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核彈級”發布會,暴露蘋果的AI焦慮

財經早餐 2024-05-09 06:49:54

上市以來一直不溫不火的iPad系列,終于從“泡面神器”火箭躥升爲“全村的希望”了!

北京時間5月7日晚,蘋果舉行了一場短達35分鍾的發布會,主推的是已經被寄予厚望的iPad新品系列,這也是iPad系列自從2022年上代發布,暌違兩年後再出新品,而iPad Pro系列此次的更新,可以稱得上“核彈級”!

最新芯片,直接安排

此次發布會上亮相的“頭牌”,莫過于搭載了M4芯片的iPad Pro系列,和上一代用了M2的iPad Pro相比,直接跳過M3,一步到位上了蘋果最新款芯片,也把最新一代使用M3系列的Macbook系列甩在了身後。

記得 iPad Air上那句經典的廣告語“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麽?如今蘋果似乎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句話:最新的芯片不裝載在電腦上,直接裝載在平板上了!

M4究竟有多強?有著蘋果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神經網絡引擎(NPU),新神經網絡引擎擁有16個核心,運算速度達到每秒38萬億次,是蘋果A11仿生芯片上首個神經網絡引擎運算速度的60倍,“性能強到直接吊打當今所有AI PC”!(這可不是我信口開河,是蘋果平台架構副總裁Tim Millet在發布會的原話)

具體說來,根據發布會信息,它基于第二代3nm工藝打造,新CPU有最多4個性能核心和6個能效核心,均配備新一代機器學習加速器,CPU速度比上一代iPad Pro搭載的M2芯片最高提升了50%。

新一代10核GPU架構擁有動態緩存功能,把支持硬件加速的網格著色和光線追蹤首度帶到iPad上,速度快到M2的4倍。但是請注意,這裏的“4倍”前面是有修飾詞的:三維渲染!至于其它方面性能會達到幾倍,只能等待後續各路的測評了。

圖片來源:發布會

有了新一代機器學習加速器、高性能GPU和更多內存帶寬,M4芯片能夠更好勝任AI任務處理,比如將4K視頻中的目標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在彈鋼琴時用StaffPad實時自動創建樂譜。至于更多的應用場景,只能留待各位財友今後探索了。

與此同時,蘋果也開始打造散熱系統了,在iPad Pro後蓋配備了石墨散熱材料,同時在蘋果logo處采用了銅材質,散熱性能提高20%。據據蘋果平台架構副總裁Tim Millet介紹,M4僅用一半功耗,就能提供和M2相同的性能;與各款輕薄筆記本電腦的新一代PC芯片相比,M4只需1/4的功耗,就能提供相同的性能。

公開數據顯示,光是GPT-3的訓練過程就消耗了1287MWh(兆瓦時,1兆瓦時相當于1000度電)的電能,大約相當于1000戶普通中國家庭一年的耗電量。在“人工智能耗電”已經頻頻登上熱搜的今天,低能耗顯得無比低碳環保正確!

新款iPad Pro的優勢是多方面的,不只有蘋果最強芯片!

從前,人們對iPad最理想的想象就是:一片充滿魔力的玻璃。而iPad Pro的出現,直接讓我們無限逼近這個想象。最新款iPad Pro分11英寸和13英寸兩個機型。如果說有什麽顯著特點,那就是一個字——薄!

整機全面變薄:11寸機型厚5.3mm,13寸機型 5.1mm 。蘋果還舉了個非常形象的概念:比當年的 iPod nano還要薄。同時重量也變得更輕:11英寸機型的重量還不到1磅,13英寸機型也比前代輕了將近1/4磅。

之所以能更薄,關鍵在于顯示技術的更新:正如此前預期,蘋果將OLED屏引入iPad Pro,但問題又隨之而來:OLED發光偏暗,特別是屏幕越大,光亮越暗的問題如何解決?

蘋果專門開發了使用雙層串聯OLED技術的先進顯示屏。講白了就是,通過兩塊OLED面板一起發光,實現了出衆的全屏亮度。蘋果將這塊屏幕稱之爲“超精視網膜XDR顯示屏”(Ultra Retina XDR),兩個尺寸的iPad Pro都搭載的是OLED屏幕。不得不說,這很蘋果,主打一個財大氣粗不計成本!

對了,相信價格是很多財友最爲關心的問題:11英寸iPad Pro8999元起(256G), 13英寸11499元起,納米紋理玻璃版本還要額外再加800元人民幣。並且,納米紋理玻璃僅限1TB和2TB機型,11英寸售價分別14899和18299元。

如果配置拉滿(13 英寸、2TB、納米紋理玻璃加蜂窩),甚至要拉到 22499元,這都差不多夠買上一台配置M3 Max的Macbook Pro了,看來iPad率先和電腦接軌的,原來是價格!

至于發布會上其它的更新,例如運用了M2處理器的全新iPad Air,以及Apple Pencil,相信各位財友這幾天已經被相關海量資訊“轟炸”得七葷八素,本文基于“三突出”原則就不多做展開了。關鍵的問題在于,蘋果之所以“跳級”,在iPad使用最新技術,背後蘊含的是蘋果“重倉”AI的野望!

AI,蘋果的願景?

衆所周知,人工智能(AI)是當今科技熱點,不過作爲科技巨頭的蘋果,在AI上的進展似乎和市場的預期有些脫鈎。

今年初剛發布的新款 MacBook Air,蘋果的宣傳文案中才第一次出現了“AI”。而在谷歌、Meta、OpenAI等一衆巨頭大模型的“碾壓”下,蘋果的生成式AI大模型確實顯得有些無聲無息,不管蘋果承不承認,給公衆的觀感確實如此!

不願意認輸的蘋果,此前發布了自研的OpenELM模型,包含了2.7億、4.5億、11億和30億四個參數版本,與微軟剛剛開源的Phi-3較爲相似。值得注意的是,OpenELM專爲終端硬件設計,而並非像ChatGPT那樣的開源大模型,換言之蘋果選擇了以“小模型”加入AI生態,這也與蘋果一向強調隱私安全的思路一致!

終端硬件AI,需要與之匹配的硬件:這次iPad Pro之所以跳過M3,直接上M4,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呼應6月10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據Canalys分析師Emma表示,如果還是用M3芯片的話,端側的AI能力可能會受限,並可能難以完美實現WWDC宣布的功能,正所謂“好馬配好鞍”!

相關信息顯示,M3的AI算力僅有18TOPS,要遠遠落後于英特爾Ultra處理器(超過100 TOPS平台算力,以及在NPU上超過46 TOPS的算力)以及高通骁龍X Elite(NPU算力45TOPS)。最新發布的M4芯片,算力則是達到了38TOPS,與前兩者大體處于同一個水平線上,也僅比目前iPhone 15 Pro版本所使用A17中的神經引擎高幾個 TOPS。

由此可見,此次M4上平板,是蘋果轉型AI的第一步,未來必將有更多動作,包括公司內外的合作。據外媒,蘋果公司再次與OpenAI展開討論,計劃爲iPhone上的一些新功能提供支持,以及如何整合到蘋果的下一代iPhone操作系統iOS 18中。據IT時報,iOS 18將在本屆WWDC上正式亮相,且標志著蘋果在iPhone産品線上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重大推進。

蘋果的AI目標可能不止于終端:據外媒報道,蘋果一直在研發自己的芯片,用于在數據中心服務器上運行AI軟件。據知情人士透露,服務器芯片項目的內部代號爲ACDC(Apple Chips in Data Center,數據中心蘋果芯片)。ACDC項目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目前還不確定這款新芯片最終會不會投入使用,以及何時會推出。

不過就在5月7日,據社交媒體,有人辟謠稱“這個項目已被取消,不相信蘋果制造自己的AI服務器芯片,因爲成本原因與缺乏差異化,以及其大模型終端的本質”。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X

比起大模型的未來,擺在蘋果面前的,可能還有銷量的明天:蘋果,還能賣得動麽?特別是最賺錢的蘋果手機。

蘋果,需要強心針?

據Tech Insights研報,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爲6330萬台,同比增長1%。其中蘋果以13.7%的市場份額跌出了前五名。

多個機構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蘋果出貨量下滑。IDC數據顯示,蘋果第一季度並列國內市場第三位,出貨量同比下降6.6%。Canalys數據顯示,蘋果在核心市場遭遇挑戰的情況下,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出現雙位數下滑,降至4870萬部,位居第二。

圖片來源:Tech Insights研報

iPhone賣不好,數據自然不會好:蘋果公司5月份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公司營收907.53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大中華區營收163.72億美元,同比下降8%。而從搭載M4的iPad開始,蘋果似乎有將AI作爲“強心針”的意圖。

而巴菲特對于蘋果的減持,也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自去年四季度小幅出售蘋果1000 萬股份後,今年一季度明顯加大了對蘋果的減持力度,具體減持股份數未披露。

不過據伯克希爾最新披露的2024 年一季度報顯示,伯克希爾持有蘋果的股份公允價值從去年底的1743億美元降至1354億美元,減幅約22%,而同期蘋果股價累計下跌近11%,這意味著巴菲特今年一季度進一步減持了蘋果倉位。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擁有蘋果持倉49.3% 降至 40.3%,但仍然是第一大持倉。

在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問爲何減持蘋果,巴菲特解釋說主要是出于合理避稅原因,因爲目前資本利得稅率是21%,未來有可能提高到35%甚至更高。同時強調蘋果公司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仍然會長期持有蘋果公司。

至于巴菲特減持蘋果,是不是真的完全爲了避稅,抑或是“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有待各位財友各抒己見!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0 阅读:57

財經早餐

簡介:美好的一天,從財經早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