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防治熱感冒策略

新華日報健康 2024-05-17 16:56:35

炎炎夏季,雨水充沛,氣候多變,濕熱的空氣爲病菌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同時人體代謝加快,抵抗力降低,容易引發熱感冒等季節性疾病。許多人認爲,感冒是小問題,不用打針吃藥也會自行好轉。這種錯誤認知往往因重視不夠,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本文將介紹夏季熱感冒的成因、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幫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

爲什麽夏季容易引起“熱感冒”?

冷熱交替:室內外溫差大,人們在高溫的室外活動後,進入低溫的空調環境中,身體難以迅速適應溫度變化,導致毛孔突然收縮,影響身體的自然散熱,從而容易受涼感冒。飲食不當:夏季人們傾向于食用冷飲和生冷食物來解暑,過多的冷食會刺激腸胃,影響消化吸收,導致免疫力下降,同時,不潔或變質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腸胃炎,間接增加感冒風險。

細菌病毒滋生:夏季濕熱環境適宜細菌和病毒的繁殖,空氣中病毒濃度相對較高,增加了感染的幾率。

過度貪涼:過度依賴空調、電扇或洗冷水澡等行爲,導致身體突然受冷,幹擾了正常的身體調節機制,降低了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患上“熱感冒”該怎麽辦?

藥物治療:中醫認爲,熱感冒主要是由于風熱之邪侵犯肺衛,導致肺氣失宣,從而出現一系列熱象和表證症狀,如發熱、頭痛、咳嗽、咽痛、舌苔黃膩、乏力等症狀,臨床可用連花清瘟治療。其組方中含有的薄荷、麻黃使人微微發汗以清解外邪,幫助讓外邪從汗而出;組方中含有的貫衆、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石膏等清肺泄熱;大黃下排毒火,讓體內蘊積的火熱、毒素隨大便下排而出,廣藿香化濕和中、調和脾胃,紅景天提高免疫,幫助加強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加快康複。諸藥合用兼具扶正袪邪,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

輔助措施:患病期間要適當補充維生素c以提高免疫力,多喝水,清淡飲食,避免熬夜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若患者出現發熱,可采取物理方式輔助退熱,比如冷敷額頭、貼退熱貼等。

還需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尤其是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等情況,應及時就醫,以便得到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預防夏季“熱感冒”?

避免貪涼:合理使用空調和電扇,避免過低溫度設置,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以免進出房間時溫差過大導致身體不適。減少冷飲的攝入,避免冷水浴,洗澡水溫不宜過低,以免身體受涼。

飲食調理:以清淡爲主,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等,避免暴飲暴食,減少油膩、辛辣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同時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如魚、肉、蛋等。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時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病毒細菌滋生。確保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勤洗手,勤消毒,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或觸摸公共物品後,減少病毒和細菌的傳播機會。適當進行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高強度運動,以防中暑。

適量飲水:夏季出汗多,需及時補充水分,每天至少喝8杯水,可適量飲用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0 阅读:56

新華日報健康

簡介:讓優質的健康內容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