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只有2萬軍隊,是如何一舉擊潰袁紹11萬大軍的?說出來你別質疑

魁哥說曆史 2024-05-26 10:02:29

官渡之戰是三國三大戰鬥之一,在這一戰中,曹操和袁紹雙方大軍于官渡這個地方展開決戰,最終的結果出人意料,令人大跌眼鏡。當時曹操只有2萬軍隊,而袁紹卻有11萬精兵,即使袁紹的河北軍五個打一個,也能擊敗消滅曹軍,生擒曹操。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曹操帶領2萬軍隊,經過艱苦作戰,最終一舉擊潰袁紹的11萬大軍,他是怎麽辦到的呢?說出來你別質疑。

首先,曹操謀士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堅定了曹操及曹軍的必勝信心。

一個人能否辦成一件事,信心是第一位的。如果這個人經常接受悲觀言論,他即使比敵人厲害十倍,也可能敗在敵人手下,甚至被斬殺。但是如果此人一直被灌輸必勝的信心,他能夠越級發揮實力,擊敗敵人。

在官渡之戰前夕,曹操兵少將寡,袁紹兵多將廣,此時曹營中必須有一個人爲其鼓舞士氣,才有勝利的一線生機,這個人就是郭嘉。郭嘉並不是盲目樂觀,他提出重要論斷“十勝十敗論”,意思是曹操有十個勝利的理由,袁紹有十個失敗的劣勢,具體不在這兒一一敘述了。最後郭嘉總結道:“公有此十勝,于以敗紹無難矣。”曹操因此堅定了和袁紹決一死戰的決心,果斷率領軍隊迎戰袁紹。

其次,曹軍斬殺袁紹手下的顔良、文醜兩員上將,士氣大漲。

在官渡之戰正式爆發前,還有兩場開胃菜戰鬥,分別是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這兩場戰鬥中,關羽在張遼的掩護下,騎著戰馬風馳電掣般沖到顔良面前,在顔良還未明白怎麽一回事的情況下,將其刺死,斬其首級而歸。在隨後的延津之戰中,袁紹手下另外一員上將文醜也死于亂軍之中。

顔良和文醜兩人並不是戰五渣,而是河北上將,兩人的戰力之高,即使放在整個三國中也是屈指可數的,孔融曾用此二人的勇猛嚇唬過曹操。幸好曹操及其部將沒有被嚇唬住。

然而,官渡之戰還未正式開打,顔良和文醜兩人便雙雙殒命。兩員上將的陣亡對于袁紹大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損失。袁紹即使心性再好,聽聞手下兩位上將殒命,情緒也會波動,手下士兵聽聞軍中最厲害的兩位上將顔良、文醜竟然在兩軍陣前戰死沙場,他們自問不是顔良、文醜的對手,在和曹軍的對戰中,更容易被殺,因此士氣低落。

與之相對應的是曹軍士氣大漲,個個以一當十,都有信心在戰場上擊敗敵人,搶奪戰利品而歸。曹軍正是依靠高漲的士氣,才勉強拉近和袁軍的差距,兩軍陷入相持階段。

最後,曹軍奇襲烏巢,燒毀袁紹大軍的糧草,徹底擊潰袁軍。

曹軍和袁軍相持一年多以後,雙方都精疲力竭,就看誰先倒下。雖然曹軍少,袁軍多,但是袁紹占據的地盤土地肥沃,糧草遠超曹軍,因此最先撐不住的是曹操。當時曹操已經彈盡糧絕,再過幾天,即使袁軍不進攻,曹軍也會因爲缺糧餓得爬不起來,或者四散奔逃。

此時,袁紹手下謀士許攸叛袁歸曹,向曹操建議奇襲烏巢,燒毀袁軍的糧草。10萬袁軍,每天需要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現在糧草都燒了,軍心大亂,被曹軍徹底擊潰。袁紹僅僅帶著數百騎兵狼狽逃回冀州。

結語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帶領7萬軍隊迎戰袁紹的70萬大軍,曹操和袁紹雙方的實力差距很大,最後的結果是曹操以弱勝強,取得大勝。正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的軍隊更少,只有區區2萬軍隊,而袁紹卻有11萬軍隊(其中精銳步兵10萬,騎兵1萬),然而大戰的結果卻令人意外,曹操以弱勝強,憑借2萬軍隊一舉擊潰袁紹的11萬軍隊,取得決定性勝利,成爲北方最大的諸侯。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