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間妖狐案導致西廠設立,商辂上書後明憲宗才廢除西廠

史海撷英 2022-02-08 10:36:59

“妖狐夜出”這件事發生在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

一般來說,狐狸精都和美豔的女子脫不開關系,志怪和話本中,書生在荒郊野外的破廟舊屋中,往往會有美麗的女子找上門來,相談甚歡,一時顛鸾倒鳳,成就一段風流韻事。

但是成化年間的“妖狐夜出”卻並沒有那麽浪漫動人,反而極其驚悚。

據說,京城裏一個叫趙靈安的人,外出經商,帶回來了一個據說因爲生的妖娆動人,隱隱有一股狐媚之氣,所以必須得戴著面紗的女子,沒想到,第二天,趙靈安一家就發生了滅門慘案,真正意義上的雞犬不留,連魚都死了。而所有的死人裏面並沒有趙靈安帶回來的那個女子。

這個女子神秘消失了。

因爲此案過于驚悚,所以京城中就漸漸有了謠言,認爲此案是狐狸精作祟。

同時,京城的夜晚也開始不太平,有多人看到一個戴著面紗的女子在街頭巷尾出沒,而且還陸續死了幾個人。所以就導致了一種大面積恐慌的出現,京城內人心惶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妖狐

以上這些內容都是野史中關于“妖狐夜出”的誇張記載。

自然,各種野史、方志、筆記中對此“妖狐夜出”也不僅僅只有這麽一個帶有傳奇性質的段子出來。

比如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他的爺爺就曾經記錄了另一個版本的“妖狐夜出”。

成化十二年(1476年)明憲宗帶著百官到郊外進行新年祭祀的時候,忽然飛沙走石,狂風大作,氣溫驟降,當場有人凍斃。明憲宗戰戰兢兢回到了宮中,認爲此事定是妖人作祟,下令徹查,但是也沒查出個結果。

此後數月,有值夜的宦官發現狀似狐狸的黑影在宮中出沒,還有人被此詭異之物咬傷了。這種宮廷內的異事更是讓明憲宗坐立難安。再次下令徹查。

本來就是以訛傳訛,捕風捉影的事,自然是查不出什麽名堂的。

無奈之下,明憲宗給自己擬了一個“罪己诏”,“罪己诏”還是好使的,至少清淨了幾個月,然而,隨後民間又有異事發生。

這就是趙靈安野外遇狐女,全家滅門案。

這一系列的凶殺案,導致了一個更嚴重的後果,那就是京城人心浮動,局勢不穩,這就很嚴重了,曆代的天子對京城這塊地盤都是強力掌握的,絕不會允許發生任何的變故。因此,明憲宗再次下令徹查。

這一次總算是查出了一點“結果”。

然而,這個“結果”之驚悚,讓本來就心神不甯的明憲宗愈發疑神疑鬼。

此次捉到了一個道士,此道士的招供非常聳人聽聞。《明史紀事本末》說:“先是,妖人李子龍以左道惑衆,內使鮑石、鄭忠敬信之。夤緣入內府,時引至萬歲山觀望,謀不軌。錦衣官校發其事,伏誅。”

明憲宗又驚又怒,沒想到自己認爲最安全的宮內也不安全了,什麽人都可以入宮來。因此下令對宮中進行了大清查,包括鮑石、鄭忠敬在內的大批宦官被殺。

這就是“妖狐夜出”事件的全部內容。

皇宮地形圖

此次“妖狐夜出”的事件在正史中其實是一筆帶過了。此事件帶來的最重要一個後果就是明朝四個特務機構之一的“西廠”的設立。

據說最開始設立西廠,就是爲了查清“妖狐夜出”的真相,同時撫慰人心,更重要的是,曆來借助妖魔鬼怪的事迹渾水摸魚的也不在少數,所以,也是爲了監視各方異動。

這也是在正史中的西廠設立的官方理由。《明史》和《憲宗實錄》中對此都有記載。《明史》說:“會直數出邊監軍,大學士萬安乃言:‘太宗建北京,命錦衣官校緝訪,猶恐外官徇情,故設東廠,令內臣提督,行五六十年,事有定規。往者妖狐夜出,人心驚惶,感勞聖慮,添設西廠,特命直督緝,用戒不虞,所以權一時之宜,慰安人心也。向所紛擾,臣不贅言。今直鎮大同,京城衆口一辭,皆以革去西廠爲便。伏望聖恩特旨革罷,官校悉回原衛,宗社幸甚。’帝從之。”《明憲宗實錄》記載:“往年,京城妖狐夜出,人心驚惶載勞,聖慮添設西廠官校,特命太監汪直提督緝訪,用戒不虞,所以權一時之宜,慰安人心。”

“妖狐夜出”其實就是一出成化年間的“叫魂”事件。

原本可能只是一起普通的凶殺案,經過幾番渲染,或許還有其他凶殺案在同一段時間內發生引起的疊加效應,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瀾,終于導致朝廷插手,甚至對此作出劇烈反應的事件。

“妖狐夜出”最開始是內廷範圍內的事件。並沒有波及到民間。但是,大範圍的抓捕依然引起了民間的恐慌。此種恐慌,到了真正的“妖狐夜出”發生時,徹底爆發。

錦衣衛

對于連續凶殺案的恐慌,實則是普通民衆對于錦衣衛以及東廠等鷹爪的無形恐懼,深埋在心底的恐懼借由這種靈異神怪的事件引爆,才引起了大面積的驚懼。

然而,普通民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引致的後果是另一個更殘暴的鷹爪機構——西廠被設立。

西廠成了大太監汪直肆意妄爲,排除異己的工具,權勢最盛的時候,汪直所領的西廠甚至可以直接沖進東廠抓人。雖然如此,汪直還是深受明憲宗的信任。

因爲明憲宗以爲汪直才是自己的耳目。這也是“妖狐夜出”這一系列事件引致的後果之一,明憲宗愈發重用和寵信身邊的親近太監。

大學士商辂上書,認爲西廠在汪直的統領下,抓的人太多了,搞得從上到下的官員又是畏懼又是疑惑,人心不穩,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可能會有類似于曹欽內亂這樣的前車之鑒再次發生的禍端。《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時汪直開西廠,羅織數起大獄,臣民悚怵,大學士商辂疏言:‘近日伺察太繁,政令太急,刑網太密,人情疑畏,洶洶不安。蓋緣陛下委聽斷于汪直,而直又寄耳目于群小也。中外騷然,安保其無意外不測之變。往者曹欽之反,皆逯杲有以激之。’”

曹欽是明英宗一朝大太監曹吉祥的嗣子,密謀造反被明英宗所殺,夷三族,商辂認爲曹欽之所以造反,是因爲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佥事逯杲肆行太過,才激得曹欽反叛。

朱見深

明憲宗深以爲然,最終廢了西廠。

成化年間的這一出“妖狐夜出”事件,疑點重重,有人認爲所謂的“妖狐夜出”是此次事件中的最大獲益方汪直自導自演的一出戲,也有人認爲是以訛傳訛,古代人迷信引致的人群恐慌,也有人認爲是明憲宗故意爲之。

衆說紛纭,然而,“妖狐夜出”這件事,至少有下面這幾點可以肯定:一,民衆對以錦衣衛爲首的明朝鷹犬的恐懼和厭惡。二,明朝內外機構互相掣肘,導致效率低下,以至皇帝都難以信任他們,不得不另起爐竈。三,民間信仰依然是可以借用的反叛工具,統治者對此心知肚明。

李子龍可以借用邪術進出內廷。而後世的明熹宗天啓年間,也有薊州人王森借用妖狐,建白蓮教,蔓延數地,聲勢浩大。《明史》說:“先是,薊州人王森得妖狐異香,倡白蓮教,自稱聞香教主。其徒有大小傳頭及會主諸號,蔓延畿輔、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

總而言之,“妖狐夜出”是明憲宗時期一個帶有標志性的事件。

1 阅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