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後“紀曉岚”鐵三角重聚,口碑卻翻車,網友:這情懷不要也罷

得得電影 2024-05-15 12:36:55

2000年《鐵齒銅牙紀曉岚》播出,收視率最高達到30%,每三台電視就有一台在播放。

紀曉岚、和珅、皇帝三人嬉笑怒罵,在互損互助中填補了人們茶余飯後的娛樂時光,而張國立、王剛、張鐵林也組成鐵三角,戲裏戲外被深度綁定。

《鐵齒銅牙紀曉岚》在十年間拍攝了4部系列,每一部都大獲成功,也成爲70、80、90後三代人的集體回憶。

千帆過盡,本以爲鐵三角已經是過去式,沒想到15年後竟然迎來超長售後。

鐵三角再度重聚,可情懷卻被打落一地——

《老家夥》

《老家夥》由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經典鐵三角主演。

該劇在去年4月份開機,自開拍起就引起大量關注,看到這三位演員重聚,可以說是情懷拉滿,劇集也被賦予了別樣的特質。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老家夥》開播。

昨天一連播出四集,情懷粉們蹲守在電視機前第一時間追完,提供了非常不錯的收視成績。

可口碑卻一言難盡。

即使有童年記憶加成,但觀衆依然做不到昧著良心誇贊。

看完幾集後,我發現了三點令人失望的原因。

一、劇情墨迹

我還記得《老家夥》的首版海報,是三人擠在摩托上疾馳狂奔的情景。

張國立開車目視前方,張鐵林耀武揚威指引方向,而王剛擠在中間慌亂不堪,畫面中撲面而來的緊張感,仿佛在做什麽危險刺激的任務。

到正式海報也是這個情景,連位置都沒換。

三個“老家夥”駕駛摩托在馬路上狂奔。

這麽看,劇情上應該是比較刺激的那種,甚至腦海中已經有《遺願清單》的框架,期待看著鐵三角穿越到現代,踏上暮年冒險之旅。

畢竟時代變了,觀衆口味也變了。

這種創新既能讓老一輩情懷得到滿足,也能爲新觀衆提供看點。

可看完後卻吃了癟,依然是國産劇那一套——

房子車子票子孩子。

劇情大概可以分爲兩條線。

肖長慶(張國立飾)的妹妹要買房,老母親軟硬兼施,對著他一頓攻略。

但同時自己的兒子也爲了新房發愁,想買房搬出去住,可手裏卻沒有錢,求父親幫助。

一邊是妹妹,一邊是兒子,都爲了買新房發愁,再加上糊塗的老母親,肖長慶只能一邊四處借錢,一邊爲兒子找到出租房暫時安置。

這塊劇情怎麽說呢,沒超過35歲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而另一條線還算有點意思。

說張鐵林飾演的“陳新城”是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可年事已高被公司彈劾,後來被發配邊疆,拉著肖長慶跑到公司多年前的舊廠房,准備開發養老中心。

老友“孫前程”(王剛飾)聽到這件事,發現有商機,遂主動聯系二人,准備將舊廠房改造成商品房出售大賺一筆。

鐵三角就這麽湊齊了。

當然,陳新城和肖長慶也不傻,很快就發現了孫前程的貓膩。

兩個人對孫前程一頓嘴炮,最後使得他用500萬入股開始建設,但陳新城也時刻提防著他,防止他拿到養老院的實權。

設計上來看這一條線還算可以,三個老家夥各懷鬼胎,互相拉扯,潛力很大。

可表達上卻把墨迹發揮到了極致。

就這麽一兩句話能講完的事兒,愣是演了4集還沒完,4集整整160分鍾,就是三個老頭的車轱辘話。

一個事兒反複說,來回說,光是改鍵批文這一件事就出現了七八次。

劇情注水太嚴重了,倘若保持這個節奏看完36集,估計能熬死幾只鷹。

角色設計也很取巧。

張鐵林的角色是身份高貴的董事長,王剛是見利忘義的投機者,張國立依然是人淡如菊的中立派。

這不還是《鐵齒銅牙紀曉岚》的固定人設嗎?

第一集中,看著張鐵林出現,張國立與王剛不自覺站起來,都差點鞠躬請安了。

想不到過了15年,穿越到現代了,他們依然還在演宮中戲,只不過換了個背景而已。

至于海報中的老年冒險,毛都看不到。

二、國産劇“假窮”的毛病又來了

有人可能說,都現代劇了,拍拍生活也無可厚非吧?

但說本劇是生活流吧,也算不上,畢竟太懸浮了。

張國立的角色一開場就爲了錢在發愁,一邊是妹妹,一邊是兒子,財政問題嚴重飄紅,4集都在圍著錢轉。

這麽說,他應該很窮吧?

可鏡頭一轉,他竟然住在一個獨棟別墅裏,那大House用低機位仰視都拍不全。

就這大別墅,你跟我說你窮?

別說四代人住一塊,祖祖輩輩傳下去都不成問題啊。

有觀衆還看出這是在青島,大城市裏有這麽一個大別墅,隨便摳下來點兒磚都夠養活一家人了。

另一頭張鐵林的角色就更不用提了。

前公司董事長,擡手就是百萬起步,股權激勵金輕輕松松就有千萬入賬,出行都有豪車和專職司機接送。

也就王剛的角色還算的上真正的窮,忙活了大半輩子顆粒無收。

然而鏡頭一轉,爲了拿到養老院的控制權,他三兩句話就從老婆那拿來了500萬。

他是窮,可老婆又是公司大老總。

好家夥,三個角色,倆老總,還有一個住大別墅。

而劇情卻全都是因爲“缺錢”而展開的,這有說服力嗎?

其他角色也都差不多,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婿,全都住著大平層,出入豪車,開口就是三五十萬。

卻全都說自己沒錢,窮困潦倒。

這讓我想起了韓雪導筒下的外賣員,雖然掙得不多風餐露宿,卻租得起8000一個月的百平豪宅。

創作者距離人民生活太久了,都想象不出來真正的普通生活是什麽樣了。

三、演技吹胡子瞪眼

鐵三角基本上都在80年代開始接觸影視工作,當時因爲設備模糊,再加上學院派的教條,表演方式上都比較誇張。

放在20年前,這種誇張人們還能接受,但放在今天就略顯尴尬了。

先是張鐵林經典的“吹胡子瞪眼”,自出場起就挺胸擡頭闊步走,俨然一副皇帝出巡的模樣。

別人都是演技,他是“眼技”。

整張臉戲分最多的就是眼睛,不是瞪圓大眼,就是細眯著在旁邊看,嘴也是很不自然。

皇阿瑪,大清亡了,咱別這麽端著了成嗎?

這還僅限于日常場景,要稍微有點情緒波動更是離譜。

生氣時五官都擠在一起,肉眼可見的用力,像是孩子故意擺臉色引起大人注意。

或許這也是一種高級的表演方式——

畢竟上了年紀就是“老小孩”嘛。

當然,比起王剛,張鐵林還算收斂的了。

王剛今年已經75歲,臉上明顯挂不住肉了。

網友一看到現在的他,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以前的和珅是狡狯,而如今王剛再扮演同類角色,卻只剩下了奶奶的無理取鬧。

不動還好,一動就蹦。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肉松了,所以要把肌肉發揮到100%才能看到表情變化,不管是喜怒哀樂都能看出臉上的賣力。

總是緊蹙著眉頭,微張著嘴巴。

看起來很著急,可這張娃娃臉再加上眉心的一點痣。

不行,還是太像奶奶了。

鐵三角中也就只有張國立表演自然些,他演電影的經驗最多,知道表情該如何運用。

這一個人也挑不起整部劇啊。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老家夥》還是比較失望的。

海報給了人高期待,《老家夥》的片名也有豁出去的玩味心態,可正劇依然是柴米油鹽雞娃買房的老三樣。

這一切觀看鐵三角的觀衆也都正在經曆,生活夠苦了,就別在電視上再重複了。

故事核心落伍了,演技也同樣如此。

唉。

大清亡了,情懷這種東西,就讓一切隨風吧。

——全文完。

1 阅读:324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6:50

    啥他媽網友,別他媽動不動就網友

得得電影

簡介:只是一個愛看電影的普通人。