衛視記者: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爲“生物多樣性 你我共參與”。發言人能否簡要介紹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全球治理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汪文斌:地球是人類共同生活和守護的家園,生物多樣性是維系地球健康、人類福祉和經濟繁榮的基礎。作爲最早簽署、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方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爲國家戰略,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實施重大舉措、提升監管能力、推進全民行動等方式,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今天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較2023版新增6423個物種和267個種下單元。

中國秉持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態度,致力于與各國攜手開創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局面。中方曾于2021年主辦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等相關活動,推動各方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一攬子配套政策措施,爲未來十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多樣性治理擘畫了新藍圖。今年1月,中國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中國成爲“昆蒙框架”通過後全球首批完成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更新的國家之一。2019年以來,中國連續成爲《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資國,也是全球環境基金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捐資國。

中國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作爲和擔當,成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倡導者和引領者。我們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著力維護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秩序,增強團結協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合力,推動形成協同高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格局,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路透社記者:梵方爲提升同中方的關系需創造何種條件?

汪文斌:我剛才已經介紹了,中方願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梵關系不斷改善。

法新社記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昨天暗示,歐盟可能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但是歐盟將采取與美國不同的做法。她說,如果中國對電動汽車行業的補貼被證實是違規的,歐盟將會有針對性地征收關稅。請問你對馮德萊恩的言論有何評論?

汪文斌:中國的發展和開放給歐洲和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風險。保護主義解決不了歐盟的問題,保護的是落後,失去的是未來。中歐互爲第二大貿易夥伴,都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應該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具體經貿問題。我們注意到歐方的相關表態,希望歐方恪守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

《北京日報》記者:外交部網站公布了對美國國會前議員加拉格爾采取反制措施的決定,希傳遞什麽信息?

汪文斌:美國國會前議員加拉格爾近年來出于一己私利和對華偏見,在涉華問題上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幹擾破壞中美關系,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和中美兩國共同利益,性質和影響都十分惡劣。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決定對加拉格爾采取反制措施,包括禁止其本人入境,凍結其在華財産,禁止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本人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具體內容已通過外交部令公布。

必須強調,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對于頑固遏華反華的任何人、任何組織,中方都將依法予以嚴懲。

法新社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關而被起訴的一名前英軍軍官,他上周日被發現倒斃于英格蘭東南部一個公園內。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此前我們已就英方所謂“中國間諜案”闡明了立場。我們堅決反對借所謂“間諜活動”對中國惡意诋毀,敦促英方停止反華政治操弄。

總台央視記者:據報道,美國財長耶倫21日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面板領域的産能嚴重超出全球需求,呼籲美歐以戰略性和團結方式應對,本月舉行的七國集團財長會將聚焦該議題。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多次闡明,中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是企業長期技術積累和開放競爭的結果,是在充分競爭當中拼出來的而不是靠産業補貼補出來的,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中國新能源産能是助推世界經濟綠色轉型亟需的先進産能,而不是過剩産能。

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産業“産能過剩”,完全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本質上是保護主義。按照美方的邏輯,什麽商品出口多了,什麽就是“産能過剩”。那美國每年大量出口的大豆、飛機、天然氣,不也是過剩産能嗎?七國集團財長會難道不應該首先聚焦美國的産能過剩問題嗎?

美方以“産能過剩”爲名,試圖脅迫七國集團成員對中國新能源産品築欄設限,這實際上是要組建一個“保護主義同盟”,與開放共贏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不僅將損害相關國家消費者福利,也將對全球綠色轉型造成幹擾和破壞。

必須指出的是,搞綠色“雙標”做不到兩頭漁利,只會適得其反。要想應對氣變問題就不能搞保護主義,搞保護主義就不可能真正解決氣變問題。美方不能一手高舉應對氣變的大旗,要求中國爲應對氣變承擔更大責任,一手揮舞保護主義的大棒,阻礙中國綠色産品造福全球。

中國願與世界各國深化新能源産供鏈合作,促進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希望各國堅持開放合作,拒絕保護主義;爭取共贏,避免“多輸”。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