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台灣今年首現2例“日本腦炎”,有疫苗可接種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5-21 11:35:46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據報道,我國台灣今年出現2例日本腦炎病例,其中1名男子在發病9天後死亡,患病中一度出現頸部僵硬、臉部神經麻痹等症狀。

針對公衆關注的日本腦炎,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洪洲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所謂“日本腦炎”不是新型病毒,就是常說的流行性乙型腦炎,一般不通過人際傳播。

盧洪洲表示,該病毒是在20世紀初首先在日本被發現的,科學家們從腦炎患者的腦組織中分離出了這種病毒,並據此命名爲日本腦炎病毒。

日本腦炎不會出現人傳人現象。該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給人類,尤其是三帶喙庫蚊是主要的傳播媒介。在病毒流行期間,豬作爲主要傳染源,通過蚊子叮咬在豬和人之間傳播病毒。然而,人類感染病毒後,通常不能在血液中發現病毒,因此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病毒。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洪洲

盧洪洲分析表示,日本腦炎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病毒侵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一系列的嚴重症狀,包括神經系統損傷,腦水腫可致抽搐、意識障礙、昏迷和死亡;呼吸衰竭,這是重症患者的常見表現,抽搐加重缺氧,進一步加重腦水腫,進而加重呼吸衰竭,最終呼吸停止;各種並發症,如支氣管肺炎、敗血症等,增加死亡風險。

盧洪洲表示,該病毒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但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早期患者,可使用廣譜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可能對控制病情有幫助。然而,對于日本腦炎的治療,主要還是采取對症治療和支持性治療的方法。

隨著疫苗的廣泛接種,日本腦炎正在被消滅,但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流行區。盧洪洲建議,首先要接種疫苗,接種乙腦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兒童應按照國家計劃免疫及時接種乙腦疫苗,對于工作或生活需接觸水稻田、禽畜養殖場等有感染風險者,也可前往指定機構自費接種。其次,做好防蚊滅蚊。如果懷疑感染了日本腦炎,建議盡快就醫並向醫生彙報蚊子叮咬和活動史,協助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