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罕見評價:蕭克曆史上就不老實,說的是什麽事情?

近現代史源 2024-05-17 22:05:03

蕭克是我軍57位開國上將之一,論革命資曆和戰爭年代的職務,還是上將中非常突出的一位,在軍內頗有威望。不過1958年,時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部長的蕭克,遭到了一場猛烈的批判,被定性爲“教條主義”。毛主席也罕見地對他進行了負面評價,說“蕭克在曆史上就不夠老實”。偉人自然是不會隨便講的,更不會輕易講重話,“不老實”究竟是指什麽事情呢?

紅軍時期,蕭克曾引起過不小的爭議。擔任紅六軍團長時,蕭克與張國焘有一定來往,一度關系不錯。1936年夏季,紅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甘孜會師。張國焘犯下另立中央、南下作戰失敗的重大錯誤後,仍試圖挽回局面,借助“外力”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多次主動拉攏紅二方面軍幹部,但賀龍正直老練,洞察局面並警告張國焘,不要破壞紅軍團結,不然自己不會客氣。

但另一位關鍵人物蕭克,似乎就沒有那麽強的判斷力,對于張國焘的說法不置可否,也沒有表態支持中央和毛主席。相反,他接受了紅四方面軍31軍軍長的任命(兼任),這件事是極其敏感的,令包括賀老總在內的一批同志反感。其實賀龍對蕭克的個人意見,之前就存在。雖然兩人是“連襟”,但在1936年初的便水之戰中,紅六軍團不打招呼、先于紅二軍團撤離陣地,使賀龍及其部隊處境危險。事後賀老總爲照顧團結,沒有追究這件事,卻評價蕭克“這個人不老實”。

關于跟張國焘的關系,後來蕭克將軍在回憶錄中解釋:長征過程中,紅六軍團電訊聯絡不暢,不了解此前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之間的事情,也不知道張國焘的狼子野心,所以才會被迷惑,沒有站好隊。就算蕭克所言屬實,那爲什麽賀老總能在類似情況下,做出准確的判斷呢?還是可以看出高級將領之間的微妙差距。

更重要的是,張國焘到了陝北後屢遭批判,在全面抗戰初期竟然脫隊投敵,成了一名叛徒。我軍內部許多與張國焘有牽連的人,難免受到影響。如此背景下,蕭克仍然能夠繼續擔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已經是中央對他極大的照顧了,建國後蕭克還被授予上將軍銜,軍內職務也不低。

但不能想象,出現過這樣敏感的政治問題,即便當時不被追究,當事人也很難完全洗脫。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曆史節點,蕭克再度陷入爭議時,很容易被中央首長聯想起過往的錯誤。毛主席說蕭克“不老實”,主要就是指這件事,至于偉人的措辭,不知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賀老總影響。

井岡山時期,圍繞紅四軍“黨指揮槍”問題,蕭克也曾站錯過隊、投了毛主席的反對票。但主席並不記恨,涉及個人意見,將領後期若能夠提高認識、改變態度,毛主席都不會計較。林帥、陳毅在紅軍早期也有過類似問題,並沒有影響後期發展,仍受到偉人重用。但如果在“大方向”問題上立場模糊不清,威脅到組織和革命前途,可就沒那麽容易得到原諒了。一些讀者認爲蕭克評爲上將軍銜,就履曆而言有些低,至少應該評大將;爲什麽八路軍6位正、副師長,只有蕭克軍銜偏低呢?也許通過上述情況,能夠找到真正的答案。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爲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69 阅读:270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