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奔赴”的熱血情誼!川渝共建開創采供血協作新局面,增進居民健康福祉

四川健康 2024-04-27 21:10:28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優秀案例展播⑥

案例背景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從起步開局階段進入全面實施、加速推進的新階段,成渝兩地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的新征程也隨之開啓。采供血一體化作爲兩地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地衛生健康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切入點,亦是兩地采供血機構的新任務。

近年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員流動持續增多,居民跨地區獻血和就醫用血情況不斷增加,對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新挑戰,川渝兩地血站以推進采供血區域合作爲突破口,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爲群衆提供優質、便捷的采供血服務,增進居民健康福祉。

創新合作共建共享

川渝協作走深走實

川渝兩地血站以推進區域合作爲突破口,持續完善合作機制、加強聯動保障、推進信息互聯,取得了顯著成效。成都市血液中心與重慶市血液中心簽訂《采供血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機制,包括血液調配保障、信息互聯惠民、學術交流創新等,有效拓寬了血液保障的覆蓋面,夯實了協作雙贏的基礎。

2023年2月,川渝高竹新區獻血屋正式啓用,這是全國首個跨區域獻血屋,由重慶市血液中心與廣安市中心血站共建共享。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爲兩地衛生健康事業合作提供了可視化載體,還推動了信息互通、獻血服務、輸血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目前,廣安市成爲全國首個跨省域血液調劑備案制試點城市,未來或會有更多城市加入進來,將顯著提升川渝兩地血液區域聯動的時效性。

高效調劑緊密配合

聯動機制愈加順暢

2023年,川渝兩地血液調劑總量達到171.6萬毫升,較2020年增長20.6%。兩地通過建立常態化血液調劑聯動機制,有效緩解了區域性、季節性、偏型性血液保障難題。

在新冠疫情期間,成都支援重慶,保障其臨床單采血小板供應;大運會期間,重慶積極助力成都做好臨床用血保障工作,兩地重大會議活動和突發應急情況血液聯動機制愈加順暢,不僅體現了川渝兩地血液綜合保障能力,也彰顯了熱血滾動下的深厚情誼。

互聯互通群策群力

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兩地血液中心積極推進“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項目,通過核查標准、接口標准、數據標准的統一,以及獻血間隔期不足和檢測不合格獻血者屏蔽信息共享系統、血小板和特殊血型融合庫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兩地血液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2024年以來,共聯網核查屏蔽間隔期不足獻血240人次、檢測不合格獻血86人次。

兩地血站通過搭建聯合內審、學習交流、科研創新平台,建立健全成渝地區血站發展共享機制。通過專家“請進來、走出去”,推動兩地血站質量管理水平提升。

同時,重慶市血液中心申報的廳局級科研課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血液應急聯動保障機制研究》獲得立項,爲推進兩地采供血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帶動引領作用。

合庫建設跨區備案

信息、機制雙聯通

成渝兩地血液中心通過建立常態化血液調劑聯動機制,顯著提升了血液保障能力。通過獻血者信息核查系統建設,實現了“一地發現、兩地屏蔽”,從源頭上提升了臨床用血安全水平。同時,通過血小板供者庫和稀有血型融合庫建設,實現了血小板供者庫和特殊血型獻血者庫信息共享,顯著提升了配型成功率和保障能力。

川渝高竹新區獻血屋是全國首個跨區域特別是跨省域的共建共享獻血屋,爲後續更大範圍的采供血跨區域合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廣安市爭取落地跨省域血液調劑備案制試點,簡化了跨省血液調劑逐級審批程序,爲全國各地采供血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榜樣範式。

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爲增強成渝兩地聯合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完善重大災害緊急救援的聯動機制,同時也爲成渝兩地聯網擴面至川渝地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深化了川渝地區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內涵。

案例啓示

成渝地區采供血一體化發展的成功實踐,爲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啓示。首先,加強組織領導,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是唱好“雙城記”、共建“健康圈”的前提。其次,找准工作抓手,從全力保障臨床用血需求著手,是推動工作出進度、出形象、出成效的基礎。最後,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兩地采供血事業協同發展制度、機制、體系,是保證兩地采供血一體化發展的關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深入推進,爲兩地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川渝兩地血站以創新的精神和務實的舉措,不斷推動采供血一體化發展,爲兩地居民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同時也爲全國采供血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未來,成渝地區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爲建設健康中國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大衆健康報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