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外長雙雙遇難,總統專機出事之前,萊希和死對頭見了一面

素慢曆史 2024-05-25 06:41:04

伊朗總統與外長遇難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世界各國對此議論紛紛。

就在此時,美國官媒突然就伊朗與阿塞拜疆雙邊關系的討論,地區局勢瞬間升級。

恰好5月19日,意外發生同一天,伊阿兩國總統剛剛握手言和。

如今這場事故的真實原因更加撲朔迷離……

5月19日,伊朗總統與外長乘坐飛機前往鄰國,與阿方最高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

雙方就雙邊關系以及邊境開發項目進行深入會談,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

在阿總統的盛情歡送下,伊總統與外長乘坐專機准備離開,然而在途經東阿塞拜疆省時,突然與高山相撞。

總統與外長乘坐的飛機猝然墜毀。

關于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天災和人禍兩種解釋。

普遍觀點認爲,由于5月19日當天,該山區去受濃霧等極端天氣影響,在飛行高度範圍內可見度較低,不屬于安全飛行天氣。

因此導致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並沒有注意到前方的山峰,最終發生撞擊事故。

但也有人表示,此時正值伊朗與以色列關系最緊張的時刻,若說兩名國家領導人同時遇難屬于意外事故的話,那麽這件事情未免也太過巧合。

然而就在雙方爭執不下,各抒己見的時候,5月22日,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媒報道,美方發表了一篇關于伊阿雙邊關系該如何發展的文章。

將阿塞拜疆推到輿論前沿,世界各國浮想聯翩。

伊阿矛盾源自于曆史因素,兩國領土曾被割裂並重新劃分。

因此,長期以來,兩國邊境沖突不斷,伊邊境地區生活著大量的阿塞拜疆族人。

據悉,該種族占伊總人口的1/4,對鄰國産生高度依賴,給伊朗國內治安造成巨大威脅。

除了曆史與人種矛盾之外,兩國在資源競爭與邊境合作上也有巨大分歧。

不過自進入21世紀以來,兩國關系已經有所緩和,伊阿兩國逐漸意識到,攜手發展,聯合開發邊境資源才是他們雙方共贏的方式。

然而雙方合作剛剛開始,突然受到以色列的幹預。

自2023年10月以來,以伊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兩國在軍事和能源上的競爭與日俱增,伊朗與俄羅斯保持深度合作,觸及到了美以聯盟的利益。

因此以色列持續伺機對伊朗進行打壓。

然而從整體實力上來講,兩國相差無幾,以色列無法支撐雙線開戰,與伊朗硬碰硬,于是聲東擊西,跨國伊朗與阿塞拜疆建立深度合作。

阿方最高領導人阿利耶夫正在謀求新的出路,對于以方的援助可以算得上是久旱逢甘霖,因此兩國迫不及待簽訂一系列盟約。

尤其今年在慕尼黑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以阿兩國領導人進行一場深入交流。

這導致原本已經緩和的伊阿問題逐漸僵化。

而且在飛機墜落的第一時間,阿方領導人是第一批次表示正在熱切關注的,其反應速度不免讓人心生疑慮。

其實從正向來看,萊希畢竟在結束訪阿行程回國途中出事,爲鄰國領導人,阿利耶夫理應第一時間進行慰問。

況且從總體上看,兩國關系正呈現上升趨勢,雙方不斷加強在雙邊貿易以及資源共同開發領域的合作。

而且就目前來看,爲同樣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兩個國家,在被遜尼派包圍的大環境中,兩國攜手合作才會更有發展空間。

而且兩國同處于中東的交通要道上,阿方只有與伊方深度綁定才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阿利耶夫應當會在此事上慎重考慮。

而且從客觀因素考慮,萊希一行所乘坐的是美國多年前研制的飛機。

飛機年久失修,驅動和驅動都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而且同機型也曾經多次發生墜毀事故,所以不排除是飛機本身事故的可能。

如今伊朗總統與外長已經去世,在伊朗最高領導人的主持下,國家事務正在較爲平穩的進行,伊朗方面准備于五月進行新的議會選舉。

究竟是哪一位候選人脫穎而出?新舊政權交替之間又會爆發什麽狀況?世界各國正在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伊朗總統萊希及外長阿蔔杜拉希揚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央視新聞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簽署邊界劃分協定書——新華社新媒體

美媒:萊希遇難,伊朗與阿塞拜疆關系會否受幹擾?——參考消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